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俄罗斯在世界能源体系中的结构性权力变迁与中俄能源合作进展

经济 sean 10758℃ 0评论

二 俄罗斯在能源管道政治中的结构性权力

当石油和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时,油气管道政治便随之产生。在油气市场的垂直供应链条下,生产国、过境国与消费国为实现自身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展开博弈。欧洲、中亚—里海和亚洲是俄罗斯油气管道布局的三大地区。就市场角色而言,俄罗斯不仅是欧洲能源市场上的重要生产国,同时也是中亚—里海能源出口的关键过境国,以及向亚洲能源市场积极挺进的新兴出口国。这些在地区能源市场上的不同角色决定着俄罗斯在管道政治中结构性权力的多样性。

(一)俄罗斯在欧洲管道政治中的结构性权力

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与欧洲市场的地理分离。过境国的出现使得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双边博弈演变为生产国、消费国与过境国的三边博弈。就生产国与消费国二者博弈而言,俄罗斯与欧盟的能源利益目标存在根本性冲突。前者作为生产国,竭力维持自己在欧洲市场的垄断地位,而后者作为消费方则寻求能源供给多元化。为了加强对消费国的结构性权力,俄罗斯利用能源领域的国有化来提升国有大型能源集团在世界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同时,通过引发消费国或地区对能源供给的竞争来增强自身地缘政治影响力。

在生产国与过境国博弈方面,乌克兰竭力将油气过境作为能源权力,与俄罗斯争夺“管道租金”,而后者则通过过境国和管线多元化减弱对前者的过境依赖,同时采取经由海洋而非邻国的输送方式,提升自身在管道运输中的议价能力。在石油管道方面,为了绕过经由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友谊管线”,俄罗斯扩大了向北欧市场直接出口的“波罗的海石油管线系统”。在天然气管道方面,俄罗斯已完成了“亚马尔—欧洲”管道项目,并积极实施“北溪”管道项目和“南溪”管道项目。

“页岩气革命”和“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在欧洲市场上的传统能源权力造成了巨大冲击。非常规油气的发展为寻求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的欧洲带来更多选择。美国原油出口解禁后首批低硫轻质页岩原油于2016年1月被运往欧洲,而来自北美、中东和北非的液化气也将逐步替代俄罗斯管道气。因此,欧洲将在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的情况下相对降低对俄罗斯的进口依赖。毋庸置疑,随着欧洲能源市场上的主导方从卖方转向买方,俄欧博弈能力将出现此消彼长。同时,由于“乌克兰危机”后乌克兰正式与欧盟签订《乌欧联系国协定》,欧盟与乌克兰之间产生了更紧密的政治经济联系。这意味着欧盟在对俄能源关系上将获得更大的议价权力,而俄罗斯的传统能源武器效力必将因之减弱。

(二)中亚—里海管道政治多元博弈下俄罗斯的结构性权力

中亚—里海丰富的油气储备和独特的地理特点决定了争夺管道运输权成为重塑该地区地缘政治的战略工具。中亚和里海一直被俄罗斯视为向欧洲出口能源的重要来源地。长期以来,俄罗斯竭力阻止该地区能源出口通道多元化,通过垄断油气过境影响该地区国家的政治定位,维护自己的传统地缘政治影响力。在石油管道方面,俄罗斯已通过西向的“里海管道财团”所属的“田吉兹—新罗西斯克管道”、北向的“阿特劳—萨马拉管道”以及东向的阿塔苏—阿拉山口管道控制了哈萨克斯坦石油的外运和销售。在天然气管道方面,俄罗斯延续使用苏联时期的“中亚—中央输气管道”及“布哈拉—乌拉尔输气管道”,并继续成为中亚天然气出口国的主要过境国。

为了打破俄罗斯对中亚—里海能源出口的过境垄断,美国和欧盟积极支持铺设绕开俄罗斯、直通欧洲的油气管道。由美国主导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道的开通,率先打破了俄罗斯垄断里海石油出口的局面。而与此平行的南高加索输气管道——“巴库—第比利斯—埃尔祖鲁姆”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则再次挑战了俄罗斯在里海输气格局中的传统霸权。与此同时,欧盟也竭力推进建设穿越里海的“纳布科天然气管道”、“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和“跨安纳托利亚管道”等项目。2013年6月,以英国石油公司为首的沙赫德尼兹财团选择“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作为沙赫德尼兹气田项目二期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运输管道。这实际上宣告了“纳布科天然气管道”的流产。但“跨安纳托利亚管道”项目和“跨亚得里亚海管道”项目仍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启动建设。

毋庸置疑,油气管道路线的选择对于中亚—里海管道政治的大国权力结构具有重要影响。而该地区管道出口的多元化进程无疑意味着俄罗斯的传统结构性权力将被逐渐侵蚀。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欧盟对中亚—里海管道路线的争夺愈发激烈。为了加速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进程,欧盟迫切需要打通“南部走廊”,而增加绕开乌克兰的油气供给则成为俄罗斯为推进管道建设而考虑的核心内容。同时,中亚—里海国家寻求东向能源出口市场的需求与中国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的目标相契合。随着“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相继投入运营,中亚—里海管道博弈的重心开始向东扩展。对俄罗斯而言,中国对中亚油气管道的介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对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主导性进口国地位构成挑战,同时也导致俄罗斯油气在中国市场面临更激烈的供给竞争;另一方面,中亚国家对中国的管道出口“锁定”了其对欧盟“南部走廊”的供给量,由此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俄罗斯捍卫中亚天然气西向出口的过境主导权及在欧洲市场的出口份额。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俄罗斯在世界能源体系中的结构性权力变迁与中俄能源合作进展

喜欢 (2)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