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后发海上大国的强军梦与心理隐疾

军事 rock 10674℃ 1评论

从“哥本哈根综合症”到“风险理论”

从权力政治角度看,“哥本哈根综合症”的出现与德国新领导人对俾斯麦时代欧陆均势的厌弃以及对“世界强国”地位的向往有关。在威廉二世看来,欧洲强国的身份并不值得羡慕,它在积聚和使用力量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尤其需要提防其他国家的联合制衡;但如果德国迈过了欧洲和世界之间的“临界点”(Tipping Point)、成为了某种和英国类似的“世界强国”,欧洲国家就不再具有反制它的能力了,而德国却可以随心所欲地惩戒任何挑战者。但到1896年为止,这种世界强国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英国,而它可以在德国越过“临界点”之前就摧毁后者。

与这种对世界权力的痴迷相伴随的是对暴力绝对作用的崇拜。柏林有一个有趣的逻辑:既然不列颠可以在1807年破坏丹麦的中立、对其进行预防性打击,那么在1896年它也完全可以不顾国际道义,先发制人地进攻德国。这一论点的潜台词在于,只要成为了“世界强国”,国际道德的约束力就不复存在,就可以为所欲为:类似的“中二病”和当时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是完全吻合的。而因为马汉经典海权学说的流行,在1890年代,每一个德国人都相信只有建立强大的海军才能获得更多殖民地和世界强国的地位。于是,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在英国眼皮底下打造这样一支舰队。

从德国人开始觊觎海上强国地位的第一天起,“被哥本哈根化”的不安就笼罩着他们。1897年,这种郁躁症达到了第一个高潮,当时海军参谋冯•施罗德上校(Ludwig von Schroeder,一战末期出任波罗的海战区海军司令)认定英国即将对德开战,他建议实施“反哥本哈根化”行动,抢先对英国进行偷袭。施罗德制定了一个入侵比利时和荷兰的计划,准备从低地国家的港口派出几支舰队,首先摧毁英国东部海岸的港口和舰队,随后运送两个集团军在泰晤士河口登陆,为了确保突然性,行动将以不宣而战的方式进行。
当然,并不是所有德国人都如此丧心病狂。海军部国务秘书提尔皮茨海军少将明确指出了施罗德计划的脆弱:“如果缺乏来自本土的支援,单靠两个集团军根本不足以在英格兰站稳脚跟。”而当时还是一支近岸海军的德国舰队既没有能力实施跨海登陆,又不可能为两个集团军提供后续支援。提尔皮茨提出的替代方案是兴建一支“风险舰队”(Risk Fleet),一支其“实力只须使最强大的海军要毁灭它都须付出极高的代价,代价之高将损及其世界海军的地位;于是只要想到此种风险,即足以产生吓阻作用”的舰队。若能拥有这样一支舰队,德国遭遇“哥本哈根化”的概率将被压缩到最小程度,同时又能获取世界强国地位;而因为这支舰队主要采取防御态势,它并不需要大到和英国海军并驾齐驱的地步。在这一“风险理论”(Risk Theory)指导下,第二帝国议会于1897年和1900年先后通过了两次舰队法案,决定将海军一线主力舰增加到38艘,并以追赶英国作为长期建设目标。

但“风险理论”也存在明显的漏洞:从当下直到“风险舰队”最终建成的那一天之间,有一个为时不短的“危险区”(Danger Zone),如果英国在“危险区”之内对德国海军发动哥本哈根式打击,德国人依旧没有还手之力。为了降低被摧毁的概率,除了加快造舰速度、以尽可能缩短“危险区”外(这种做法直到1907年后才被采纳,因为倘若德国海军的实力在短期内出现井喷式上升,则它们是针对英国而非法俄的动机就会暴露,提尔皮茨很忌惮这一点),还需要在外交政策上作出配合,尽量缓和英德关系,为造舰计划争取时间。

威廉二世(左)和提尔皮茨(正对镜头者)

威廉二世(左)和提尔皮茨(正对镜头者)

名不副实的“世界政策”

围绕着“风险舰队”的建设,德国从1897年起开始推行一项内涵庞杂、兼顾国内与国际的“世界政策”(Weltpolitik)。在国内,提尔皮茨引导舆论宣扬“大海军-国际影响力-世界强国地位”这组三位一体的必然性,使工商业利益集团和鼓吹民族主义的知识分子成为海外殖民以及大海军建设的拥趸;在国际上,它倾向于采取中间路线,避免立即陷入与英国或法俄的冲突,以赢得稳定的外部环境。但就本质而言,这项政策完全是短期性和功能性的:德国决策体制和社会结构的缺陷并没有因“走出欧洲”而得到解决,而“世界政策”除去提供了一张“世界强国”的画饼外,别无其他药方:1897年之后,德国几乎没有获得任何像样的海外利益。

至于“大海军可以为德国提供保护海外利益的工具以及通往世界强国地位的直通车”,更是不折不扣的神话:德国那点可怜的海外利益远不需要一支世界第二大舰队来保护,至于和强国地位匹配的工业实力以及经济增长,借助以铁路为代表的大陆经济模式也可以获得。在国际上,德国赖以确保生存的欧陆安全已经陷入僵局,在这种情况下另辟蹊径去追求一个虚幻的海外帝国,无异于舍本逐末。

当然,由于英国在非洲和远东问题上分别与法俄两国存有冲突,加上财政压力对皇家海军复兴计划的影响,1898-1902年的英国并不介意与德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这似乎为提尔皮茨的海军计划提供了外部保障。但德国人在三次结盟谈判中表现的“大国”架子十足,他们主观地认定英国与法俄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而德国挟实力为倚靠,正好争取伦敦更大的让步。结果,德方提出的结盟条件不仅要求英国在大陆上帮助德国对抗法俄,并且希望在殖民地上也分一杯羹,俨然要和英国平起平坐,这无异于变相胁迫——英国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缓解外部压力的临时盟友,德国人却指望一劳永逸地实现世界强国之梦,并且自信满满、毫不让步。于是,伦敦马上转向巴黎,1904年英法达成协约,整个柏林再度被“哥本哈根综合症”所笼罩,获得了强援的伦敦看上去又有先发制人的资本了。

德国的回应是向刚刚和日本开战的俄国伸出友谊之手,这一回,他们甚至打算把“哥本哈根综合症”也传染到彼得堡。德国驻俄海军武官冯•欣茨上校(Paul von Hintze,一战末期出任外交部国务秘书)一本正经地告诉俄国人,在他们的太平洋舰队已经被日本困住的情况下,英国随时都有机会把欧洲的俄国舰队也一举消灭,只有和德国结盟才是可取之道。但外交部国务秘书冯•里希特霍芬(Oswald von Richthofen)看出:“与俄国结盟对我们打赢一场海上战争价值基本为零……另一方面,它还会大大增加与英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危险。”果然,1904年10月北海误击事件之后,英国开始怀疑德国是彼得堡的幕后推手,威廉二世及其幕僚再度被吓得魂不附体,担心会在圣诞节之前遭遇一场哥本哈根式偷袭。海军总参谋长比克瑟尔中将(Wilhelm Buechsel)请求陆军总参谋长施利芬伯爵抽出两个集团军去入侵丹麦,控制日德兰半岛并关闭斯卡格拉克海峡,以便把北海的舰艇转移到波罗的海,防止它们被费舍尔的突袭摧毁;但施利芬宣称陆军需要同时准备与法国作战,只能抽出6个师。结果到了1905年底,德国国内的对英恐慌甚至扩散到了大众中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某乡村委员会领袖致电海军部,宣称他预见到英国海军将不宣而战。

那么,英国人是不是真有把德国舰队“哥本哈根化”的打算呢?1905年2月,英国海军部文官委员阿瑟•李(Arthur Lee, 1st Viscount Lee of Fareham)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宣称:“皇家海军将在其对手从报纸上读到宣战声明之前就对其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费舍尔也的确有过对德国发动预防性战争的想法。但1905年初的德国海军仅仅拥有16艘前无畏舰,其中4艘还是舰龄超过十年的旧货,根本不可能对皇家海军造成值得一提的威胁,当然也不需要加以“哥本哈根化”。更重要的是,由于德国在1905年3月爆发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中表现拙劣,它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

德国之“被包围”

德国在摩洛哥并无生死攸关的利益,威廉二世选择在1905年发难,无非因为法国的头号盟友俄国正深陷远东,英国则不愿为法国的专属利益冒欧洲大战的风险。倘若德国抓住时机,压迫法国在摩洛哥让步并达成协议,新缔结的英法协约就可能出现裂痕,柏林甚至可能借法国之力推动德俄盟约的缔结,一如俾斯麦时代借德奥同盟吸引俄国入伙。

但威廉和霍尔斯泰因在紧要关头犯了低级错误——为了造成德国乃是欧洲外交仲裁者的印象,他们效仿1878年的柏林会议,企图组织一次国际大会来商讨摩洛哥问题。殊不知,俾斯麦在1878年之前已经通过一系列条约和保证把德国变成了列强的中间人,召开会议不过是形式;而1905年时的德国在欧洲只有奥匈这个不靠谱的盟友,唯一的胜算是利用法国的暂时孤立,压服其单独妥协。但威廉二世过于看重牵头国际会议的“面子”,加上日俄战争后德俄一度接近结盟(德皇企图利用俄国战败的机会将其“带回欧洲”,于1905年7月在比约克岛与沙皇会面,双方草签了盟约。当时德方希望法国也加入同盟,但俄国随后反而以法国不支持为由宣布搁置盟约),柏林对德法俄同盟的前景想入非非,白白放弃了良机。结果在1906年1月的阿尔赫西拉斯会议上,法国果然翻盘成功,德国折腾了一场一无所获。

阿尔赫西拉斯会议以后,“费舍尔要来了”(Fisher was coming.)的阴影继续此起彼伏。但相对于此前仅仅担忧英国偷袭的情况,现在的德国处境更加险恶:德俄同盟的幻象已成明日黄花,而伴随着俄国在东方的失败,彼得堡已经没有力量在全球范围内与伦敦展开角逐了,这意味着德国现在已是不列颠唯一和最后之敌。当英国干预大陆均势、组织对德制衡同盟的可能性经由1907年的英俄协约变为现实之后,德国处在了“被包围”(Einkreisung)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继续掩饰“风险舰队”已无必要:1906年,帝国议会通过第二次舰队法的第一个修正案,将1906-07财年开工的4艘战列舰改为按无畏舰设计建造,此即德国第一型无畏舰“拿骚”级;1908年3月通过的第二个修正案决定将1908-12财年(上半年)开工的无畏舰总数从7艘增加到12艘;到1912年5月,第三个修正案又规定到1919年为止,海军一线战列舰将增加到4个分队共41艘,其中无畏舰21艘。

1908年,英国第一次出现了针对德国的“海军恐慌”,这标志着德国越过了“危险区”,朝最终建成“风险舰队”的目标大步迈进。现在,公海舰队即将面对的已经不再是“第二个哥本哈根”,而是“北海上的特拉法尔加”了。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后发海上大国的强军梦与心理隐疾

喜欢 (14)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吓自己
    匿名2017-06-02 16: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