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解码蒙内铁路:当中国速度遭遇非洲民主

经济 sean 19963℃ 1评论

位于印度洋岸的蒙巴萨港,历史悠久、海景优美。据历史资料记载,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曾途经此地;而如今,但凡去过的中国游客,都对那里蓝天碧海和金色沙滩赞叹不已。

在港口泊位旁边,一大片红树林扎根海滩,长势繁茂,是热带地区陆地与海洋之间的特殊生态系。然而,按照蒙内铁路的设计,为了更便捷地将海运来的物资直接运上铁路,该片红树林所在区域需要被填海造田,铺上铁轨。

工程师季公奋指着围海造田的图纸,在介绍完未来的施工方案后,起身指向那片红树林,无奈地说,“从递交申请,到环保局反复开评审会这个过程就花了半年时间。”最后,在中方答应修建完铁路后将重新复植红树林,才通过环保局的审批。

不过据透露,蒙内铁路的中方施工人员其实尚不清楚如何复植红树林,但是“得先答应环保局再说,毕竟工期压在这里。”

对于不熟悉当地环保法规、甚至连英语沟通都成问题的中方员工来说,要经常和这样至关重要的政府部门打交道并不容易。为此,中国企业专门聘请了当地的环保咨询公司负责与环保局对接。

黑人小伙乔治(George Bagwasi)是非洲废品与环境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常驻察沃标段营地,负责这一标段的环评工作。他向记者展示了一份图文并茂、装订精美的报告,犹如一本研究生毕业论文。这份不久前刚刚完成的长达一百多页的英文环境评估报告,详细说明了察沃路段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在诸多中方员工眼中,“这套所谓的民主程序走得像模像样。”

三万黑人劳工怎么管?

工地现场,英语不好的中方管理人员只能用手比划着,对着手拿铁锹的黑人劳工喊“You, You, You; Go, Go, Go.”(“你,你,你;去,去,去。”)或者干脆将中、英文混合起来说:“You go to Dakeng.”(“你去大坑。”)“人家能听懂什么是大坑么?”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说法让描述这一场景的中方员工都替黑人朋友感到费解。

铁路沿线营地的黑人员工不在少数,仅在察沃标段的施工现场就有近百名。据中方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经雇佣了两千多名黑人员工。中方承诺建造蒙内铁路要征用三万肯尼亚当地劳工。想象一下,如果这三万名黑人劳工沿铁轨一字排开,将有一万米长。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在海外项目中使用当地劳工的最大规模。

但这很难说是中方企业的主动选择。中、肯双方在该铁路建设前后长达一年的时间内反复协商,最终确定聘用中、肯劳工比例为1:10。而根据中方估算,在建设高峰阶段,需要3000名中国工人,也就意味着需要雇佣三万肯方员工。

梳理当地媒体的报道不难发现,这源于当地促进就业的迫切要求。肯尼亚的人口总数超过4000万,人口结构年轻化,但失业率却高达40%。即使是在首都内罗毕,也不时可见一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躺在街边的草坪上晒太阳。《凤凰周刊》记者在当地采访时注意到,只要有华人聚集,就时不时有年轻黑人前来搭讪,打听找工作事宜。如该铁路项目招聘更多的当地劳工,则可为当地疏解就业压力。

尽管有知情人士透露,最终很可能只是聘用当地劳工三万“人次”,而非三万人,但如何管理如此众多的黑人劳工,对中方企业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沟通这项基本要素。但这对于中方管理人员来说,并不容易。肯尼亚的官方语言是斯瓦希里语和英语,在这里只要上过小学的人就懂英语,所以肯尼亚大部分当地人都懂英语,这为国际化交流降低了不少门槛。

这个门槛,对于中方企业的上层领导并不难,但是对很多在工程现场指挥管理的中方员工来说,还是不好跨越。尽管也有部分中方员工已经开始学习当地斯瓦希里语,但显然只是凤毛麟角。

在工地现场和营地,除黑人司机外,很少看见其他黑人员工与中方员工交流。而每当记者上前用英语采访营地黑人劳工时,他们便立刻从“沉默的大多数”瞬间展现出黑人的天性,变得活跃而侃侃而谈。

除了性格热情洋溢外,当地黑人的另一大特征是追求眼下的快乐。一个典型例子是,当地人不怎么有存钱的习惯,大多数情况下是拿到工资就消费。

面对这样迥异的价值观和消费习惯,中方雇主为了保证工作效率,只能实行按小时付费。当地《劳工法》对劳工的工作时间和权益有着翔实的要求,工作日超过8小时的部分,工资按1.5倍结算,节假日加班则为2-3倍工资。受到英国殖民历史影响,当地大部分劳工也有着很强的法律维权意识,像民工跳楼讨薪这样的新闻则极少出现。

就蒙内铁路目前的建设来说,语言障碍和工作效率所产生的管理问题,还是后话。“眼前最大的压力其实是解决就业与难以寻找到合格员工之间的矛盾。”蒙巴萨港口路段的施工营地中,负责劳工事宜的乔森(Jackson Kamau)坦言,“黑人劳工应聘最多的职位是司机,但是机械手、测量人员、工程师、普通工人这些岗位才是更加迫切需要的。几个月面试下来,很少有人符合标准。”

按照铁路沿线各个城镇的要求,每个路段都必须尽量使用该城镇的员工。从整体情况来看,由于肯尼亚在过去一百年中从未修过铁路,上述多个工种在当地并不存在;即使存在相对优秀的人才,也往往集中在首都内罗毕和蒙巴萨港口这两个最大的城市,而中间沿线多为不及中国三线城市发展水平的普通乡镇,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受教育程度底下,即使愿意花钱也招不到合适的人选。

为了让更多的当地人了解招聘信息,中方还专门在肯尼亚第二大媒体《标准报》上发了一整版招聘广告。尽管前来应聘者络绎不绝,但是结果仍不理想。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解码蒙内铁路:当中国速度遭遇非洲民主

喜欢 (2)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非洲亦有先进之处
    匿名2015-07-24 15: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