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陆海复合型强国的海洋转型与中国崛起的大战略

军事 rock 13968℃ 0评论

三 陆海复合型强国的海洋转型

海权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关系到一国安全与发展的大问题。从大战略角度看,无论海权的地位曾经多么显赫,充其量不过是实现大战略目标的手段,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海权应服务于( 国家) 战略,而不是战略服务于海权。与单纯的海洋国家相比,陆海复合型强国由于其地理政治上的特殊性,它们发展海权的努力更要被置于一种合理的大战略框架下,而这点首先意味着必须对发展海权的战略目标、海上力量的构成及发展海权的禀赋条件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从大战略的角度看,陆海复合型强国在发展海洋能力时首先必须做到的,就是确立与自身地位相称的合理的战略目标。由于海上力量具有全球到达的特性,因此任何强国发展海权几乎一开始就是与施加全球范围的影响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的“有限海权论”甚至在理论上都很难成立,近现代历史上的陆海复合型强国( 尤其是路易十四的法国和威廉二世的德国) 曾经为发展海权进行过的努力很大程度上都是与它们争夺欧洲霸权乃至全球霸权的企图相联的,而这点同样也意味着,如果一国力图追求的是世界性强国或世界领导者的地位,甚至是全球霸权,那么掌握海权就可能是一条必经之路; 但如果一国的战略目标仅仅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及确保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那么其发展海权的需要也就不那么迫切。即使一国将战略目标界定为世界领导者,它们是否能发展出与此相称的海上力量也要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而这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地理政治上的局限性,陆海复合型强国在发展海权问题上历来存在先天性缺陷,一是由于海权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世界霸权国的专利,因此任何其他的国家发展海权势必引起世界霸权国的强烈反应; 二是陆海复合型强国发展海权的努力客观上首先触动的将是地区均势,而这点也势必引起周边邻国的强烈反应。历史上的陆海复合型强国曾经进行的海洋转型所以无一成功,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主导性海洋强国与许多大陆国家在维持地区均势问题上存在共同利益,这也是历史上的主导性海洋强国能够屡次成功构建起针对边缘地带强国的大同盟的关键。与单纯的海洋国家相比,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制约,陆海复合型强国发展海洋能力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往往更多,其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也更大,这种情况最需要的是一种在复杂局势中寻求平衡的大战略、大思路,如果不加分析地套用一些简单的甚至某些似是而非的东西,非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造成巨大灾难。

从严格意义上说,陆海复合型强国发展保障安全必需的海上力量与争夺海权两者间是存在严格界限的,这种界限的核心指标就是一国海上力量的构成。在现代国际关系实践中,判断一国是否构成威胁的方式历来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软性”手段对一国的战略意图进行解读,另一种则是通过“硬性”手段,即考察一国的战略能力,来判断其是否构成威胁。由于“意图”通常既无法得到如同能力一样的确切衡量,而且还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因此判断一国战略意图的最可靠方式实际上是考察一国的战略能力,而一国战略力量的构成则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指标之一。任何国家的海上力量都是由不同的舰只构成的武装,特定的海上力量构成能够比较明确地反映出一国总体的战略取向,主导性海洋强国通常也是根据一国海上力量的构成来判断其威胁的程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所以将德国锁定为主要对手,其原因之一是德国当时重点发展用于海上决战的战列舰,在航空母舰到来前,战列舰是一国制海能力依赖的主要舰种,谁拥有战列舰,谁便可以控制海洋,且可以此为基础实施其他相关行动( 包括封锁和对陆作战) ,这点在英国看来传达的信息是德国已经将英国界定为主要对手,因为无论意图如何,德国海军的力量构成已经在客观上能够对英国的本土安全和海权地位造成根本威胁。现代战争技术的发展虽然使国家意图的判断指标出现了很大变化,但一国武装力量的构成仍是判断其战略意图的核心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海上力量的迅速发展,许多美国学者曾经多次以中国海上力量的构成来判断中国可能对美国的威胁程度,这种做法同样也说明了一国海上力量构成对判断其战略意图的重要性,由于陆海复合型国家在发展海上能力时往往会引起安全局势的复杂化,因此海上力量的构成是必须重点考虑的核心要素之一,其中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一国屈从于国内政治中的利益集团或军队势力的压力,从而在发展海上力量时客观上违背了原本已经确定的战略目标。

任何国家发展海权时必须考虑到自身的客观条件,事实上,一国的地理位置通常也决定了其究竟能够拥有多大程度的海权。与单纯的海洋国家相比,陆海复合型国家由于同时面临两方面压力,因而它们很难能够集中精力发展海权,即使它们能够暂时拥有庞大的海上力量,其陆地方向上面临的压力也使其海权很难持久。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就曾经拥有过庞大的海上力量,但陆海兼具的特点却使得法国的海权具有很大的脆弱性,由于舰队无法保证漫长陆地边界的安全,法国因此而被迫常常将陆权置于海权之上,因为与英国的海上争霸固然会影响其发展,但来自陆上的威胁却可以直接威胁其地位和生存。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也曾经拥有一支足以与英国在大洋上匹敌的海上力量,但不久德国海军的军备建设就因为过度地消耗了国家资源而被迫放慢步伐,因为陆海兼具的特点决定了德国不可能将其资源完全用于海军建设,因此英德海军竞赛实际在一战爆发前就已经见出分晓。除先天上的不足外,陆海复合型强国由于必须在陆海两方面保持平衡,因此过度地发展海权则不仅可能导致有限财力的分散使用,而且可能导致主导性海洋强国与周边邻国的联手制衡。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就因为同时在陆海两个方向上的扩张而造成强烈反弹,陆海两方面的扩张不仅导致英、法两国间长期处于战争状态,而且使法国的大多数邻国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战争中纷纷都加入到英国一方参战,而同时面对陆海两方面的进攻则是导致法国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同样是因为盲目地追求海权从而使英国最终将德国认定为自己的主要威胁,这种情况使德国在面对法、俄两国传统敌意的同时,不得不同时还面临来自英国的巨大海上压力。德国盲目追求海权的结果,就是使列强间分化组合丧失了原有的灵活性从而加速了一战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陆海复合型强国的海洋转型与中国崛起的大战略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