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老是停留在情绪阶段
处理对日关系,最主要的还是需要理性,不能老是停留在情绪阶段,无论是民族主义式的还是义和团主义式的。中国必须清楚现阶段的最高战略目标仍然是可持续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对付日本是为了避免中国的现代化再一次被中断。既不能因为来自日本的威胁而被迫中断现代化,更不能因为自己非理性的对日政策而自我中断现代化。
中日关系在其本质上说是中、日、美三国的关系。很显然,在处理和日本的关系上,中国免不了要和美国打交道。但在这方面,中国尤其不能对美国因素做出错误的判断。中国本身对日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对日本方面的行为,中国除了口诛笔伐,并没有其他有效的办法。中国的一个判断是,日本那么强硬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在背后;如果没有美国,日本就不致于这样强硬。因此,中国的很多人把美国看得比日本还重要。中国要求美国不要站在日本这一边,除此之外,对美国也没有什么其他要求。不过,中国的这个判断只对了一半,要求美国不站在日本一边很难满足。尽管美日联盟的存在并不是说,美国必定要站在日本这一边,美国也可考虑持一个比较中立的立场。但有了美日同盟,美国有更大的概率站在日本这一边,而根本没有任何机会站在中国这一边。如果放到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利益来考量,那么美国必然也必须站在日本这一边。美日联盟是对美国霸权能力的检验。如果中日发生了冲突,美国无动于衷,那么,不仅在亚洲,而且在全世界,还会有谁会继续相信美国呢?
美国对日本可以有影响,但这种影响随着美国的相对衰落,变得有限。尽管日本理论上也一直在强调美日同盟的重要性,但也开始不那么相信美国了。日本民主党鸠山任首相的时候,就要追求和美国的平等地位,现在安倍在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只不过是安倍和鸠山所采用的方式完全相反,一个反华,一个亲华。亲华的鸠山让美国人找到了借口,而反华的安倍则不仅让美国找不到借口,反而要帮助日本。日本现在想借用美国的力量,成为正常国家,重返国际舞台。但同时,日本也并不是那么相信美国,而是想通过国家正常化来自我更生,保护自己。这也说明了,日本现在的发展趋势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对美国构成巨大的压力。日本国家正常化了,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么美国还能在日本甚至亚洲呆下去吗?
这些复杂因素的同时存在表明,中日之间可以逃避“必有一战”的逻辑。正如本栏早先所论及的,中日之间只要进行一场有限的“准冷战”就足够了,不需要美苏那样互相核武威胁的冷战,更不需要热战。中国的目标是遏制住日本,不让其再次中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准冷战或许能让双方冷静
一场准冷战或许可以使双方冷静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和日本的准冷战也会有助于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存在一个外在的“敌人”对中国军队并不是一件坏事情。所有强国必须具有“假想敌”。没有了敌人,甚至没有了“假想敌”,军队就会没有斗志,没有斗争精神,沉湎于奢侈生活,甚至出现大面积的腐败。这也就是中国军队的现状写照。近年来,人们一直在提“中国军队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胜仗?”这个问题,其背后就是对中国军队现状的担忧。没有“敌人”,就不会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不会有国家的强大。等中国军队真的强大了,能打胜仗了,日本或者任何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威胁也就自然消失了。
同样,日本需要有外来的压力来解决战争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正是因为在美国的庇护下,日本不仅没有清算战争账,而且其右派政治力量一直在操纵战争的历史,给日本民众造成战争是正义之战的印象。靖国神社问题就是这样。自明治维新以来,靖国神社主要是追悼战亡者,本来就不是政治问题。这个问题是日本政治右派操纵的结果,也就是1978年靖国神社将甲级战犯列入神社供奉才成为政治问题。日本国内多年来也一直在讨论“分祭”问题。其它的所有问题,例如慰安妇、教科书等问题,没有外在的压力,日本是不会去解决的。准冷战之下,这些问题更多地会变成日本的内部政治问题,而中日唯一要对付的就是有可能发生的钓鱼岛摩擦。这方面需要设立危机管控机制。无论是哪一方,只要来自对方的威胁足够大,就会有意愿去设立此类管控机制。冷战时代,美苏两国各方面的管控机制就是这样设立的。
准冷战状态下,中日双方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各自对对方的政策、战略和态度。冷战之后,中国有可能面临几种局面。第一,中国再次强大了,就像在唐朝那样或者今天的美国那样,那么日本有可能改变对中国的态度。靠向最强国是日本的历史经验,这在未来也未尝不可。第二,中国再次强大了,同时日本也变得强大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会有足够的能力阻止日本主动挑衅,被动地卷入战争,双方达到一个均衡水平。尽管中国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不过,这座“山”够大容得下两只虎。如同几千年历史所示,两国互相比较独立(如果不是孤立的话),来往较少。第三,或者等将来整个东亚发展到欧洲那样的程度,经济发展提出更大的整合要求,并且中日两国政府也愿意合作,这样就会出现类似欧洲那样的情况。
这样的准冷战对中国来说也非常重要。国际政治上,弱国没有发言权,“落后必然挨打”,这是千古不变之真理。中国没有野心去打别人,但必须有能力避免挨打。避免挨打,这在今天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避免挨打,中国还需努力,要在遏制“外患”的情况下,继续实现国内各方面制度的现代化。只有国内制度强大了,中国才会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届时今天所面临的各种国际问题也就有了更好、更有效的解决方式。
文/郑永年 联合早报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中日准冷战状态对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