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亚洲潜艇竞赛最大赢家是谁?

军事 sean 10263℃ 0评论

前者意味着要建设一支兼有大中型水面舰艇、水下兵力和航空兵的大海军,并与假想敌的海上力量进行交战,以最终夺取制海权。但对大部分中小国家来说,大海军所需的高昂财政支出是他们完全无法承担的。

海上拒止则不然:这一模式并不追求控制目标海域,而只是希望阻挠对手在某一海区自由行动或使用某一航路的便利。在兵力指标上,它不要求均衡发展,而只须对防守本方海岸和破坏对手交通线的能力加以最大化——换言之,这是一种非对称作战模式。

柴电潜艇,恰恰是一种适合执行非对称作战任务的平台。它不仅能充当“刺客”、对敌方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实施突袭,更能广泛威胁防御能力低下的敌国商船。一旦敌方的战略性海上通道被潜艇扰乱甚至切断,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和心理压力势必相当惊人。敌方若想锁定并歼灭潜艇、或者对全部商船建立护航制度,付出的成本将极为惊人。

第三次印巴战争和马岛战争的经验已经证实:在整体实力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防御一方仅靠少数潜艇就足以牵制住对手相当一部分作战力量。而在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已经广泛安装于新一代柴电潜艇的背景下,航程较短的常规潜艇也能在不返港补给的情况下连续作战8到12周,战略价值有了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与造价节节攀升的中型水面舰艇相比,采购潜艇的账面成本并不十分惊人。最近10年开工的导弹护卫舰往往被要求具备多种任务能力,同时在外观上融入隐形设计,这使得新舰的造价迅速攀升到过去的2至3倍。

以印度在俄罗斯技术援助下自建的3艘“什瓦里克”级(5300吨)为例,其最终支出达到了每艘5.77亿美元,后续的17A护卫舰项目更是在规划阶段就将单舰造价预估为11亿美元。巴基斯坦在2005年订购了4艘较小的中国制F-22P型护卫舰(2500吨),总支出同样达到7.5亿美元。

即使是看似价廉物美的二手舰,因需要大修和现代化改装,所费同样不赀。2014年12月美国批准向台湾地区转让2艘舰龄超过30年的“佩里”级护卫舰,系按剩余国防物资的优惠价出售,单价仅为2000万美元。但加上检修动力系统和增购拖曳线列阵声呐的费用,总支出依然超过2.4亿美元。

作为对比,马来西亚和印度引进的“鲉鱼”级潜艇单价在5亿美元左右,孟加拉国从中国购买的二手“明”级更是低至每艘1亿美元。换言之,以1~2艘多用途护卫舰的价格就能购得1艘生存能力更强、威慑效果更佳的潜艇,无怪乎诸多财政不甚宽裕的亚洲国家依然对其趋之若鹜。

德、俄、中、法四大卖家

柴电潜艇有四两拨千斤的优点,但长期以来国际市场上的潜艇出口来源却呈现高度集中的态势。究其原因,以全球性海上力量自居的美国海军自1959年起即已不再新建“短腿”的常规潜艇,苏联在1991年之前仅能向印度、华约卫星国以及少数友好国家出口潜艇,广阔的欧美市场遂被奉送给了德国霍瓦兹—德意志造船公司。

该德国公司在1970年代设计的209型是一款瞄准中小型海军的“经济适用型”潜艇,在性能、成本和操作性方面实现了极佳的平衡;同时根据客户的需求和预算差异,有5个排水量不同的子型号可供挑选。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亚洲潜艇竞赛最大赢家是谁?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