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技术制胜:美国军事战略思维的“标识符”

军事 sean 7287℃ 0评论

DARPA

作为号称“世界警察”的国家,美国凭借一支强势的军队,一手拿着“胡萝卜”,一手握着“大棒”,在满世界晃来晃去,不时吼吼这个,吓吓那个。攻打巴拿马(1989年)和波斯湾(1991年),占领波斯尼亚(1992年)与海地(1994年),空袭科索沃(1999年)、阿富汗(2001年)及伊拉克(2003年),抓捕本·拉登、萨达姆及一切恐怖分子。慢慢地,在无孔不入的信息传媒铺天盖地、潜移默化的渲染下,有关美国、美军之强大形象深深地烙刻在了你我脑海。的确,美国的军事优势是美国维系全球领导地位的关键支柱之一,在情绪性地表达对所谓美国霸权不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揭开美军强大的黑箱。同时要明白,聚焦美军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如果没有历史深度,倘若不用“广角镜头”,则极易流于片面,走入“盲人摸象”的误区。

美国的军事优势,是在历史之涓涓流水中,历经磨难、不断校正,慢慢成长起来的。它强大,但却不是现代传媒渲染、建构起来的那般完美无暇、不可战胜,我们需要逐渐地走近它,看看真实的美军到底什么样;它霸道,但却不是我们单有困惑、愤懑、谴责就能使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需要理性地剖析它,为什么敢挥舞着“大棒”在全球晃来晃去。通晓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谈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才能谈所谓的“中美军事较量”,才能防患于未然,未雨而绸缪,真正从心底里、在现实中建立起我们牢固的“钢铁长城”,保一方平安,促世界和平。“技术制胜:美国军事战略思维的‘标识符’”一文,就是旨在走近美军、揭开美国强大的黑箱。

美国军事战略与高科技紧密相关,在战略手段实现上,美国军事战略思维强调“技术决胜”思想。从历史上看,美国军事战略思维大致经历了五次跃迁。第一次跃迁,自独立战争开始到南北战争结束。其重要发展是,在军事战略思维上逐渐将战略从与战术的纠缠中剥离出来,实现了军事战略概念的清晰界定。第二次跃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标志是制海权理论和制空权理论的诞生,这个理论在美国的问世,使美国的军事战略思维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第三次跃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这次跃迁中,制海权和制空权理论由分而合,联合协同作战的思想正式形成并付诸战争实践。第四次跃迁,是伴随着核武器的出现,威慑战略宣告诞生。从此,美国的军事战略思维,开始从集中于如何打败敌人转向如何慑止敌人。第五次跃迁,发生在冷战后,其标志是海湾战争中信息化战争思维方式的成型。

纵观美国军事战略思维演进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与高科技的密切相关性。美国十分重视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杰里迈亚上将曾把技术领先列为美国军事战略的九大内容之一,“称技术领先是美国武装力量的一个标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军事战略思维崇尚科技的特征,下面就这种美国军事战略思维之“技术决胜”思想的内涵、缘由及影响进行探讨。

一、“技术决胜”的所指

美国军事战略思维之“技术决胜”思想,就是将军事战略优势的获取寄托在技术领先的优势之上,认为军事技术发展能为军事战略实现提供新的思维空间,保持军事技术优势是实现军事战略的坚实后盾,抢占军事技术制高点可以避免军事战略陷入被动境地。这种思想既是“尚力”战略思维的派生,更是其具体表现。

(一)军事技术发展为军事战略实现提供新的思维空间。

在美国,新武器装备一经研制成功,就会立即被投放战场接受实战检验。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无一不是新军事技术的实验场。经战争检验过的先进武器装备,很快就会成为实现军事战略意图的新手段,同时为战略决策者提供新的战略思维空间。二战后,美国的军事战略先后经历了九次大调整,调整速度日趋加快。冷战期间美国的军事战略演变大体可以说是十年一变,而冷战后则为三、四年一变。透过不断翻新的军事战略,我们隐约窥见了藏匿于其后军事技术发展的身影。美国历史上的海权战略、空权战略、核威慑战略,仅从其战略名称,我们即可发现军事技术留下的烙印。二战后,核武器被当作可以达成战略目的有效武器,艾森豪威尔在美国对苏联拥有核优势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提“出大规模报复战略”。在侦察卫星能够提供可靠的军事部署情况,特别是弹道导弹命中精度大大提高的基础上,美国拥有了根据不同威胁采取“灵活反应”的物质基础,于是,肯尼迪政府又提出“了灵活反应”战略。随后“的营造、反应、准备”军事战略更是进一步彰显了军事技术的重要性。

(二)保持军事技术优势是实现军事战略的坚实后盾。

美国认为,军事战略=军事目标+战略方案+军事实力。军事技术作为军事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其先进程度往往直接主宰着军事战略的命运。军事技术优势历来是美国的主要优势之一,也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坚实后盾。为保持军事技术优势,美国防部1994年制定了七大重点军事技术发展项目,其中主要包括战斗机改进、应急装备、模拟器、航天技术及情报系统,核监视和海上系统等。1996年又提出了“武器装备现代化五年跃升计划”,提出自1997年开始逐步扭转武器装备研制费连续5年下降的趋势”。2003年又制定了未来十年的十大防务技术发展计划,其中包括非杀伤性武器、快速部署和机动性、全球计算机网、探测和跟踪系统等先进军事技术。

(三)抢占军事技术制高点以避免军事战略陷入被动境地。

历数如下军事战略范畴:制海权、制空权、空天部队、数字化作战、全谱战争。我们可以发现,军事战略与新军事技术关系密切,抢占军事技术制高点就是获取军事战略主动权的关键。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姆·佩里曾在《预防性防御战略》一书中说:“美国的军事战略靠的是它在技术上,特别是信息和航空航天技术上的领先地位。美国军方领导人看到了‘沙漠风暴’中的优势,十分高兴,决定要保持这种优势。因此,美国今天的军事战略呼吁要以技术上,特别是信息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保持我们在地区冲突中的战场优势,以对付由于预防性防御失败而可能出现的新威胁。”早在小布什政府《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美国又特别强调要创建21世纪的美国军队,通过抢占军事技术的制高点,增强部队的战斗力,预防未来军事战略陷入被动境地。

二、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偏好?

(一)科技对军事的影响日益增大。

《孙子兵法》在谈到决定战争胜败的影响因素时,没有论述武器对战争的影响,只是言“道、天、地、将、法”。这在冷兵器时代可以理解,但自二战以后,战争的科技含量愈来愈大,朝鲜战争初期,交战双方的主战飞机还都以螺旋桨式飞机为主,但其后不久,双方的主战飞机就升级为喷气式飞机。另外,美军还于1954年装备了第一架KC-135型空中加油机,首次将空中加油技术运用于实际作战之中。越南战争中,精确制导技术和直升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对战争面貌产生了深远影响。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装备的可垂直起降的海鹞式飞机创下了不败战绩,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美军入侵巴拿马的作战中,第一次动用了隐形飞机。而在海湾战争中、科索沃战争中,精确制导技术、夜视技术、相控阵雷达技术、空间技术及隐形技术等,更是渗透到了战争的每一个角落,对战争的进程及结局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几乎可以说,在信息化战争的今天,完全不谈先进的武器装备,战争获胜的希望十分渺茫。先进军事技术一经问世,很快就会被运用到军事领域,科技对军事的影响已日益明显。因此,当世界科技中心20世纪转移到美国后,其强大而持久的科技实力、明显而绝对的军事技术优势,无疑为美国“技术决胜”军事战略思维的形成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20世纪的军事对抗实践获胜的强化。

美国对先进武器的崇拜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是从战争中得到的体会。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开始特别重视军事科学技术研究,建立了种类繁多的武器研究所,各种军事机构,特别是海军完全相信现代技术在战争中的效力了。在陆军方面,步兵从欧洲归来,思考着机关枪和化学战对于陆军的意义。骑兵开始发展装甲战术,飞行员则重视空中武器的威力。海军认识到在20世纪他们的力量也将依托在高技术上面:在导航、火炮的改进、新型战船设计、潜水艇和鱼雷以及无线电通信的进步。

随后,在美苏激烈对峙的冷战中,美国的战略制定者寄希望于高技术武器,通过保持武器装备质量上的优势,最终战胜了苏联数量上的优势。这进一步诱致了美国的军事战略思维依靠高科技武器,逐渐形成“了技术决胜”的思想。美国前国防部长卡斯帕·温伯格(CsparW eniberger)的思维方式代表了美国许多军事战略决策者的思想,他说:“美国不断依靠它军事技术上的优势去抵消威胁其安全利益的数量上的更大力量。我们和我们的盟国从来不赞成建立一支与苏联集团在士兵对士兵、坦克对坦克、飞机对飞机数量相等的常规部队,相反,我们依靠更占优势的军事技术来弥补我们数量上的劣势。现代科技使我们的体系更有效并更具有生存能力。”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以高技术优势打败了伊拉克,损失很小。战后,美更侧重高技术装备的研制,并把它放在国防建设的首位。军事科研费用年均400多亿美元,大力发展光子学、高灵敏度雷达、无源探测器、信号图象处理、武器系统环境、数据收集、超高速射弹与推进、超导与高能量密度材料等“关键技术”;研制空间反导弹拦截系统,设立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MD)及军用卫星系统;开发军用遥感遥控技术、隐形技术和机器人,武器智能化等尖端技术。1999年3月爆发的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同样使用了大量尖端武器,如战斧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卫星导航炸弹、贫油弹、碳纤维炸弹及F-16、B-1、E-3、F-18、B-52、U-2等各种飞机作战。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技术制胜:美国军事战略思维的“标识符”

喜欢 (2)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