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从东亚海权格局演化看中国的有限海权原则

军事 sean 8452℃ 0评论

东亚海权格局演化历程探析

【摘要】东亚海权格局随着区域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该格局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重构:一是16世纪初至20世纪初,从中国主导的等级制格局向列强主导的均势格局的转型;二是20世纪30至40年代,从多极均势向美苏争霸之下的两极均势的转型;三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两极均势向美国主导的单极霸权的转型。当前的东亚海权格局,仍属单极霸权格局,但其中也包含着均势因素。中国海权崛起带来的均势因素的增强,是东亚海权格局演化的新动向。

【关键词】东亚;海权格局;演化;均势;霸权

当今时代,海洋对主权国家的战略价值不断提升,海洋战略环境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也日渐增加。对地处东亚的中国而言,周边海洋战略环境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相关各国围绕海洋的权力与利益竞争日益加剧,对区域海权格局的研究成为一项深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当前的东亚海权格局,是随着区域历史的发展逐步演化而来的。历史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要深入研究中国周边海洋战略环境,有必要厘清海权格局的历史轨迹,判明海权格局的现实状况。本文以东亚“海域世界”做为基本空间,试还原东亚海权格局在历史向度的演进历程,分析其如何从初始形态一步步演化至当前形态。

一、东亚海权格局的初始形态

海权格局是国家之间海权的对比态势。要研究东亚海权格局,首先需要明确海权的具体指涉。海权(Sea Power)是19世纪末马汉(AlfredThayer Mahan)提出的概念,但马汉本人并未给出严格的定义,学界的研究也未能形成统一的界定。马汉对海权的论述通常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广义的海权,既包括控制海洋的军事力量,也包括生产、航运和殖民地等经济领域的要素;二是狭义的海权,主要是指海上力量对海洋的控制。海权的内涵还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冷战时期新海权论的提出者戈尔什科夫(Sergey Gorshkov)把“海上威力”的概念引入海权的内涵中,将其视为“开发世界海洋的手段”与“保护国家利益的手段”的结合。一些中国学者则基于当前中国实践,从“权利”的维度来界定海权,或认为海权是“海洋权利”与“海上力量”的统一。

为提高概念的可操作化,便于纵向比较研究,本文采用各历史阶段均可直接衡量的狭义的海权概念——通过各种优势力量对海洋的控制——展开对东亚海权格局的研究。正如马汉所言,“海权的历史主要是一部军事史。”东亚海权格局的演化史始终以海洋控制权的角逐为主线,反映的是相关大国对区域海洋空间的统治力和影响力的兴衰历程。因此,本文对海权的定义采信杨志本先生对海权实质的界定,即“国家通过运用优势的海上力量与正确的斗争艺术,实现在全局上对海洋上的控制权力”。主要的考察指标,是国家以海上力量为基础、以综合国力为保障,对地区海域特别是海上交通线的控制。

东亚海权格局的初始形态,是中国主导的等级制格局,具体表现是古代中国对东亚海域的“双重控制”:一是以体系结构为基础的间接控制,二是以海上力量为依托的直接控制。东亚海权格局内生于区域国际体系,近代以前的东亚,长期处于以中国为中心的、等级制(Hierarchy)的国际体系之中。这种体系结构决定了东亚海权格局是一种不同于无政府状态的等级制状态。在朝贡体系之下,中原王朝通过册封、羁縻等和平方式,对东亚沿海藩属国实行名义上的、间接的等级制统治,东亚海域世界国际关系藉此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帝国-朝贡国”同心圆结构。这种等级秩序的形成,与朝贡体系具有历史同步性:萌芽于先秦,发展于两汉,成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在等级秩序之下,“域外诸邦对中华帝国以小事大,慕德向化,梯山航海,克修职贡;中华帝国对各国则是抚驭万邦,一视同仁,导以礼义、变其夷习。”东亚海域世界维持了一种相对和谐稳定的秩序,中国同域内沿海各国广泛建立了和平、友好、有序的关系。通过华夷礼制之下的宗藩封贡体制,中国在东亚海域世界的主导地位成为制度化的存在。

在等级制海权格局中,除了这种间接控制,中国还实现了对东亚海域的直接控制和影响。古代中国的海上力量远超乎东亚其他国家之上,并具备了跨海作战的能力。两汉时期,中原王朝便开始发展海上力量。古籍载“海上之有戍,盖自汉始也。”公元前109年西汉跨海征朝鲜,公元41年东汉以两千船只渡海征交趾,汉帝国的海上征伐推动了中国对东亚海域世界主导权的建立形成。此后隋、唐两朝对高句丽的多次征讨,海路都是重要的征战路径。元朝对日本、占城、安南和爪哇的远征,更是以大规模舰队为基础的海上征伐。此外,该阶段东亚海域还出现了一些直接的海战,如663年的中日白村江海战、1161年的宋金胶西唐岛海战、1374年明军于琉球大洋击败倭寇的海战等。海上实力的优势使中国实现了对东亚海域的有效统治,强化了地区海权格局的等级制特征。

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海权等级制格局中,还存在一些次区域性的海洋霸权。这种次区域霸权多在中原王朝统治者未予过问的情况下产生。如7—13世纪东南亚的海权强国三佛齐(室利佛逝)王国,其鼎盛时期统治范围涵盖巽他群岛和马来半岛大部分地区,一度称霸马六甲海峡,迫使穿行海峡的船只向其纳税。11—13世纪与三佛齐对峙的谏义里王国,统治着爪哇岛东部和中部,小巽他群岛以及加里曼丹岛南部等地区,称霸于爪哇海、弗洛勒斯海、班达海等东南亚海域。吞并了三佛齐的满者伯夷王国,征服了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小巽他群岛和马来半岛南部大部分区域,14世纪鼎盛时期领土范围甚至扩大至菲律宾和泰国,从而控制了南海以南的大部分东亚海域。菲律宾地区的苏禄王国,曾控制着苏禄群岛、巴拉望岛、北婆罗洲等整个环苏禄海区域,使苏禄海成为其内海。15世纪作为东南亚贸易中心的马六甲王国,也一度实现了对马六甲海峡的管控。这些东南亚次区域海权强国,不仅称霸于海上,甚至接受周边小国的进贡,在中华朝贡体系之下构建了次级的朝贡体系。在东北亚,日本亦曾迫使琉球臣服,将其视为朝贡国家,从而使琉球群岛海域被中日双重宗主权所覆盖。

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

二、从等级到均势:海权格局的第一次重构

从16世纪初开始,东亚海权格局渐生质变。西方海权势力逐步进入东亚地区,使东亚原有的以朝贡体系为架构的等级制格局日渐瓦解。区域海权格局开始从中国主导的等级秩序模式向列强主导的均势秩序模式转型。这是东亚海权格局的第一次重构,其进程历时三百余年,至20世纪初最终完成。以1840年为界,这一演化历程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2.1海权格局重构的第一阶段(1511—1840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海权格局的局部性变化:东南亚次区域海上霸权由域内的马来群岛诸强国转移到域外的西方列强手中,中国对东亚海域的控制力出现衰落迹象,但在等级制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尚未受到根本性冲击。经由印度洋海路而来的西方海权势力,首先进入东南亚,建立了一系列殖民据点,以坚船利炮控制了东南亚海上通道。但该阶段东北亚海域世界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等级秩序依旧稳固。根据影响格局演化的主导性域外海权势力的差异,这一阶段具体又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16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时期。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王国,成为欧洲势力侵入东亚的开始。此后,葡萄牙逐步向东印度群岛扩张,建立了“一系列贸易据点,包括马六甲、帝汉岛、安汉岛、德那第岛、万丹、提多尔岛、澳门、长崎等”,控制了东亚海上商路,“形成葡萄牙人在远东的海上势力圈。”葡萄牙还在马六甲设立了海军基地,逐渐取得了对东南亚海域的控制权。西班牙势力进入东亚海域,始于1521年麦哲伦(FerdinandMagellan)率领的船队经由太平洋抵达菲律宾。此后西班牙不断推进对菲律宾群岛的殖民,先后于1565年占领了宿务,1571年占领了马尼拉,逐步控制了菲律宾海域。此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展开了对马鲁古群岛贸易权的争夺。1580年葡萄牙同西班牙的合并,使两国在东亚的海上冲突得以消弭。但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使合并后的西班牙丧失了海权优势和对东南亚海域的控制权。

二是17—18世纪的荷兰-英国时期。1596年,荷兰殖民者首航东亚,到达西爪哇万丹。此后荷兰相继占领了东印度群岛的安汶岛、亚德那第岛、班达岛等多处要地,并于1619年占领巴达维亚(即今雅加达),荷属东印度殖民地初具雏形。荷兰积极谋取东亚海权,击败了西葡

的联合舰队,并于1640年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海上锁钥马六甲城,逐步建立了对东南亚海域的控制,甚至一度将势力扩张至台湾岛。但17世纪后期开始,荷兰的东南亚海上霸权逐渐被英国取代。1600年,英国便已率先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展开了在东亚的商业殖民。此后英国在马来半岛和苏禄群岛等地加强了殖民活动,1763年从苏禄苏丹手中取得了北婆罗洲和苏禄群岛,1786年占领了槟榔屿,1819年占领了新加坡。1824年,英国从荷兰手中取得了马六甲,并于1826年将槟榔屿、新加坡和马六甲合并为英属海峡殖民地,全面控制了马六甲海峡。

2.2海权格局重构的第二阶段(1840—20世纪初)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海权格局的根本性变化:以中国为中心的原有体系趋向彻底瓦解,西方主导的殖民体系实现了对东亚海域世界的全区域覆盖,海权格局的等级制状态逐渐被均势状态全面取代。不仅东南亚被列强瓜分殆尽,东北亚也被纳入殖民体系之中。从1840年开始,列强多次对中国发动战争,作为等级制海权格局基础的朝贡体系受到直接冲击,并很快走向瓦解。

这一阶段,对等级制海权格局的一项严重冲击是西方列强对中国传统藩属国的直接瓜分与吞并。19世纪后期,殖民势力在垄断东亚海上贸易的同时,加速了对东亚国家的军事征服与占领。西班牙于1861年占领了棉兰老岛,1878年又迫使苏禄苏丹承认其保护权,完成了对整个菲律宾群岛的征服。荷兰从1856年开始在东印度群岛大幅扩张,逐步实现了对印度尼西亚全境的占领。英国则占领了马来半岛,并于1888年进一步侵占了文莱、沙捞越和沙巴,控制了现马来西亚全部领土。较晚在东南亚建立殖民地的法国,也于19世纪后期先后征服了安南、柬埔寨和老挝,并于1887年将三国合并为法属“印度支那联盟”。随着列强殖民扩张的完成,中国藩篱尽失,朝贡体系分崩离析,东亚海域传统的等级秩序随之消失。该阶段的另一现象是,新的海权势力加入对东亚海域世界的掠夺与瓜分。

一是美国。1844年,美国迫使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1853年佩里舰队进入江户湾,并于次年迫使日本签订了《神奈川条约》,打开了日本的门户。1866年美国舰船又袭扰了平壤城。随着实力的增长,美国逐渐摆脱门罗主义政策,积极拓展在东亚的海外利益。1898年,美国又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这次以马尼拉湾为重要战场的战争,被认为是世界列强“角逐世界权力”的开始,它的胜利使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菲律宾和关岛,成为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力量。

二是俄国。1853年,俄国开始了在东北亚海域的殖民活动,其军舰袭扰了朝鲜海岸,同年又有俄国舰队驶入日本长崎港,迫使日本签订了《下田条约》,获取了北千岛群岛的主权。1860年,俄国又通过《北京条约》从中国手中夺取了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库页岛,从而控制了鞑靼海峡并取得了直通东亚海域的入海口。1873年,俄国又在海参崴设置了军港,作为向东亚和太平洋海域扩张的基地。1898年,俄国势力进一步南扩,取得旅大租借地,并于次年建立了以旅顺港为基地的太平洋舰队。

三是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海权力量迅速崛起。日本视海军建设为“第一急务”,倾全力“大兴海军”。以海军力量为依托,日本在东亚海岛地带和大陆边缘地带积极扩张:1879年吞并了琉球,迈出了对外扩张的第一步;1894年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迫使中国割让了台湾和澎湖列岛,从而控制了北起宗古海峡南抵巴士海峡的众多东亚-西太平洋海上通道;1904年又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具世界影响的海上强国。

这一阶段,作为原有区域体系中心的中国受到直接冲击。列强从海上发动了多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包括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这些发生在中国沿海地区的战争,昭示着中国对东亚海域统治权力的彻底丧失。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由东亚众多国家的宗主国,一步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东亚海权格局由中国主导的等级制状态,逐渐演化为列强并立的多极均势状态。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从东亚海权格局演化看中国的有限海权原则

喜欢 (3)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