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告诉你真实的印度阅兵:从未开挂 都是误解

军事 sean 12550℃ 0评论

4. 保留民族装束也继承自英国军事传统:英军招募单一锡克族士兵组成的步兵团,并允许锡克族士兵依据信仰包头蓄须

殖民时期,英国大量在印度招募士兵,印度一度成为英国军队最大的海外兵源地。

英国军队对印度籍士兵的运用颇具特色:因印度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语言不互通,英军通常会把同一民族的印度籍士兵编入同一团级单位服役。

英军对印度各民族的信仰和习惯非常尊重,允许各民族士兵在按照其宗教信仰或习惯保留特色装束。

印度独立以后,英军中绝大部分由印度籍士兵组成的部队直接划归印度军队。

独立的新印度显然没有理由比英国殖民政府更不尊重士兵信仰,对业已持续百年、形成传统的单一民族的团级单位均予以成建制保留,对建国后新成立的军事单位则多采取各民族混编的方式,并延续保留民族装束的英军传统。

以印度陆军的锡克步兵团为例,该步兵团由英军于1897年招募成立,士兵全部为印度籍锡克族。英军允许锡克族士兵依照其信仰包头、蓄须,并不要求其和其他英国军队保持一致。

两次世界大战中,锡克步兵团共有83,005人阵亡,109,045人受伤。

印度独立后,该军团被划归印度军队。印军保留了其锡克步兵团的番号,以及尊重锡克族士兵包头、蓄须的传统。虽然锡克步兵团士兵在阅兵中会身着鲜艳的礼服,但他们在作战中显然不会如此:他们会用迷彩头巾包头以防止暴露目标。

5. 印度共和国日游行分为阅兵和花车巡游,把两者混为一谈属于张冠李戴

和中国国庆一样,印度共和国日游行(parade)也分为阅兵(military parade)和群众花车巡游(civilian parade)两部分。前者以军事装备展示、军种方阵为主,后者以各邦、各行业的花车展示为主。

不少简体中文媒体将阅兵和花车巡游混为一谈,热衷于将花车巡游里花样繁多的吐火之类的杂耍也算进阅兵里,并由此对印度军队“开挂”冷嘲热讽一番,属于毫无常识张冠李戴。

文/周蔚 网易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告诉你真实的印度阅兵:从未开挂 都是误解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