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东西方初遇:汉唐时代中国人眼中的希腊罗马

文化 alvin 51892℃ 0评论

典例二:商旅与希腊拜占庭民间传说的传播

我们知道,拜占庭帝国是罗马的东部领土。330年,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把首都从罗马迁到了君士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以后,就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帝国。罗马的东部领土原是希腊文化统治区,五、六世纪时,这个地区逐渐发展强大起来,希腊语也逐渐恢复,希腊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强,所以我们说它是一个希腊帝国。在七世纪阿拉伯人兴起之前,小亚、两河流域以西地区,以及埃及、北非部分地区,都在它的版图之内。在阿拉伯人兴起之前,它与东方、与中国,保持着很密切的关系。阿拉伯兴起以后首先占领了波斯,然后夺取了拜占庭帝国的东部领土,就把东西交流的主要渠道切断了。

这一条道路上的交流主要靠波斯人,中国人在甘英西使时已经了解这一点。《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其(大秦)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波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意思是说,大秦国王常常想与大汉通使,但安息人想用中国的丝绸与大秦人做买卖,所以设置障碍,加以阻挠,致使大秦人无法到达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波斯人彻底切断了贸易,只是由波斯人操控,获取中间利润。波斯人与罗马帝国在幼发拉底河沿岸建有贸易口岸,进行丝绸贸易。在希腊罗马的材料也可以看到,丝绸对希腊罗马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抱怨,“我们的女人为了展现肉体的美,穿这种遮不住肉体的衣服,我们国库的金银都被弄走了”。五世纪末六世纪初,出生在埃及希腊人科斯马斯(Cosmas Indicopleustes)在锡兰游历时就注意到,希腊罗马世界的人为了获得利润,不愿万里前往中国(当时他称中国为秦尼斯达Tzinista)购买丝绸。另一方面,中国的史书当中也有关于丝绸的记载,首先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了很多丝绸送给西域各国。其次是匈奴向汉政府索取,每年必须给大量丝绸,否则就发动进攻,进行抢掠。匈奴人本身是活动在马背上、草丛里的民族,丝绸是不适合于在草丛里穿着的,丝绸非常怕挂,一挂就挂破了。所以匈奴人得了丝绸只有少量自己留用,大多数买往西方。另外,商队将大量丝绸运往西方。我们看到,在唐代的诗歌中,很多是描述骆驼商队驮着丝绸往西贩运的场景,比如,张籍很有名的诗篇《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至安西”。张籍是唐代人,但他所描写的驼队驮着丝绸奔走在丝绸之路上,在无垠的沙漠上留下一串串铃声的情形,不只是存在于他所处的时代,在以前和以后的许多世纪里都存在。

我们知道,商旅在贩运商货的路途中,生活非常枯燥,非常危险,途中也没有娱乐,那么用什么办法来帮自己消遣呢?讲故事。很多故事就这样通过这些奔走在东西商路上的商人,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同样,我们也可以说,由一个故事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事实当中,可以判断出两地间商业的存在,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下故事的传播。

首先,我们看一下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卷9转录陈霆《两山墨谈》里面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

拂菻国当日没之处,地有水银海,周围四、五十里,国人取之,近海十里许,挖坑井数十。乃使健夫骏马皆贴金箔,行近海边。日照金光晃耀,则水银滚沸如潮而来。其势若粘裹,其人即回马疾驰,水银随赶。若行缓,则人马俱扑灭也。人马速行,则水银势远力微。遇坑堑而滞留于中。

这个故事不难明白,就是说,拂菻国位于太阳落山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一个水银海,周围的人去取水银。怎么个取法呢?就是挖坑井,让非常强壮的小伙骑上好马,贴上金箔,行近海边,太阳照耀时,水银就跟着来了,好像粘在一块了,骑马的人赶快往回跑,水银往前赶,如果行得慢了的话,水银就会把人淹没了,人马行得快了以后,对水银吸引力小了,水银就留在坑堑里了,这样人就可以把水银收起来了。

我首先解释下“拂菻”这个名称。“拂菻”就是拜占庭帝国,在中国的史籍当中,尤其是隋唐时代的史籍,一般都是以“拂菻”来称述拜占庭帝国的。这个名称大概是从“罗马”这个词转化而来。这要涉及一点音韵学的知识。为什么是从“罗马”来呢?君士坦丁大帝把首都从罗马迁到君士坦丁之后,仍然称这个帝国为罗马帝国,这个帝国在与外族交往的时候还是称Rūm。Rūm这个词在往东方传播的时候,先是传到波斯语当中,波斯语R音是发不出来的,就像我们讲的“俄罗斯”,本来作Rus,它的开头的R音,蒙古人发不出这个颤舌音,那么在前面加一个元音,就成了“俄罗斯”。Rūm也是一样,在波斯语中它发不出来,“R”音发成 Hr,于是Rūm发成Hrūm;Hrūm传到中亚粟特语中,Hr音又发不出来,Hrūm转成 Frūm;其中的“rū”或者发成“Ri”,Frūm转成了Frim,到了汉语里就转作“拂菻”。这是大体的转化过程,说明中国典籍为何称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为“拂菻”。[当然,还有其他观点,但以这个说法较为合理,有说服力。

我们再回到这个故事上来。这个故事取自陈霆的记载。陈霆是明代的浙江人,弘治(1488- 1505)年间考取进士。除了《两山墨谈》之外,他还有《水南稿》、《山堂琐语》等著作。拜占庭帝国于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陈霆所在的时代已经不存在拂菻这个国家了。因此,他的记载显然不是取自同代人,很可能取自于唐代。我们知道明代的关于拂菻的史料,很多都是取自于唐代的一些笔记小说。

中国典籍中的这个故事,是否见于西方的记载呢?我们发现确有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发源地是在叙利亚。我把它译出来了,给大家看看:[7]

西方遥远处有一地产锡,其地有一泉,水银喷涌。当地人见水银喷出,达其极点,乃择一绝美少女,使之裸体于水银泉前,水银泉迷少女美色,乃趋前欲拥女;少女急走,彼时数少男执斧近少女,待水银趋近少女,乃挥斧击水银,水银流入坑堑而溜积自固。

比较东西方的两个版本,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故事框架基本上是一致的,一是水银;二是把水银引出来;三是挖坑,待水银流下去,把它逮住。根据相似的情节,我们可以断定,它们或者有渊源关系,或者两个故事同取自一个更早的相同版本。由于叙利亚位于丝绸之路的西端上,可以判定它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两个版本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拜占庭的文献当中,故事地点是在西方某地,而在中国文献中,故事地点就变成拂菻国了。这个变化,显然是把故事的发生地当做讲故事者的祖国了,换言之,叙利亚人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中国人认为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他们那里。第二,西方人记载中的水银泉变成了水银海。这个变化怎么理解呢?我们从中国一些典籍中看到,大凡关于拂菻的记载,都记载这个国家的海,拂菻国海多。所以这个故事也就与拂菻国的海联系起来了,夸大成一个水银海了。第三个不同是取水银的办法。在拜占庭的记载里,是“择一裸体的绝美少女”吸引它出来,这样说意味着水银也是好色的,把性意识也加在里面了。这是典型的希腊文化观念,在希腊神话里,甚至连众神之神宙斯都是好色的。但在中国人的记载中,就不一样了,大家看得很清楚,是使“健夫骏马”贴上金箔,把水银吸引出来。问题是,这个变化是讲故事的人到了中国讲述过程中改变的呢,还是中国士大夫在记载时做的改变呢?这就不太好判定了。可能是来华商人到了中国以后入乡随俗,知道中国文化反对好色,所以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述时,不便讲“少女裸体吸引水银”之类情节,于是作了改变。传播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是故事传播的通则。

我们再看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取自唐代张说的《梁四公记》,说的是梁武帝萧衍大同年间(535~545),四川名士万杰,与梁武帝的一些儒士在谈论四方珍奇,其中讲到:

西至西海,海中有岛,方二百里。岛上有大林,林皆宝树。中有万余家。其人皆巧,能造宝器,所谓拂林国也。岛西北有坑,盘拗深千余尺。以肉投之,鸟衔宝出。大者重五斤,彼云是色界天王之宝藏。

“拂林”即拂菻,乃一名异译。这个故事主要情节的后一部分,说的是拂林国的西北方,有一个深险的幽谷,里面有宝石,寻宝人为了得到宝石,把肉投到深谷中,肉沾住宝石,鹰将肉叼出时连宝石一并叼出。在现代人看来,这个故事是滑稽可笑的。是什么样宝呀?这些宝石难道铺满整个山谷吗?否则这个肉怎么那么巧扔到那个宝石上呢?这显然是一个传说,大家不必太当真了。

记载这个故事的张说,生于667年,死于730年,名道济,字说之,洛阳人,在唐睿宗到玄宗年间三度为相,封燕国公,诗、文都写得好。《梁四公记》是小说体裁,但记载的很多东西并不完全是向壁虚构。它关于拂菻的内容不见于《梁书》,可能是取自民间的笔记小说。

张说记载的这个故事,确实存在于拜占庭的文献中。故事的发源地是在塞浦路斯岛。塞浦路斯岛有一个地方叫康斯坦提亚(Constantia),此地有一个主教叫艾比法纽斯(Epiphanius),约生活于315~403年间。他在记载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大斯基泰沙漠中,有一高山环绕的幽谷,幽谷中烟雾弥漫,深不可测。寻宝之人为得到谷中宝石,杀羊剥皮,自山岩投诸谷中。宝石粘附在羊肉上。空中飞行的雄鹰闻到山羊味,潜翔于谷中,将羊肉衔出吃掉,宝石就留在雄鹰驻留处。寻宝者在雄鹰落地处寻得这个宝石。这些宝石色彩各异,均为价值连城之宝,并且具有特殊效能:投到烈火里,烈火自灭而宝石无损;还能帮助女人分娩,驱除妖魔。

这个故事的两个版本在情节上大致一样:一是深谷;二是投肉做诱饵;三是鸟将宝石衔出来。从时间顺序上,我们可以看出二者的联系。[9]不同的是故事发生地改变了:在拜占庭史料中,故事地点是“大斯基泰”,所谓“大斯基泰”,就是现在的中亚一带,中亚的沙漠地带;而到了中国以后,这个故事的地点就成了拂林(菻)国,就成了塞浦路斯岛。所以我们判定,这个变化可能是中国人在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把故事跟讲述者的祖国联系在一起了。对于拂林国的人来讲,中亚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自从亚历山大东侵以后,很多关于神秘传说都是跟中亚联系在一起的;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讲,这个拂林(菻)国就非常神秘,所以把这两个地方混在一起了。

这个故事是从什么地方传到中国呢?第一,中国典籍里讲到,“彼云是色界天王之宝藏”,大家知道“色界”是佛教用语,整个故事搀杂了佛教的内容,显然应是从印度经海路传来。另外,《梁四公记》本身记载的其它内容,也可以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看到,《梁四公记》在记载了这个故事之后,还记载了另一个故事:扶南——就是现在的柬埔寨——的大船到了南梁境内,带来了很大一块碧玻璃镜,在梁朝境内出售。这个镜宽“一尺五寸,重四十斤。内外皎洁,置五色物于其上,向明视之,不见其质”。接下来是商人的一段话。请大家注意,这个商人说:“此色界天王,有福乐事,天澍大雨,众宝如山,纳之山藏,取之难得。以大兽肉投之藏中。肉烂粘宝,一鸟衔出,即此宝也。” (《太平广记》卷81)前面的话我们就不去管它,应注意后边这部分:杀了“大兽”(即骆驼)后,把肉扔下去,肉烂了以后粘上宝石,鸟吃肉时把它衔出来。显然,扶南商人所说的故事与艾比法纽斯的故事,以及中国典籍的记载完全一致。

扶南商人的故事是由印度西部传过来的,印度西部通过波斯湾或红海与拜占庭帝国保持着联系。这个联系自希腊罗马时代就已开始。《魏略·西戎传》记载:中天竺 “其西与大秦交市海中,多大秦珍物”。《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时说:“(大秦)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这个海,主要是指印度西部的海。扶南等地方的人经常到印度西部去做买卖,所以很容易听到来自在拂菻国的故事。扶南商人听到这个故事以后,利用这个故事,故弄玄虚,把他的商品加以神秘化。他说这宝物宽一尺五寸,南朝的一尺五寸有多宽,我没有去详细折算,大概不小。中国的玻璃制造术,起源很早。中国玻璃的制造与罗马、埃及不太一样。埃及的制造术在5世纪传入中国北方。当时大月氏人,到平城去炫耀说能制造玻璃,然后采矿制造出玻璃来。可是这个技术在南方还没有学会,所以他糊弄南方人是可以的。实际上他的碧玻璃镜可能只是普通玻璃。[10]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商人怎样把一个神秘的传说附会在他的商品上,故弄玄虚,使这个东西变得非常贵重。这是古往今来商人惯用的伎俩。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东西方初遇:汉唐时代中国人眼中的希腊罗马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