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日媒:海自战力已大幅落后中国海军

军事 sean 15351℃ 0评论

关于列装护卫舰

日本政府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了吗?当前的对策主要是维持舰队战力。就是不减少水面舰艇编制,并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强战斗力,以此来应对这种劣势。具体来说,就是列装护卫舰,众所周知,国际上典型的远洋舰是各类驱逐舰,而日本则建造了性能参数不如驱逐舰的护卫舰作为远洋舰,以此来降低建造成本和军费。当前,老旧的“雪”型和“雾”型护卫舰升级工作处于停滞状态,“阿武隈”型护卫舰和巡逻艇的建造指标被新型远洋水面舰艇占用。这就是当前日本海上力量准备的状态。

当然,建造护卫舰的最初目的其实并不是针对中国日益强大的海上力量,主要是为了模仿美国海军的LCS(濒海战斗舰)来建造日本自己的小型高速护卫舰。主要目标是为了近岸防御。

但是,该计划在讨论过程中变了样,原用于近岸防御的护卫舰建造计划为了实现远洋作战目标而进行了方案变更。因为眼下的重要课题已经是与中国之间的军事博弈。

所幸的是,至少该计划是要建造出能够在中国面前彰显存在感的水面舰艇,所以日本第一次建造出了全长132米,能够长期在海上遂行任务的排水量达4000吨的真正意义上远洋水面舰。从结果来看,随着该类护卫舰的建造数量上升,日本海上自卫队能够实现在中国东海海域的军事活动和针对频繁出入太平洋的中国舰艇的跟踪。此外,海上自卫队凭借新型护卫舰具备了在印度洋海域打击海盗,为国际和平做出贡献的能力。

新型护卫舰也实现了低成本化,与以往的驱逐舰型护卫舰相比,不论在建造成本、运用成本还是乘员数量上都实现了节约的目标。建造费由700亿日元降低到500亿日元。在运用成本上,由于舰体小型化和采用柴油供能,占一半费用的燃料费也得到了压缩。另外,作为海上自卫队最稀少的资源——乘员,也得到了节约,从250人一下子减到了100人。凭借这些优势,海上自卫队是能够实现护卫舰的大量建造和运用的。

日本准备建造22艘这种新型护卫舰。其中包括对“雪”和“雾”型护卫舰的更新和对一部分近岸战力的更换。所以10年后,日本海上力量将由目前的41艘变成53艘。

微信图片_20201205122207

存在的问题

舰队舰艇总数并不增加

这种更新更换护卫舰的政策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只是杯水车薪的方法。这对不断扩大海军规模的中国来说遏制效果是有限的。

其理由跟上文提到的一样,第一,这都是在自卫队编制内的操作。第二,舰队规模本身并不扩大。第三,对经济性的追求不彻底。

当然,新型护卫舰的建造计划本身并没有问题,在当前的对峙中还是能够起到遏制效果的,包括在海上自卫队遂行印度洋任务时也以低成本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相对驱逐舰型护卫舰来说,新型护卫舰的功能和性能也是经过深入考虑的,此前制造的舰艇没有积极发展更强大的反潜和防空能力,是因为国家认为这些能力并没有很强的必要性,现在只要在重新设计的护卫舰上强化这些能力,那么对海上整体战斗力提升还是很有帮助的。反过来说,如果政策方针没有变化,则舰队能力不会得到提升,相对于中国的劣势不会得到改善。

列装护卫舰效果有限,无法作为遏制中国海上力量的手段

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更换更新旧舰艇为新型护卫舰的这种政策,不过是在编制数量内的操作。

海上自卫队的舰艇数量都是由编制数量规定好的,准确来说,海上自卫队舰艇总编制数量为121艘。舰艇的调配都在这个框架内,每新建造并列装一艘舰艇,就要有一艘旧舰艇退役。当前日本政府的政策都没有突破这个编制数,其中更换优先度比较低的,也就是功能能够用其他手段代替的舰艇的新建指标,会被划给新型护卫舰,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型护卫舰的建造。截至目前,共有9艘新型的远洋护卫舰都是通过这样的操作而来的,包括一部分巡逻艇和6艘“阿武隈”型护卫舰。且据说有10艘巡逻艇的指标用于建造新型护卫舰,也就是说,新型护卫舰与巡逻艇指标的置换比为1:3.3。但这种指标置换的办法不是长久之计,能够用于置换的舰种指标很快就会耗尽。一旦新型护卫舰新建数量达到22艘,能够置换的指标就用完了,上文提到的最多增加的8艘就在这个指标内,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再增加指标了。此外,海上自卫队还需要补给舰和声纳测定舰等舰艇,按这种政策执行的话,各种舰艇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那么潜水艇和轻型航母是不是也会因为要跟新型护卫舰竞争指标而产生冲突呢?

事实上,即便日本建造了22艘新型护卫舰,中日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步拉大,日本的远洋型水面舰艇如今已经增加了9艘,往后最多增加到53艘,即便在编制数内进行置换操作,最多再增加8艘,合计61艘,相对的,中国远洋型水面舰艇将达到132艘。

换言之,在编制限定内努力的效果是有限的,最后中日战力比将超过2倍,这些观点在上文中已有提及。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日媒:海自战力已大幅落后中国海军

喜欢 (3)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