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果敢民族的最后一战

军事 sean 13949℃ 0评论

640

5月缅甸将要迎来大选,对于政府军来说,持续的战争对其巩固自身的政治地位有帮助。对于同盟军来说,即将到来的选举也是向政府表达政治诉求的好机会。作为华夏遗族的果敢民族,其生存空间与地位在战火中震荡,难以预测。

2月9日缅甸政府军同果敢武装之间战争开始时,25岁的果敢青年小韩正在下缅甸(果敢人对缅甸中南部,缅族聚居区的称呼)办事。听说打仗了,他第一时间驱车赶回家。由于身穿一件军绿色外套,一入果敢界内,小韩就被缅甸政府军盯住,并牢牢追赶。

果敢同盟军一向善于游击战,外界称其“穿上军装拿起枪就是军人,换下军装拿起锄头就是农民”,这让缅甸政府军对果敢的青壮年男性充满警惕。

幸运的是,小韩利用熟练的车技成功甩开缅军,经由小路到达南伞——临近果敢的云南小镇。“我亲眼看到,老缅(果敢人对缅族的称呼)把果敢人绑起来,运到同盟军经常出现的地方,然后找地方隐蔽起来,看同盟军会不会来救人。如果一夜不出现,第二天早上会被放掉。要不是我开得快,早就被他们捉去——不是当挑夫,就是当诱饵了。”讲到这里,小韩并没有表现出恐惧,挑起的眉角更像是在炫耀。

和小韩一样的果敢人在缅甸被贴的是“少数民族”甚至“中国人”的标签。2009年之后,老缅对他们的称呼逐渐改为了“果敢”。此前的大多数时间,他们都被视作是“中国人”,享受不到缅甸公民的待遇。

早在2月9日开战前,重回故土的果敢同盟军领导人彭家声对大陆记者说:“果敢愿意成为克里米亚,但不知道谁是普京?”在中国,虽然网络上民族主义者纷纷将果敢视作是中华民族,但无论是中国外交部还是官方媒体,都表现得谨慎而低调。大陆官方《环球时报》仅称他们是“中国的亲戚”,并发表社论称“把果敢比喻成克里米亚,这很滑稽”。

缅甸总统吴登盛日前在首都内比都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也表示,“果敢冲突是内部事务,中国无法解决”,暗示中国不要介入。对于外界一直有人质疑中国方面向果敢同盟军“提供协助”,吴登盛表示否认,并强调“中国无法解决,我们必须要自己解决”。果敢同盟军方面在坚持战斗的同时也不断接受媒体采访,并特别阐明“我们的背后没有中国”。

同盟军想回家

2月8日,不到30名果敢同盟军战士回家探亲,在与缅甸政府军的几次互相驱逐后,战争全面开启。这是继2009年“八八事件”之后,缅甸政府军与果敢同盟军第一次全面冲突,沉寂五年的果敢再度爆发战火。

作为前果敢实际控制者的彭家声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表示,同盟军并不想打仗,但受到政府军的侵略后不得不做出反应。“我们的人在外面漂泊五年了,今年无论如何也要想回家过年了。结果缅甸军不让我们回家,互相开了几枪之后,战争就这么爆发起来了。”彭家声称,“现在只有从战争到战争,我们才能走向和平,这样才能达到民族自由、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目的。”

1989年缅共倒台之后,果敢成立缅甸掸邦第一特别行政区,“果敢王”彭家声任特区主席。除1992至1995年间短暂的被军官杨茂良驱逐出果敢之外,彭家声一直掌管果敢。彭家声治理时期,果敢境内基本上已经禁止鸦片种植,这也成为了其主要政绩之一。但鸦片的禁止也让不少果敢农户少了收入,为了弥补损失,果敢境内低海拔地区农户改种甘蔗,高海拔地区则种植茶叶。农民收入虽然比种鸦片少了很多,但是相较于大部分缅族人,收入还是不少的。甘蔗收割季,果敢人还能雇佣缅族人为其打工。

2009年8月,果敢爆发“八八事件”,缅甸政府军撕毁与果敢同盟军之间的和平协议,击败彭家声领导的同盟军接管果敢。彭家声的副手白所成被任命为新的果敢特区领导人,彭家声被缅甸政府通缉,逃离果敢。

彭家声离开果敢时已经78岁,据传,其一直居住在缅甸、老挝两国交界处,对返回果敢已经不再奢望。在其离开的五年内,果敢被缅甸政府军全面接管,果敢地区的民族自治名存实亡。

2011年3月30日,随着缅甸新政府的成立,果敢也由“缅甸掸邦第一特别行政区”更名为“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被彭家声视作“叛将”的白所成继续担任自治区主席。此后,缅甸中央政府人员进驻果敢,留在果敢的同盟军部队也改变为缅甸联邦边防部队,果敢内部也组建了巩固发展党(巩发党)参加缅甸全国大选。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果敢民族的最后一战

喜欢 (6)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