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观点
总的来说,印度的政治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显然是支持对印度角色的这一提法的。印度前国防部长AK安东尼先生2011年在对印度海军和国防部要员的讲话中,强调印度对其海上邻国的保证,称“对他们的安全和经济繁荣予以全力支持”,并表示,印度海军“被赋予印度洋地区诸岛国的净安全提供者的使命……绝大多数重要的国际海运航线都沿着我们的岛屿领海,这使得印度在这一地区能够成为强有力的稳定力量。”
更近些时候,在2013年,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博士说:“我们……致力于承担在印度洋地区维护稳定的责任。我们完全有条件……成为我们直接毗邻地区及更远区域的安全净提供者。”
这些重要阐述为分析印度被赋予“净安全提供者”的身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为更具客观性,这一研究需从三个方面来考查,分别审视印度履行这一角色所涉及印度总体战略的必须考量。这三个方面是:地理因素,实力及能力,以及文化特性。
地理因素:首要利益区域
显然,由于地理位置和半岛特性,印度最重要的国家利益与印度洋事务紧密相联,大体说是北印度洋,2015年的《印度海上安全战略》报告将这些地区划定为“海上利益的首要区域”。
在印度和美国几乎所有将印度称之为“净安全提供者”的表述中,“印度洋”是共指的,但“及更远区域”则从来没有专门确认过。完全可以这样说,这个表述应该指波斯湾或红海,因为(根据《印度海上安全战略》),它们属于印度的“海上利益首要区域”;而南中国海,则属于“海上利益第二区域”,尽管印度在这一区域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的重要性正不断增加(如此分类并不有损南中国海对印度利益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印度的马哈帕特拉(Mahapatra)教授并无不当地发问:“如果印度和美国尚无计划在印度洋进行类似的巡逻,有什么理由印度和美国要在南中国海进行巡逻?”
地理因素:地缘战略边疆
“地缘战略边疆”,作为一个与此既有联系、又独立存在的概念,与我们讨论的问题亦相关。在一国军事战略的筹谋中,“地缘战略边疆”指针对某一潜在敌国所需的“战略纵深”的地理边沿。正如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es)教授的新作《印度准备好,中国海军正在向西(向印度洋)挺进》,近来美国学者的类似分析对印度不无教益,而对此趋势,印度几乎在十年前就开始注意并予研究。但是,印度不可能需要把针对中国的战略纵深向东超出东南亚海峡。很显然,这些海上咽喉对中国海军构成重大战略挑战。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印度为何不与美国联合巡逻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