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士兵从普通部队招募并由专业军官和士官负责训练。他们声称并不了解“米兰”导弹过去的使用案例,但大多数人都知道,锁定坦克以外的任何目标是“可行的”。由于训练在室内展开,官兵们只能通过所在部队获取参考资料,对过去实战案例中出现的多种用途也基本停留在口述层面。例如,1999年入伍的士兵是仅有的提到法军在伊拉克使用该导弹的人,因为其所在部队的老兵讲述过相关战斗经历。老兵退伍后,该部队关于“米兰”导弹的实战经验逐渐淡化为“有可能这样做”。有名年轻射手称“听说过可以用它打击狙击手”,却并不知道该用途早在黎巴嫩战争时期就已出现。许多阿尔卑斯猎兵营士兵甚至认为,“米兰”导弹在其首次部署至阿富汗期间率先用于打击坦克以外的目标。
阿尔卑斯猎兵营的新兵训练遵循了“老兵传授、新兵实操、约定俗成”的固定模式。与该营相比,外籍军团的训练更为传统,仅由所在反坦克排的排长负责开展,他们只能学习“白纸黑字”,即必须遵守一整套标准和条令。
因此,训练不能仅仅专注于“米兰”导弹的传统任务,而不总结过去的实战经验。
外籍军团第2外籍步兵团也曾在阿富汗进行部署。据该团的一名老兵回忆,在一次进攻中,机关枪卡壳,他们只剩步枪可以使用。由于无法找出塔利班分子的隐蔽位置,无法脱离战场的他们随即呼叫直升机支援,而非向附近的“米兰”导弹小组寻求帮助。当问及原因时,他表示不知道有人会下令使用该导弹摧毁人员或塔利班分子,而即使能看到敌人,“你也不能用它打击塔利班,因为这是用来打击装甲车辆的”。他的回答反映出外籍军团在“米兰”导弹的使用训练中强调该武器只能用于反坦克。
大部分阿尔卑斯猎兵营士兵则坚持认为可以将其用于打击任何目标。由于兵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他们在使用导弹时具有高度的任务自由性,他们也被鼓励对各种任务情境展开预想,包括非传统想定。不仅如此,猎兵们还坚信“米兰”导弹在山麓地形中同样能够发挥作战效能,各级指挥官应该了解该弹在过往的使用经验,同时信任部属的判断和能力。
尽管如此,当战机来临时,仍需较长时间获得发射许可,且决策责任需由反坦克排的排长承担。排长本人需要熟悉该导弹的技战术特性,关注其潜在用途,并组织实战化射击训练,以便此后能在合适的时机加以利用。
训练被压缩
几年前,“米兰”导弹的训练时间从7周缩短至4周。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心,这将有可能导致某些技能的损失。一位反坦克排排长称:“此前(射手需要获取)的一级基础技术资质,如今也不再要求了。现在,成为‘米兰’导弹的射手仅需一些适应性训练。”而有武器专家表示,现在的训练时间仅为4周,能否完成训练尚属未知。另一位专家认为,由于法军在阿富汗战场并未遭遇敌军装甲部队,导致“米兰”导弹的教程百分之九十都被删改,大量操作要领正被迅速遗忘。
“标枪”导弹的训练时间也很短:15名阿尔卑斯猎兵仅仅接受了2周左右的训练,其中一人评论道:“我感觉我们并没有完全了解该系统,甚至根本没有时间了解。训练的目的仅仅是不让我们对它一无所知。”由于猎兵们具备“米兰”导弹的操作经验,因此对此类武器系统的一些战术特性已经比较熟悉,这或许是训练时间被压缩的原因。
与阿尔卑斯猎兵营相比,装备“沙蛇”反坦克导弹的第152步兵团士兵也只接受了10天的训练。但“沙蛇”的射程仅为600米,是基于城市作战环境开发的近程导弹;“米兰”则更适用于城市边缘地带或野外环境,射程也高达2000米以上。因此,如果在较短的训练时间内未能对参训者的实战经验和武器的战术特性进行综合考量,就可能导致战术的僵化和技术的滞后。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法国陆军“米兰”和“标枪”反坦克导弹应用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