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阎学通:中美两极格局正式开启 不可能没有战争

军事 rock 16807℃ 0评论

6. 如何让周边国家的人民,对中国有美好的愿景和期待?

我觉得周边国家的老百姓,更多的指望的是它们本国的政府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而不是指望中国政府为他们做些什么。这就好比,中国人主要是希望中国政府为自己做什么,而不会指望美国政府、日本政府为我们自己做什么。即使我们给他们天天送钱,但如果他们本国政府无能,他们老百姓也无法从中受惠。外国百姓应该不会抱怨中国政府没有让他们获得什么。这就好像,中国老百姓不会抱怨美国政府无法让我们获得什么。

7. 我们中国从自己的角度制定的政策,能否赢得东南亚国家的尊重,能否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

我的理解是,中国能不能让东南亚国家觉得自己可靠,并不取决于中国能为他们提供多少经济帮助,取决于中国能为这些国家提供多少安全保障。当我们明确告诉他们,我们无法保障它们的安全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让它们信任中国、依赖中国。要想与周边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就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但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重点都是经济合作,而安全合作比较少。

8. 中国有很多国内问题,我们能否真正成为超级大国?

的确,我们面临着很多国内问题,如贫富分化、造假严重、环境污染,但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样的国家是超级大国?如何定义?60分的同学算优秀,还是99分的算优秀?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标准,确定什么叫做超级大国。多数人认为,只有美国一个国家算超级大国,这是不准确的。多数同学,特别是90后,只经历过美国独霸的时代。今天,中国是不是超级大国,是取决于除了中国以外,是否还有一个国家能够追上美国,能否比美国更强大?如果你找不到这样的国家,而且你发现别的国家与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就会知道,中国是除了美国以外的第二个超级大国。只有中国正在追上美国,而其他国家又同时拉大了与中美两国的差距。并不是说,只要不如美国,就不是超级大国。这样想100%是错的。因为你无法解释,冷战时期100%不如美国的苏联也成为了超级大国。

9. “一带一路”对欧美有什么影响?这是否会挤压美国的海上霸权?

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远的事情,从中国到欧洲距离很远。这也是为什么欧洲人对这件事不上心的原因。崛起就是实力、影响力同时向外扩张的过程,如果它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它就不是一个崛起大国。这也是为什么我刚才讲印度、俄罗斯、巴西不是崛起大国的原因。也就是说,中国崛起过程中一定会对美国进行挤压,因此美国才有了“亚太再平衡”的战略,平衡的就是中国,即维持美国的优势。

10. 东南亚的中小国家如何看待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

东南亚的中小国家,它们既不希望中美两国打起来,也不希望中美两国完全合作。它们希望,中美之间矛盾不断,但不要打起来,不希望两家和好。我们并不是要让东南亚国家考虑我们有什么想法,而是要让它们认为,中国比美国更可靠。靠中国比靠美国得到的便宜多。当东南亚国家认为,从中国所获得的东西,要比从美国那里获得的多时,它们一定愿意与中国合作。当它们从中国获得的东西,要比从美国那里多时,你想让它们不与中国友好,都是做不到的。国家就是追求利益的。

11. 如何定位“国安委”?

“国安委”应该是一个国家安全协调机构。我们目前缺乏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国安委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12. 您如何预测2016年之后的大陆—台湾关系?

我认为,蔡英文的做法,与陈水扁不一样,她会吸取陈水扁的教训。因此,蔡英文上台后,它与大陆发生战争的风险,要小于陈水扁时期,大于马英九时期,处于两者之间。冲突肯定是有的,但战争可能性不大。一旦发生战争,美国一定会卷入,这取决于中国是否下决心要与美国打一仗。

13. 中美两极格局出现后,会否导致冷战重现?

很多人以为,两极格局与冷战是同一个概念。其实二者不同。冷战的结束是在1988年,当时里根到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互换了中导条约批准文本,并且1989年戈尔巴乔夫与老布什在马耳他会面时,双方宣布不再将对方看作敌人,并且宣布冷战结束,美国不再称苏联为“邪恶帝国”。冷战指的是,军事战争与代理人同时发生,但又不真正打起来的状态。今天的乌克兰问题,双方就是代理人战争。两极格局,指的是实力对比的概念。并不是说,两极格局一定会导致冷战,两极格局也可以是和平时期。冷战的发生,有其必要条件,我们要关心的是冷战的必要条件。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核武器,核武器使得两个核大国不敢进行战争,只敢进行代理人战争。第二个条件,冷战是建立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死敌性的对抗,是源于观念,而不是源于物质利益。今天叙利亚的教派冲突,就是源于宗教意识形态之间的仇恨。冷战是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基础上形成的。尽管现在中美之间有核武器,但双方不以意识形态冲突为主要矛盾,而是大国之间国家利益的矛盾,因此冷战重现的可能性不大。

14. 英国加入亚投行,是不是说明国际社会已经在中美两国选边站?

我同意这个说法。这次英国没有与美国商量,就宣布加入亚投行,使得美国很生气。我看到过一种观点,认为这是英国的经济结构决定的。英国的制造业已经几乎没有了,英国依靠的是金融,而今后英国就指望着中国政府能够在伦敦设立人民币结算中心。如果将来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那么英国就可以获得重要收益,可以有利于当地人的生活。据说,美国人曾经指责英国人没有与美国商量。但英国人这样回答,他们说自己对美国依然是忠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要犯明显的错误。这说明,国际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个二元的格局。冷战时期,是地缘政治上的两极格局;而在今天,则是事务领域里的两极格局,经济、安全两个领域是分开的。

谢谢大家!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阎学通教授4月24日晚作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国际形势变迁与中国外交变革”为题作讲座。此文为讲座实录。 来源:世界和平论坛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阎学通:中美两极格局正式开启 不可能没有战争

喜欢 (4)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