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从东亚海权格局演化看中国的有限海权原则

军事 sean 8431℃ 0评论

三、从多极到两极:海权格局的第二次重构

3.1东亚海权的多极均势格局

20世纪初,传统的东亚海权等级制格局彻底瓦解。东亚海域世界从农耕时代大陆文明的附属区域,转化为大国角逐的重要舞台。英、法、美、俄等域外强国以及崛起于域内的日本,在东亚海域都拥有各自的影响力,区域海权格局在列强的权力角逐中形成了一种多极均势状态。这种均势海权格局是以列强对东亚沿海地区的殖民占领为基础的。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列强在东亚的殖民地范围如表1所示。

列强东亚殖民地范围列表

列强以殖民占领为基础的权力均衡,造就了东亚海权的均势格局。一方面,列强通过对殖民地的统治,各自影响或控制着东亚部分海域,并使一些重要的海峡通道成为其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出于殖民统治和殖民地防务的需要,它们向各自领地派驻军队和舰队,修建海军基地和海防要塞,维持着相对庞大的海上力量。列强在海军实力与海域控制上形成了大体的均衡状态。但这种海上均势并非完全的权力均匀分布,根据海军实力的强弱及其在东亚海域影响力的大小,列强在海权格局中大致可分为两个层级。

第一层级是海上力量最强的英、美、日三大国。英国保持着全球范围内最强的海军实力,虽然面临着日、俄、美等国的多重竞争,未能在东亚海域建立起真正的霸权,但其作为头等海军强国的地位无可否认。通过对马来亚特别是其海峡殖民地的统治,英国实际控制着马六甲海峡,而驻香港、威海卫等地的海上力量则保证了其在东北亚海域的军事存在。美国海军实力于一战后跃升为世界第二,仅次于英国。它在菲律宾和关岛都建立了海军基地,并于1920年将其舰队主力从大西洋调往太平洋。强大的海军力量和扼守住海上要道的殖民地,使美国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具有不可低估的海上优势。日本不仅在台湾、琉球和辽东设立了海军基地,还利用参战“一战”之机,尽数夺取了德国在东亚和西太平洋的殖民地,包括中国青岛和被其称为“内南洋”的马绍尔、马里亚纳和加罗林三大群岛。

第二层级是海上力量稍弱的法国、俄国(苏联)和荷兰。法国虽然也是全球海军强国,但总体实力特别是在东亚的海上力量存在较英、美、日为弱。“一战”后其国力进一步衰落,在华盛顿体系下全国海军主力舰总吨位尚不及日本的60%。俄国海军一度称雄东北亚,但1904年日俄战争中其太平洋舰队几近全军覆没,此后长期未能恢复往昔实力。十月革命后,俄国(1922年后为苏联)在东亚遭遇其他大国的武装干涉和外交孤立,对东亚海域的影响力进一步衰退。荷兰在这一阶段早已丧失海上霸权,沦为二等强国,但其区域性海权力量仍不可忽视。通过对东印度群岛的殖民统治,荷兰控制了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等海上要道,保持了在东南亚海域的影响力。

在海权均势格局下,英、美、日等海上强国还积极争夺东亚海域的海上霸权,在太平洋地区展开了白热化的竞争。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五国海军条约》缓和了日益失衡的东亚海权格局。条约将英、美、日海军主力舰总吨位之比限定为5∶5∶3,还规定英美日在太平洋岛屿领地的海军基地和防御工事维持现状:英国不得在香港和东经110度以东岛屿,美国不得在菲律宾、关岛、萨摩亚和阿留申群岛,日本不得在琉球、台湾、澎湖列岛、小笠原群岛、千岛群岛和奄美大岛等地修建新的海军基地和要塞。东亚海权格局的均势状态暂时得以稳定。

3.2格局演化:多极海权均势的瓦解

日本的军国主义化及其扩军备战政策打破了东亚海权的均势。1935年,日本撕毁《五国海军条约》,大力扩充海军军备,谋求彻底颠覆东亚与太平洋海权均势格局,建立本国的海上霸权。此后,日本在陆、海两个方向同时扩张,不仅入侵中国,还于1941年挑起太平洋战争,在“南进”战略指导下出兵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展开了全面的海上扩张。

1945年日本的战败,使其霸权图谋成为泡影。日本海军被彻底解散,失去了海上强国地位。战争也削弱了英、法、荷等国的力量,使这些在东亚海域世界有重要影响的老牌殖民帝国走向全面衰弱。战后东南亚的去殖民化进程进一步削弱了这些国家在东亚海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英属缅甸(1948年)、马来亚(1957年)和新加坡(1965年),法属柬埔寨(1953年)、老挝(1954年)和越南(1954年),以及荷属印度尼西亚(1949年)纷纷获得独立,东南亚地区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体系。英、法、荷等国驻殖民地的海上力量陆续撤出东亚,东亚海权格局由列强多极均势演化为美苏两极均势。

美苏海上力量在这一阶段急剧膨胀。“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强国,至1947年已在海外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世界上每一海域几乎都被美国所霸占”。太平洋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官兵人数比战前增长了20倍,舰队总吨位增长了6倍,舰船总数更是增长了高达60倍。1950年,美国西太平洋海军正式定名为第7舰队,长期驻扎东亚地区。虽然美属菲律宾于1946年独立,但其独立当天便与美国签订了《美菲总关系条约》,规定美国有权保留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此后美国又通过《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与菲律宾结为军事联盟。除菲律宾外,美国在东亚还与日本、韩国、泰国以及台湾地区正式结盟,建立了自身主导的双边联盟体系,控制了太平洋第一岛链。

苏联在“二战”末期出兵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北部以及南千岛群岛,恢复并超越了沙俄时代在东亚的势力范围。以战争为契机,苏联还积极发展海军,努力恢复太平洋舰队实力,使其再度成为东亚海域的重要力量。苏联通过对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导,控制了东亚大陆“边缘地带”,并以此为基础开始挑战美国的海权。美苏争霸的展开及其各自主导的联盟体系的建立,造成了东亚海域世界的分裂,使东亚海权的两极均势格局得以形成并不断强化。

四、从争霸到独霸:海权格局的第三次重构

4.1东亚海权的两极均势格局

美苏争霸之下的两极均势成为冷战时期的东亚海权格局主要特征。美国和苏联都致力于谋求世界霸权,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竞争,而海权成为两极角逐的重点领域。美苏两国在东亚海域世界展开了全面的霸权争夺,各自部署了以海军为基础的庞大军事力量,并对区域海洋安全事务有着深度的介入。东亚海权格局,成为这一时期全球格局的一个典型缩影。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海权强国,以争夺全球霸权、遏制苏联海权扩张为海洋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美国高度重视海军发展,加大海军技术研发与装备建设投入,于1955年建成了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1958年又开始建造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在推动常规动力舰艇向核动力方向更新的同时,美国还大力推动舰载武器系统的导弹化。至70年代末,美国海军水面舰艇已全部装备了导弹。1986年美国又推出了系统的“海上战略”,强调威慑能力和海上控制权,并提出了“前沿进攻”思想,进一步加强同苏联的海洋霸权争夺。

就区域范围而言,美海军第7舰队作为海上力量前沿部署常驻亚太,保持着对东亚-西太平洋海域的威慑力。美国以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和关岛海军基地为中心,在西太平洋构建起了强大的海军前沿部署体系。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海军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以航母为平台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还以巡洋舰和驱逐舰为基础对大陆海岸展开袭击,仁川登陆更是扭转朝鲜战局的关键战事。强大的海上力量及其在东亚地区的存在,为美国争夺东亚海域乃至全区域的霸权提供了战略支撑。

苏联也大力发展海军力量,在争夺大陆霸权的同时积极谋求向海洋方向的战略扩张。1956年戈尔什科夫出任苏联海军总司令,他提出“新海权论”,强调海洋的战略价值和海军的战略作用,指出海上威力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从而确定这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在戈尔什科夫任职的近30年里,苏联海军发展迅速。不仅其常规海上力量不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海上核力量也有了长足的发展。70年代,苏联弹道导弹核潜艇与海基核弹头数量超过了美国,至80年代,其海上核力量在数量上对美国已占有明显优势。

就区域范围而言,太平洋舰队是苏联争霸东亚海域的主要工具。苏联在远洋进攻战略思想指导下建立了以弹道导弹核潜艇为主体的远洋舰队,太平洋舰队实力急剧增长。50年代末,核潜艇加入太平洋舰队作战序列。在鼎盛时期的80年代,苏联太平洋舰队官兵人数多达13万,舰艇总数接近700艘,并且拥有2艘航空母舰,在舰艇数量和吨位上都超过了美国第7舰队。在立足东北亚的基础上,苏联进一步谋求向南方海域扩张。苏联一度向中国提出建立联合舰队的要求,遭拒绝后又将目标转向越南,最终取得了金兰湾基地。1978年,苏联太平洋舰队派遣分舰队驻扎金兰湾,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东南亚。金兰湾基地作为苏联境外最大的海军基地,抗衡着苏比克基地的美国海上力量,成为其争霸东亚海域的前沿阵地。

4.2格局演化:单极海洋霸权的形成

与冷战结束进程一致,东亚海权格局出现第三次重构:两极争霸的均势格局演化为一超独霸的单极格局。整个90年代,随着俄罗斯的持续衰落和美国全球霸权的巩固,美国的东亚海上霸权处于持续固化进程中。

冷战末期戈尔巴乔夫(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执政阶段,苏联便已开始大规模的全球战略收缩。1987年,戈尔巴乔夫宣布将“实现以前曾提出的撤销外国军事基地的主张,把军队撤回本国”。苏联将海外军事部署逐步回撤,并停止了远洋大规模演习和海军航空兵的远洋飞行。部署在亚太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也被撤回至鄂霍次克海和堪察加半岛。苏联的海洋安全战略,由远洋进攻转变为近海防御。苏联解体后,由于财政困难、军费短缺,太平洋舰队大规模精简人员和装备。90年代十年间,太平洋舰队总人数裁减至6万左右,水面舰艇和潜艇数量也减少了一半。两艘“基辅”级航母“明斯克”号和“诺沃罗西斯克”号被迫提前退役,并被低价转卖。此外,俄罗斯不断缩减驻扎在越南金兰湾的海军规模,从冷战结束时的170艘舰艇削减至90年代末的70艘,并于2001年最终放弃了金兰湾基地。俄罗斯战略力量从此撤出东南亚,退守东北亚一隅。

随着苏联在东亚海域的战略收缩,美国开始积极构建其在该区域的单极海上霸权。在东北亚,美国继续维持其驻日韩的海军与海军陆战队部署,并推动美日、美韩联盟的强化。在东南亚,虽然1992年美国被迫放弃了位于菲律宾的苏比克海军基地,但其很快找到了前沿部署的替代性选择——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1992年7月,美军“西太平洋后勤指挥部”在新加坡开始正式运作。以新加坡为基点,美国海军构建起新的东南亚前沿存在体系,先后与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签订协议,取得了在东南亚海域多个基地港口的准入权和相关设施的使用权,从而保障了其海军舰艇在东南亚的驻泊和补给。这种非直接驻军的模式,成为美国海上力量在东亚海域前沿存在的新形式,增强了美国对东亚海域的控制能力。

在加强海上军事存在和巩固制海权的同时,美国还强化了自身的海权战略。冷战后,美国颁布了“由海向陆”系列海洋安全战略文件。在美国成为东亚唯一海上霸主的背景下,这一战略的出台在地缘政治层面标志着美国海权势力进一步向前推进,开始由固守西太平洋转向对东亚大陆边缘地带的战略扩张。在这一战略理念的指导下,美国在东亚将大陆沿海地区视为海军主要作战地域,更加注重前沿军事部署和力量投送能力的强化。美国大力增强第7舰队的力量,推动海军力量重心向亚太的转移。1998年,美国海军“小鹰”号航空母舰入驻日本横须贺基地,成为其唯一常驻海外的航母。美国的超强海军实力及其护持海上霸权的战略实践,推动了后冷战时代东亚海域单极霸权格局的巩固和强化。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从东亚海权格局演化看中国的有限海权原则

喜欢 (3)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