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约瑟夫·奈:仔细对比中美之后,我对美国很有信心

军事 rock 30902℃ 3评论

美国的反应

展望未来,悲观主义者预测因为中国变得更加强大并寻求将美国逐出西太平洋,冲突即将发生。一些人认为,冲突可以通过美国将其活动主要限制在东太平洋海域,接受影响力的半球划分而加以预防。但是对于中国的崛起做出这样的反应会破坏美国的信誉,并使得区域内的国家随波逐流,而不是平衡中国。这样的策略可能确实呈现了美国世纪结束的开始。相反,美国的继续存在可以加强区域内国家自然的平衡反应,并帮助塑造一种环境,鼓励中国采取负责的行为方式。

应对中国崛起的合适政策必须平衡现实和一体化。当克林顿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考虑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时,就有评论呼吁要在中国变得太强大之前采取遏制政策。

有两个原因使这样的建议被拒绝了。首先,不可能形成一个反中国联盟,因为该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希望(现在仍然想着)同时与美国和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样的政策会不必要地使中国肯定变成未来的敌人。相反,美国选择了一个可以被称为“整合加保险”的策略:中国被迎进了世界贸易组织,但同时重修美日安保条约以确保不让中国成为一个霸王。如果一个崛起的中国向四周施压,那将驱动邻国寻求平衡它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只有中国才能遏制中国。

这是评估美国和中国相对实力的一个关键点。阎学通就关于中国怎么才能打败美国写道:“为了中国的崛起而建立一个友好的国际环境,北京需要发展出比华盛顿更优质的外交和军事关系。没有一个主导力量能够与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保持友好关系,因此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核心将是看谁拥有更多高品质的朋友。”目前,美国得益于它的关系网和盟友而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华盛顿有60个条约同盟国,而中国一个都没有。在政治走向上,《经济学人》估计世界上最大的150个国家中的近一百个倾向于美国,只有21个反其道而行之。

2011年,美国宣布了针对亚洲这一世界经济增长最快部分的区域再平衡战略。一些中国人认为奥巴马政府对亚洲的“再平衡”战略是某种形式的遏制。然而在冷战政策之下,美国与苏联几乎没有任何贸易或社会接触,但它现在与中国有大量的贸易,还有27.5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学习。为中国的决策塑造环境而不是遏制,是对美国战略的一个更为准确的描述。

一些分析家们把中国看成一个修正主义国家,正急于在其国力增强时推翻现存的国际秩序。但中国并不是一个像上个世纪的纳粹德国或苏联那样的完全成熟的修正主义国家。虽然它已经创建并加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推动了适合其需要的区域性组织的发展,但中国从现有的国际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其他许多机构那里受益匪浅,因而不会急于去破坏它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中国在稳定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作用。欧洲、日本和印度都是实力大国,他们帮助塑造了一种国际环境以鼓励负责任的行为,而中国关注自己的声誉。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抵制这种压力将使它处境更佳。

此外,科技和社会的变化增加了全球议题,如气候变化、传染病、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这样一些重要的跨国问题。这些问题所代表的不是国家之间的实力转移,而是实力从政府手中向外扩散。应对这些全球性的威胁需要深化包括中国、欧洲、美国和其他国家在内的政府间合作。

中国渴望在东亚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美国对亚洲盟国的国防负有承诺。错误估算总是可能发生的,但冲突并非不可避免。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意识到中国的经济成熟水平将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接近美国,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德国曾紧追英国的脚步(并在工业实力上超过了英国),但在全球范围的整体军事、经济和软实力资源方面,美国在未来的数十年中仍然领先于中国。此外,中国不可能采用像德国皇帝那样的政策,过于冒险的政策会使其国内外的收益和稳定饱受风险。

换句话说,美国比一个世纪以前的英国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好它与一个崛起的大国的关系,而中国将会从克制中获益。太多的恐惧可能来自于自己吓自己。美国和中国是否能管理好他们的关系则是另一个问题。人为错误和误判总是可能的,但做出正确的选择,一场局部战争将是可以避免的。中国在全球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还远不能标志着美国世纪的结束。

文/约瑟夫·奈 本文节选自《美国世纪结束了吗》第四章“中国的崛起”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约瑟夫·奈:仔细对比中美之后,我对美国很有信心

喜欢 (1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3)个小伙伴在吐槽
  1. 北上广深的地产总价都能买下美欧日了
    匿名2016-10-04 16:03 回复
    • 在多的钱也是没用的 清朝就是前车之鉴
      匿名2018-06-06 18:26 回复
  2. 是有疑问中国本身问题太多了
    匿名2018-06-06 18: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