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全球七大“油气咽喉”全扫描

军事 sean 7481℃ 0评论

1-110602110H9

十年前,笔者曾就全球七大油气运输咽喉进行过论述。十年后,情况有些变化,俄罗斯油气出口港口/管线被丹麦海峡代替,但过去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为此,笔者再次梳理了当今影响世界的七大油气运输咽喉。

海上石油运输咽喉研究是全球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全球石油运输量的近一半需要通过海上咽喉。所谓的海上石油咽喉,是指海上运输线路狭窄的通道,有些通道非常狭窄,只能容一艘船通过。

2013年全球石油产量近9100万桶/日,其中超过一半的产量需通过油轮在固定的海上路线运输。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马六甲海峡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世界上战略意义最重要的海上咽喉要道。

全球能源贸易是基于安全运输基础之上,一旦海上咽喉要道被封锁,哪怕是暂时的,也将导致能源成本短时大幅增长。此外,在海上咽喉要道附近,油轮极易遭受海盗偷袭、恐怖分子袭击、战争、政治动荡和航运事故等可能导致的灾难性石油泄漏的影响。马六甲海峡等七大海峡(详见图)在全球石油海上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经过海峡的油轮运输受到影响,即使在有备用路线的情况下,也将增加数千英里运距并因此影响油价。

1-0(3)

一、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曼和伊朗之间,连接波斯湾、阿曼湾和阿拉伯湾,是全球最重要的咽喉要道,2011年石油运输量达到1700万桶/日,比2009年的1570万桶/日和2010年的1590万桶/日略有上升。2011年海峡的石油运输量接近全球海上石油运输量的35%及全球石油运输量的20%,其中超过85%出口到日本、印度、韩国和中国等亚洲市场。卡塔尔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每年出口约3800万吨LNG,约为全球LNG市场的20%。此外,2010年科威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口190万吨LNG。

1-1(78)

霍尔木兹海峡最窄处21英里,最窄处适合船只通过的水域只有两英里宽。霍尔木兹海峡的水深和航道宽度使全球最大的油轮能顺利通过。

目前来看,霍尔木兹海峡几乎是中东国家原油出口的唯一通道。只有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部分现有管道通过增输方式能够将原油运出波斯湾,2012年初只有沙特和阿联酋有多余的管道运输能力绕开霍尔木兹海峡。

1-2(57)

伊拉克基尔库克一杰伊汉原油管线,将原油从伊拉克北部运至土耳其杰伊汉港口,2011年该管线的运输量为40万桶/日;沙特“东一西”管线长745英里,管线始于艾卜盖格经沙特到红海,该油管线系统包括两条管线,其中直径56英寸的管线当前的实际运输量为200万桶/日,直径48英寸的管线将在未来几年作为天然气管线投入运营;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原油管线,将原油从阿布扎比陆上油田的哈布桑运至阿曼湾的富查伊拉港口,管线已于2012年7月投入运营,第一批50万桶原油绕过霍尔木兹海峡通过该管线到达富查伊拉,并通过油轮运至巴基斯坦的巴基斯坦一阿拉伯炼油公司。

二、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连接印度洋、南中国海和太平洋,是中东和石油需求日益增长的亚洲市场之间最短的航线。通过马六甲海峡,石油可运输到当前两个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和印度。该海峡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咽喉要道,2011年石油运输量达到1520万桶/日,其中原油约占90%,其余为成品油。

海峡最窄处位于新加坡海峡的菲利普斯海峡,仅1.7英里宽,是马六甲海峡天然的瓶颈,该区域极易发生碰撞、搁浅和石油泄漏等事故,据国际海事局海盗报告中心报告,2005年7月以来,沿岸国家加强了巡逻力度,油轮遭袭数量有所下降,但偷盗、劫船仍是马六甲海峡过往油轮的持续威胁。

每年有超过6万艘船只经过马六甲海峡,一旦海峡被封锁,世界上近一半的船队将被迫更改航线,通过巴厘岛和龙目岛间的龙目岛海峡或者是爪畦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其他海峡。据测算,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成是中国船只,中国进口原油的80%左右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近年来不断有一些能源专家形容这条石油供应链“对中国来说是脆弱的和危险的”。

随着我国原油进口量的逐年上升,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畅通的石油海上运输线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焦点。为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中国已经有所行动,正在加快中缅油气管线建设,两条平行的油气管线从位于孟加拉湾的缅甸港口到云南省。2013年7月,中缅天然气管道正式开始向中国通气;截止2014年2月,原油管道总体进度已完成96.5%,该油管道将绕道马六甲海峡从中东进口原油。

三、苏伊士运河和萨米德管道

(一)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连接红海、苏伊士湾和地中海,2012年石油和LNG运输量分别占整个苏伊士运河运输量的24%和5%(按排水量计算)。受运河条件限制,巨型油轮和满载的超大型油轮无法通过,能通过运河的最高运载量的油轮是苏伊士型油轮。

1-3(45)

(二)萨米德输油管线

萨米德管线也称为苏伊士地中海管线,长200英里,从艾因苏赫纳穿过埃及经红海海岸到达位于地中海的西迪基里尔,管线原油运输量约为235万桶/日,该管线使得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油轮有了新的选择。

当油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时,萨米德管线是唯一可以将原油从红海运至地中海的通道。据美国运输部的分析,苏伊士运河和萨米德管线的关闭将使得从好望角驶往美国的沙特油轮航行路程增加近2700英里,既增加了运输成本也增加了航行时间。

1-4(36)

满载的超大型油轮在通过苏伊士运河时需要萨米德管道驳运,需要在艾因苏赫纳卸下部分原油,然后未满载的超大型油轮通过苏伊土运河并在西迪基里尔将管道油重新装船。

2011年埃及革命对苏伊士运河的石油运输没有明显影响,过去几年,苏伊士运河石油运输量呈增长态势,已经从全球经济危机造成的较低石油运输水平中复苏。2009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石油运输量降至184万桶/日,是最近几年的最低点,原因是始于2008年四季度世界石油需求市场的萧条以及欧佩克减产(主要来自波斯湾)。

2012年,经苏伊土运河双向运输的LNG为1.5Tcf,约占整个世界LNG交易市场的13%。南向流动的LNG主要来自阿尔及利亚和埃及,供给亚洲市场;北向流动的LNG大部分来自卡塔尔,供给欧洲市场。由于美国国内供给的增加、欧洲国家LNG的需求下降和全球LNG市场的激烈竞争,2012年美国从卡塔尔进口LNG比2011年骤降63%,导致通苏伊士运河的LNG运输量占全球LNG市场份额由2011年的18%降至2012年的13%。

四、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是位于非洲之角和中东之间的咽喉要道,也是连接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战略要道。海峡位于也门、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之间,经红海、亚丁湾以及阿拉伯海。大部分经苏伊士运河和萨米德管线,通过波斯湾的出口也都经过曼德海峡。

2011年通过海峡运往欧洲、美国和亚洲的石油近340万桶/日,比2008年的450万桶/日有所下降,比2009年的290万桶/日略有上升。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及经过海峡运往欧洲的石油量下降,使得通过该海峡的石油运输量下降近1/3。2011年通过曼德海峡北行的油轮数增加,其中有近200万桶/日原油,通过曼德海峡后取道苏伊土运河和萨米德管线。

曼德海峡最窄处仅18英里,使得油轮进出较困难,另外两条2英里宽的航道也使得进出的油轮数量受到限制。曼德海峡关闭将使得从波斯湾到苏伊土运河或萨米德管线的油轮只能绕道非洲南部,增加了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此外曼德海峡关闭意味着从苏丹及其他国家进入红海的石油无法由最短路径进入亚洲市场。这些石油将不得不从北方通过其他咽喉要道比如苏伊士运河和萨米德管道进入地中海。

随着2002年10月法国一艘油轮在也门海岸遭专家视点到恐怖分子袭击,该地区的安全成为外国公司进行商业活动关注的重点。近几年,该地区海盗数量上升,索马里海盗继续在亚丁湾的索马里北海岸以及包括曼德海峡在内的南部红海袭击商船。

五、土耳其海峡

由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组成的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博斯普鲁斯海峡连接黑海和马尔马拉海,长17英里;达达尼尔海峡连接马尔马拉海、爱琴海以及地中海,长40英里。两条海峡都位于土耳其,是里海地区石油运往欧洲西南部的战略通道。

2010年,通过土耳其海峡的石油近290万桶/日。通过黑海地区港口出口石油是俄罗斯和前苏联地区国家的主要选择。由于俄罗斯绕道波罗的海出口部分原油,导致通过土耳其海峡的石油运输量从2004峰值的340万桶/日降至2006年的260万桶/日。最近几年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的石油通过该海峡的出口数量上升。

土耳其海峡最窄处仅0.5英里宽,并且航道蜿蜒曲折,使得该海峡成为世界上最难航行的水域之一。每年有5万艘船只,其中包括5500艘油轮通过该海峡,该海峡也是世界上最忙碌的咽喉要道之一。

土耳其持续关注该海峡的航行安全和环境威胁,尽管土耳其声称就安全和环境目的有权征税,在和平时期商船仍可免费通过土耳其海峡。复杂的航况和繁忙的交通给油轮在土耳其海峡运输带来问题,当前仍没有绕道土耳其海峡出口石油至黑海和里海的替代路线。

六、巴拿马运河

(一)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是连接太平洋、加勒比海以及大西洋的重要通道。运河50英里长,最窄处位于大陆分水岭的库莱布拉水道,仅110英尺宽,每年有1.4万艘船只穿过运河,其中超过60%(按吨位计)是美国通过巴拿马运河的东海岸一西海岸贸易。

巴拿马运河一旦关闭将使得航行路程增加8000英里,航行时间和航行成本也将大幅上升,船只只能绕道南美底部经由麦哲伦海峡、好望角和德雷克海峡。

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的统计,2011年,通过运河的运输量为75.5万桶/日,其中63.7万桶/日是成品油,其余为原油,其中80%的石油是从北向南运输。

受巴拿马运河的条件限制,很多大型油轮无法通过运河。巨型油轮是该运河最大通行能力的近5倍。能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最大类型油轮是巴拿马级油轮。

(二)横跨巴拿马管线

横跨巴拿马管线位于巴拿马运河区域外,接近哥斯达黎加边界。管线建于1982年,始于太平洋海岸的阿祖尔港到加勒比海附近的博卡斯·德尔托罗省的大奇里基峰港,最初目的是为了将阿拉斯加北坡的原油运到加勒比海和美国海湾沿岸的炼油厂。

然而在1996年,阿拉斯加原油选择另一条路线使得横跨巴拿马管线关闭。从1996年开始不断有重新利用该管线的提议提出,2009年8月,运营该管线的公司决定将管道逆向运输以将石油从加勒比海运至太平洋,该管线现在运行能力接近60万桶/日。

2012年7月BP和巴拿马石油管线公司联合签署了一份7年的运输和存储协议,允许BP使用该公司位于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海岸的油库,同时运用该管线将原油运至美国西海岸炼厂。相比于绕道好望角到达美国西海岸,该方案既降低了运输时间也降低了运输成本。

七、丹麦海峡

丹麦海峡是格陵兰岛与冰岛之间的海峡,部分延伸至北极圈,是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北通北冰洋,南连北大西洋,长约300英里,最窄处180英里。

2010年,通过海峡石油约300万桶/日,其中大多数是由东向西。2012年2月下旬,波罗的海管道系统投入使用后,俄罗斯将其原油出口港口更多转向波罗的海,尤其是比较新的普利莫尔斯克港,该港出口原油占经过该海峡运输原油的一半,该港的投入运营将进一步削减由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兰等地的原油出口。另有30万桶主要来自挪威的原油向东流向斯堪的纳维亚市场。

自东向西经过该海峡的石油大约1/3为成品油,主要来自波罗的海的塔林港、温斯特普里斯港和圣彼得堡港。

八、结束语

世界石油海上运输咽喉是世界石油贸易和石油安全的重要组成内容,2013年我国进口石油2.8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7%,其中绝大多数石油进口需通过海上石油咽喉,中国石油进口高度依赖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2013年,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近1.47亿吨,经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运至国内;从安哥拉进口原油4000万吨,经马六甲海峡运至国内。

受地缘政治影响,这些海上运输咽喉通道隐藏了较多的不稳定因素,也因此会影响我国石油进口安全。埃及内乱、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内战等中东问题对霍尔木兹海峡的运输安全影响极大,日、印等国加强对马六甲海峡的军事参与加上美国传统军事实力的存在,使得中国过于依赖马六甲海峡,在非常时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当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减少对海上石油运输咽喉的依赖,四大战略能源通道格局基本构建,年输送能力可超过8000万吨当量,可有效降低海上运输咽喉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在建立安全的石油通道基础上,还应加强对美洲、东南亚及中亚俄罗斯国家的石油投资及进口;加强南海石油开采以有效缓解对海上石油运输咽喉的过分依赖。

来源:石油观察 作者:陆如泉(中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战略发展部主任),罗永灿,赵林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全球七大“油气咽喉”全扫描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