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是这场“竞速赛”中的第二梯队,尽管他们共有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却也不甘落后。
自2013年起,印度就连续两年成为美国军火最大的买家。俄罗斯对外军贸中,印度更是占据七成之多。以致俄罗斯《消息报》讽刺说,“印度军购世界第一,买来的军队现代化战斗力却不高。”
一些第三梯队国家也加入军备竞赛。2014年度,马来西亚国防开支占GDP比例高达1.46%,远超国际平均水平,自2000年至今,马来西亚国防开支翻了一番。“城市岛国”新加坡,作为东南亚最小的国家,却拥有该地区最强大的空军。2014年,该国已跻身世界排名前10位的武器进口国。
信任与道德危机
在舰船、飞机等海空力量以及核打击力量等项目之外,新一轮军备竞赛也在变革之中。
2014年8月初见端倪,美国和中国相继进行高速武器试验,莫斯科的讲话也表明有意加入这场竞赛。
这种滑翔式导弹系统与普通弹道导弹的发射方式大致相同,但轨道不呈现高空弧形,而是在运载工具发射后立即进入大气层,然后分离出滑翔飞行器。
滑翔式样导弹系统,曾是上世纪30年代的梦想。直到2011年,美国才成功试射高超音速武器(AHW),飞行距离3800公里。2014年8月,五角大楼再次试射AHW,飞行器从阿拉斯加升空,预计击中6000多公里外太平洋上的目标,试验只进行4秒钟,便被迫中断,可能是推进器出现问题。
先进的高超音速武器,这只是美国“常规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一部分。
“常规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的出现,会导致此前在限制和削减战略核武器领域达成的一切协议化为乌有,破坏战略平衡。”2013年12月,普京在国情咨文中的讲话,表明莫斯科也有意加入这场高超音速武器竞赛。不少资料显示,俄罗斯仍在试验高超音速机动弹头,尽管尚不清楚是核弹头还是非核弹头。
这种高技术武器的加入,让新一轮军备竞赛变得相当凶险。冲突中,即便使用非核滑翔导弹系统,也蕴含着升级为核战的风险。军事专家担心,多年来曲折的核裁军进程,以及几十轮谈判带来的核机制和信任,有被架空之虞。
自无人机在美军服役以来,已在全球导致4700人死亡,包括不少平民。五角大楼最近统计说,美军中已有数百名无人机操作员提交辞呈:当操作员手握操纵杆,指挥无人机向敌人射杀时,惨叫、流血、死亡的图景一帧一帧出现在屏幕上,这些操作人员感到“压力山大”。
不过,这并没有阻止各国追逐无人机的步伐。2009年以来,美国、以色列和俄罗斯都在积极发展和出售无人机。德国、中国、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等国则紧随其后。
2014年,是无人机发展的“井喷”之年。从事咨询服务的美国弗罗斯特-沙利文公司年中的一份报告说,全球范围内,以色列现在已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无人驾驶飞行系统出口国;技术上落后以色列15年,俄罗斯依旧在年底造出20吨的重型攻击无人机。
“隐形化、舰载化,以及自身更好的飞行、侦察和电子数据性能,是未来军用无人机的发展方向。”2014年11月珠海航展上,中航集团一名无人机设计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今后10年,全球对军用无人机的需求至少会增加三倍,年交易额有望达到百亿美元。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一场科技推动的新式军备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