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金正恩想当邓小平?

经济 sean 15794℃ 0评论

改革主因:被逼无奈抑或人事斗争?

“与70年代的中国相比,朝鲜当今的市场经济初具规模,已经开始左右经济体系,但政策环境不如中国。”对于朝鲜推动改革的决心,金强一的评价十分谨慎。在他看来,朝鲜有一些改革的味道,总体上是否有改革的计划并不好把握。“以前怀疑朝鲜能不能改革开放,金正恩不可能否定爷爷和父亲。但是‘5·30措施’中有一段讨论1990年代的‘苦难行军’,其中提到当时经济没有发展,要深刻反思。”

据金强一介绍,金正恩在今年的一次讲话中谈到植树造林,再次强调“苦难行军”时期过度砍伐,对森林破坏严重。“要知道,这一表述对当年的政策有否定倾向。”

曾和金正日长子金正男保持长期通信往来的日本《东京新闻》编委五味洋治向《凤凰周刊》介绍,日本国内也“传看”了记录“5·30措施”的相关文件,主要是“坚持社会主义,但是在工厂、企业以及农业合作社中提倡独立自主的精神”,而“在日本朝鲜人总联合会”也收到了这个指示。五味洋治称,与以往改革不同,这次是金正恩直接下达的指示。

在五味洋治看来,“5·30措施”的内容提到“各个工厂、企业以及农业合作社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尝试责任制”,并敦促劳动现场的干部和劳动者“努力提高自主性”;但同时也明确指出“各个企业对于劳动报酬必须要公正的发放”,这仍然属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2014年3月末的劳动党高层会议上,金正恩提出并举主张,既要发展经济也要发展核武器。这一主张与前领导人金正日提出的先军政治相比,出现微调。韩国学者俞忠植称,金正恩与父辈相比,缺少革命神话与传统的资历,其执政的合法性相对要弱,所以才强调提高国民的生活条件。

宏观的监测数据显示,朝鲜目前的经济状况正在变好。根据韩国中央银行统计,朝鲜GDP增长相对于金正日时期表现出色。依靠与中国、俄国和中东的国际贸易,以及相对不错的收成,朝鲜2011年-201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速分别为0.8%、1.3%、1.1%。此外,与2011年相比,金正恩主政的头两年,朝鲜“脱北者”人数减少了45%。

俞忠植认为,“脱北者”的大幅减少与朝鲜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一定的关系,但也有边境封锁更为严格,“脱北”风险及费用增加的其他原因。

“说朝鲜要改革,判断还为时过早。”中央党校学者张琏瑰指出,朝鲜对外宣传经济好转有很深的政治目的,其新提出的并行政策并不是对先军政治的改变。“目前国际社会并没有放松对朝鲜的制裁,甚至不断加码。这种情况下,朝鲜发生变革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确实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二是受到制裁后的不得已之举,待经济一旦好转,又会马上收紧。”

五味洋治提到,包括“5·30措施”措施在内,金正恩自上台后一直努力让经济焕发活力,不过很多措施并没有推广到全国,因此效果还没显现。“目前据说朝鲜对于美国产品的进口管制不断放松,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能使用iPad了。”

吉林大学学者郭锐则指出,朝鲜能否改革取决于平壤高层的意愿与对局势的判断。“朝鲜若要改革,需要学习1980年代的中国进行一定程度的裁军,将青壮劳动力转移到市场,才能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为了整合经济管理,金正恩也算下了一番苦功。2013年6月,在张成泽被处决的前一个月,朝鲜劳动党成立经济部,并在各省份的城市中建立纵向的分支机构。按照最新规定,朝鲜所有经济活动都归统到该部门主持管理。军队、政府、司法等一切部门参与的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还是赚外汇,都要得到经济部的许可。

因此,有大陆学者指出,专门设立经济部门与其说是为了推进改革,不如说是为了权力斗争。就在朝鲜推进经济变革的同时,党政军高层的人事更迭比例超过40%。同样,1990年代朝鲜推行先军政治,军队获得更多农业生产的主导权,农业上进行改革同样也是在削减军队的影响。日本《外交官》助理编辑扎卡里·凯克曾撰文称,军队是对金正恩威胁最大的群体,朝鲜的农业改革也是为了打击军方。

面对朝鲜的一系列新举措,《明星周刊》更是不客气地指出,“相比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的导弹试验,朝鲜悄悄进行的资本主义试验更加危险。”

文/秦轩 原载于《凤凰周刊》2015年第14期总第543期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金正恩想当邓小平?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