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以第二次费卢杰战役为蓝本推动现代城市作战研究

军事 sean 13805℃ 0评论

以第二次费卢杰战役为蓝本推动现代城市作战研究

当今世界城市化趋势加快,使得人口、财富和资源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大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加。整个一战、二战,交战双方大都将进攻矛头直指对方政治、军事、经济重镇,海湾战争、利比亚内乱、沙特轰炸也门、俄罗斯打击ISIS等地区冲突90%以上都涉及城市。美国防部由此推断城市是21世纪最可能成为战场的地区,城市的安危得失也将成为战争胜败的重要标志,并相继颁布了《联合城市战纲要》、《联合城市作战条令》和《陆军城市作战条令》,用以指导未来城市战场环境下的作战行动。城市作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信息产业和工业生产的基础,具有人口集中、智力发达,党政军群机关众多等特点,既是国家潜力的集中体,更是决定战局的核心战场,很可能某一城市的陷落便决定了战争的走向、进程和结局。因此,加强未来城市作战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作战空间

城市环境及其对作战的影响

城市环境与城市战场环境的构成要素

城市是由人造自然地形、相当数量和密度的人口以及大量基础设施相互融合构成的综合体。城市因其具备的自然条件、社会人文、经济发展、历史演化、电磁空域、军事力量等大量构成要素被誉为现代军事行动中最复杂的作战地形。战场环境则是对影响作战行动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统称。所以,城市战场环境有:家庭部落、商业政府、社会组织、宗教文化和教育媒体等结构,体现在核心枢纽区域、制造服务中心和货物集散地等各方面,城市环境愈复杂,对作战的影响也愈大。

城市根据布局可划分为中心型、卫星型、网络型、线性和扇形等几种类型城市。

城市环境对作战的影响

广义上讲,城市环境对作战的影响是指城市的社会性、关联性、变化性、凝聚力和持续力对作战的影响,在未来的实战中,还可细化成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内容。异于普通战场,城市作战在考虑极度复杂地形的同时,还要考虑无处不在的非战斗人员和广泛的基础设施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例如:混乱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会干扰部队军事行动,自来水厂、输水管道、供变电站、油库、水泵机站等遭到破坏则会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宣传横幅、灯箱电子屏、空飘气球、电力线和电话线等会限制直升机低空抵近飞行,仓库地下室、商场大厦和居民楼等公共设施还可充当潜在武器或者武器平台。消防警察、市政机构、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燃气电力和教育传媒等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排除道德准则和国际公约因素,假使攻方在作战中能够控制目标城市水源,则可使之充当杀人利器——引水淹城或操纵水源使敌脱水发热而亡,达成“攻击敌之所必救”战略目的,还可充当作战平台——实施生化袭击,传播病毒、扰乱军心。此外,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温差会改变武器的红外制导参数,楼群阵风效应会干扰机载武器的精确打击。

对城市攻击模式对比

城市作战的特点及难点

由于城市中人口、建筑密集,使得局部作战环境空间狭小复杂,充斥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平民,极大地削弱了高新武器效果,增大了误伤概率,故而处于弱势的城市防御方能坚守阵地,抵抗兵力占绝对优势的进攻部队。

城市作战的特点

进入21世纪,战争的主要目的已从过去争夺煤、石油等有形资源转变为对知识、信息等无形资源的争夺和控制,包括对敌对国领导层与民众精神意志、价值观的控制,实力悬殊的非对称作战、超视距的非接触作战、一击命中的精确作战和大规模的信息对攻战正逐渐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样式,作战行动常在战略级别展开。美军将城市作战分为三种:外科手术式城市作战、精确环境下城市作战和高强度环境下城市作战。

易守难攻:城市战场环境复杂、民族风情各异,使得部队作战受到诸多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战斗队形易被分割、通信指挥协调不畅、装备优势难于发挥、射击机动转移困难、人员伤亡居高不下等。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依托市区建筑物构成的环形防御支撑点,与入侵德军逐条街、逐栋楼、逐间屋的进行争夺,终于扭转颓势取得了战役的胜利。1994年12月,最先攻入格罗兹尼城中的俄第131独立旅、第81摩步团2天内即遭到毁灭性打击,损失坦克、步战车共计100逾辆,第81团仅生还10人。即便是装备先进的美军特种部队在摩加迪沙也遭遇滑铁卢,当地民兵利用高大建筑物、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地下工程设施广泛构筑坚固堡垒,大量设置地雷、铁丝网等障碍物,居高临下进行狙击观察,利用楼房、街区、暗堡组织交叉火力封锁。美军的传统优势在摩加迪沙受到诸多限制:直升机威力大打折扣,坦克、步战车等大型车辆也无法提供有效支援,反而因机动困难成为软肋。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以第二次费卢杰战役为蓝本推动现代城市作战研究

喜欢 (5)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