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盾”的未来走向
前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俄罗斯在军事上放弃了前苏联“进攻性“战略,改为积极防御性的 “积极防御,现实遏制”的军事战略,以维护俄罗斯国家安全,避免遭受大规模入侵。几次局部战争经验使俄军事当局认识到,空天进攻威胁已成为俄罗斯面临最大现实威胁之一。因此针对未来美军空袭武器发展趋势,决定在已有C300系统基础上,在三个层次上加速研发空天防御系统。第一个层次是据称已服役的C400反导防空系统:具有对付高度30km以下,速度4.8km/s以下包括飞机、战术导弹等各种来袭武器的能力。还具有对付战斗部分离后重返大气层的战略弹道导弹的能力。第二个层次是C500防天反导反卫系统:具有在30km以上,大气层内外反弹道导弹和低轨卫星的能力;据称计划在2015年服役。第三个层次则是是A-135M反导系统。
俄罗斯发展防空导弹武器装备有他一贯的和独特的指导思想[15]。首先,它研发的新一代或新型号武器,基本上是在旧型号基础上加以改进和组合,并配以部分新设备以成有机整体,使之较旧型号具有更大的作战空间,更多的作战对象,更高的效率。这样做有利于确保研发工艺的继承性,最大限度节省研发经费和最大限度加快研发进度。其次,它不像美国哪像追求单部设备多功能,而是研制多台设备,每台各责其责,联合成系统。如300中,它不像美国爱国者哪像,一台相控阵雷达负责跟踪,搜索、制导等多功能,而是相控阵雷达专负责制导、跟踪。而搜索任务另由一台三坐标雷达负责。他们宣称之所以这样做,理由是:1)、二台设备费用反而小一台。2)、每台设备可设计成最佳状态。这样做有利于争取时间,早出新型武器。不过有的专家认为还可能有第三个原因。就是要做到一台武器多功能,俄罗斯在技术上可能还不大过关。
俄罗斯在最近几次莫斯科航展上都展出C400防空导弹系统,并宣称它能抗住像“战斧“那样的导弹的密集袭击。这个系统能在远、中、近各个距离和高、中、低各个高度,全空域地拦击敌方各种空袭武器,包括导弹和飞机,以及战斗部分离后又重返大气层的战略和战术导弹。根据公开资料[11][12],C400并非一个全新系统,它只是俄罗斯遵循上述设计原则,在C300基础上加以改进和组合,并配以部分新设备(主要为超视距雷达和新型导弹)以成有机整体;然后配置多台电子战设备等。所以实际上C400是一个庞大系统。它较C300最大的改进是大大加强了原有的自动化指挥系统。C400是以团为建制单位。团部有83M6E自动化指挥系统(原83M6改进型)进行统一信息复合和指挥所有火控系统。系统中包括54K6团指挥所,“埃利布鲁斯”大型计算机。团下有8个防空导弹营,构成以团为中心的阵地式或机动式防空火力集群。C400还可与空中预警机、战斗机建立ISO-Ⅰ、-Ⅱ、-Ⅲ统一信息复合指挥火控系统,以有效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和拦击空中目标的作战效率。因此这个系统集信息融合、通信、作战指挥、决策于一身,有统一的计算机通信网。实际上就是一个美国人所谓“C4ISR系统”。
C400系统中的多台设备,每台各负其责,多层次把关,各对付某一层次的威胁,并联合成系统。不过系统的主体设备仍是二部雷达和一种基本型导弹:即团部的相控阵搜索雷达64H6,和每个营一部照射制导雷达36H6(在30H6基础上改进,仍采用准连续波体制),以及48H6DM型导弹(在48H6基础上改进,射程200公里)。除此之外,系统组成还有:
1)为了探测远距离目标,对付敌方远程袭击,系统配有新型超视距雷达(型号不详),探测距离可达500km。同时配有40H6远程导弹,其发动机采用二次点火技术,射程可达400km,是当今射程最远的防空导弹。它采用主动寻的式导引头,可以打击远程的敌方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
2)为了探测低空和超低空目标:系统配有76H6低空搜索雷达(在2001年莫斯科航展上,俄罗斯又宣称已用更新型的96л6来代替。后者除能低空搜索外,还有较好的中高空搜索能力)。
3)对付敌方侦查和干扰设备:系统中配有“铠甲远程电子支援系统”。它实际上是一部被动雷达,能在无需雷达照射情况下获取来袭目标的各项参数。
4)对付反辐射武器:系统中配有”记者”-E电子对抗装置。它可自动发现来袭的反辐射武器,并及时向地面搜索雷达发出短时间关机指令。与此同时,它还发出欺骗式干扰信号,诱使反辐射武器偏离目标轨道。
5)对付隐身目标;系统配有台55Zh6-1Nebo-U米波数字化相控阵雷达,以探测远程小目标(隐身目标);探测距离可达600km。这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的用于地空导弹系统的米波雷达。由于一般隐身材料要在1GHz以上才有隐身效果,因此国内外大多数雷达专家都认为,米波雷达也许是现今抗隐身目标的最佳手段,据称它可以探测到雷达反射面积(RCS)小于0.0065m2的隐身目标(如F-22)
6)为了更好在近距离(40-100km以内)进行中、低层反导,还可用9M96系列中近程导弹(包括9M96E,9M96E2)进行拦击。此外,系统内还可配置大量如“道儿”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通古斯卡”弹炮结合防空系统等等,在近程内(10-18km)进行末端补充拦击。
C400是否就代表未来信息化地空导弹技术发展走向,这个问题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和议论,虽贬褒不一,但褒似多于贬。如有人称它为当前最好的防空武器;有人认为其整体性能优于美国最新的的爱国者PAC-3。但也有人提出一些质疑。如它没采用PAC-3的ERINT技术,而仍采用定向破片式战斗部技术;拦击效果不及PAC-3。又如其制导雷达仍采用准连续波体制,不能像爱国者那样可用频率捷变技术来对抗电子干扰和反辐射导弹袭击。也有人对上述所谓“记者-E电子对抗装置功能感到怀疑,认为美国新一代的反辐射导弹HARM和AGM-88E早已具有反雷达关机和反欺骗诱饵的能力。根据美国的反辐射武器在历次战争中屡屡得手的事实,对C400能否抗住反辐射武器持怀疑态度。此外,我国学者孙亚力著文指出一个重要见解[13],他认为当前已服役的C400可能是一种过渡型号,尚不具备如发射40H6导弹等性能。更确切地说只是c300пму-2的改进型。而在今年8月第10届莫斯科航展上,俄方除大力宣扬T-50战机外,对C-400就没见有任何新的信息。因此其真正的发展情况和动向尚需我们密切注意和观察。
大体说来,C400的突出亮点是作用距离为爱国者的一倍,是当今射程最远的防空导弹。它没采用ERINT技术,;拦击效果恐不及PAC-3。再则一些人认为俄罗斯的自动化指挥系统信息化程度不高,只能说是美国C4ISR技术初级水平。至少它没有如没有数字化的全维战场空间图像以及全球数据库和信息处理中心。笔者认为大体说来二者水平相当,各有优缺点。但如上面提到的孙亚力同志所谈的情况属实,则起码在现阶段,俄罗斯的盾较美国的矛要差一个档次。不过任何武器系统的实战表现不仅取决于技术指标和性能,还涉及实际作战环境及条件,以及至关重要的人的因素,因此二者最后谁是赢家?当然还有待实战考验。但俄罗斯武器系统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可能成为未来战争中一个软肋。
文/郭衍莹 原载于《世界军事》2012年1期
参考资料
[1] 孙亚力,李宝玉.危机笼罩防空导弹系统[N].中国国防报2011年5月3日,p.08
[2] 白剑林,黄磊.地面防空武器面临的威胁及信息化发展趋势[J],航天电子对抗,2011.1:20
[3] 刁鸣.雷达对抗技术[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4] 杨磊.“战斧”:消耗库存之战[N].中国航天报2011.4.21
[5] 秦忠宇,翁祖荫. 防空导弹制导雷达跟综系统与显示控制[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5.p40
[6] Donahue T H.Digital Compensation for transmitter Instability [R].USP 4040055
[7] Barton D K,The 1993 Moscow Air Show [J], Microwave J.,May 1994:p.24ff.
[8] Corey L E,A Survey of Russian Low Cost Phased-Array Technology[J],1996 IEEE International Symp. on Phased-Array Systems and Technology, October 1996:15-18, )
[9] Skolnik. M .I., Introdnction to Radar Systems[M],, Third Edition,New York: McGraw-Hill, 2001
[10] 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 The Maturing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正在孕育中的军事革命)[R].2011.6
[11] 周颖,王琼,王伟.C400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性能分析与比较[J],航天电子对抗,2008.1:1-3
[12] 石海.s-400防空导弹系统雷达与三坐标“对手-GE”雷达[J].雷达与探测技术动态,2009,6:115-120
[13] 孙亚力。 C-500地空导弹系统发展简析[J].地面防空武器.2009.12,p.3
[14] 郭衍莹.俄罗斯研发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指导准则和设计思想[M].国防科技,2011年3期,p.1-7
[15] 姬国良.数字补偿相干雷达原理[R].电子对抗参考资料(专题)-12。总参54研究所]
[16] 乔健.美军PAC-3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反导弹研究[J].地面防空武器.2006.9,p.14
[17] 许建国.伊拉克战争对我地面防空武器装备发展启示[J].地面防空武器.2003.3,p.2
[18] 姚红星、温柏华.美军网络战研究[M].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
[19] 简氏防务周报.2011、2012年有关各期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S-400防空导弹能否对抗美国的大规模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