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旧日本帝国败于何处?谋求封闭的欧亚大陆市场

军事 sean 54828℃ 1评论

“有限战争”失能:太平洋战争的日本战略

荷裔美籍地理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Nicholas J. Spykman)在1944年出版的《和平地理学》一书中曾经指出:作为一个事实上的巨型滨外岛,美国最担心的不是跨海全面入侵,而是在缺乏海外盟友的情况下独自对抗一个足以破坏欧亚大陆均势、对战略性原材料实施独占性控制的洲际强国。一个统一的海陆“边缘地带”国家可以使美国面临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包围,一旦出现这种威胁,美国别无选择,只有拼尽全力为生存而战。他所担忧的这种“被包围”情形,刚好是1942年春天日本面临的战略机遇——结束在东南亚的行动后,日本有足够的兵力和可能性向西朝印度洋挺近。集结在锡兰岛周边的英国东方舰队仅有2艘大型航母、1艘轻型航母和5艘旧式战列舰,兵力不及日军机动部队的半数,倘若日军同时在海陆两方面向西挺进,以控制印度洋腹地、抵达波斯湾为目标,盟军方面很难加以阻挡。事实上,当日本舰队在1942年3月底开始朝锡兰岛进军后,东方舰队一直回避交战,他们在两次小规模海空战中损失了2艘重巡洋舰和1艘轻型航母,随后就撤退到2000海里外的肯尼亚,此时日军的攻势开始了还不到两星期。

但日本海军的西进作战到此也就止步。由于缺乏陆军支援,他们甚至没有对锡兰岛进行占领。不妨设想一下,倘若大本营下决心以大部分海上兵力向西挺近,即使无法在陆地与德国会师,也有希望彻底切断盟军在西印度洋的交通运输线。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斯皮克曼后来设想的情况:在欧亚大陆枢纽地带,俄国和中国这两个丧失了海岸线的同盟国被轴心国军队完全封锁起来,外围的英美两个海上国家无法经由海陆对其输送物资和装备,也就无从开发中俄两国在领土纵深和人口规模方面的潜能。以美国的地理优势和工业潜力,轴心国很难将其彻底击败,但德日同盟迫使中俄两国停战媾和、说服英属印度退出战争、截断英联邦取自波斯湾的能源通道的可能性将会大增。在轴心国获胜的战后世界,美国将面临开国者们最恐惧的一种情况——由于自由政体在其他地区被消灭,因而其在美国也无法维持下去。

然而东京最终放弃了这种可能性。除去日德两国在战略层面缺乏配合、各自为战,西进战略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将彻底背离日本战略规划者奉之为圭臬的“有限战争”路线,把原定用于第二阶段防御作战(迎接美国舰队主力的反击,即使是“渐减邀击作战”,本质上仍是一种攻势防御,它在初期的进攻结束后将立即转入防守)的兵力扩散到印度洋,从而冒丢失第一阶段胜利果实的风险,与德国的协同作战还意味着日方可能丧失战略上的独立性,必须与德国这个陆上力量强大但缺乏足够海上控制力的盟国分享胜利,这是大本营所不能接受的。由于没有全面而完整地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方对“总体战”的概念知之甚少,他们所坚持的依然是一种独立而有限的总体战略,这在一场性质、规模和空间方面已经大大更新的世界战争中显然是不够用的,而美苏两个洲级大国恰恰最适于进行后一种类型的战争。

于是,军令部选择了进行“澳北遮断作战”,旨在切断美军和澳大利亚的联系,阻止盟国将澳大利亚发展为反攻太平洋的基地。这一作战在战略上完全有必要,但执行过程依旧过于谨慎:日方本可利用海上力量优势,弃新几内亚大部不取,直接攻占守备空虚的澳洲防御中心莫尔兹比港,但陆军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路线,海军也有异议,于是战机被白白浪费。当日军在1942年5月初慢吞吞地向莫尔兹比港进军时,盟军已做好准备,遂有了珊瑚海的遭遇战。

珊瑚海海战之后,山本决意提前进行决战,以进攻中途岛为契机,诱出美国太平洋舰队剩余兵力加以歼灭。但中途岛作战设计之复杂,此际日军兵力之分散,弊端已很显著:由于在准备中途岛作战的同时依旧朝莫尔兹比港挺近,并且在5月珊瑚海之战中未能获胜,日军白白浪费了机动部队1/3的兵力,无法将其用于中途岛决战。而中途岛之战的布局本身也拉的太开,日军不仅在远隔千里的阿留申群岛发起佯攻,而且主战场的机动部队(南云部队)也要同时执行空袭中途岛和迎战美方航母特混舰队两项任务,然而这是当时只剩下4艘主力航母的南云部队所无法妥善完成的。于是,在1942年6月4日一整天,南云既要攻击中途岛并应付美军陆基飞机的反击,又要时刻注意搜索并攻击状况不明的美军航母;除去美军实现的保密工作和密码破译成效,这种设计上的不完善要算日军战败的最重要原因。

在中途岛损失了4艘主力航母后,日方终于转入战前计划已久的相持阶段,或者说由攻转守,其开端便是所罗门-新几内亚战场的拉锯战,这一战场最终成为了揉碎日本帝国命脉的“血肉磨盘”。受“有限战争”思维的桎梏,日方在运输能力、燃料和兵力集结方面规模相当有限,这使得他们无法一次性投入占绝对优势的力量去改变战局,只能零敲碎打地把部队调往所罗门前线。战前“精兵战略”下养成的优秀海军航空兵及其装备在旷日持久的战事中被陆续消耗掉,而战略指导的陈腐与短视,对关键性技术因素的忽视以及用兵、用人上的种种失误日益暴露出来。以“决战主义”为目标建成的联合舰队拥有强大的火力和进攻机器,在正面作战中表现良好,却没有相应的后勤补给与保障措施,也不重视对敌方类似目标的打击。结果时间越长,美军补充和增长得越快,日军却始终处于不断萎缩之中。

1943年9月底,在所罗门-新几内亚战场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御前会议通过了大本营制定的《今后应采用之战争指导大纲》,决心中止东南太平洋方面持续进行的消耗战,抓紧时间建立“绝对国防圈”,求得战略缓冲;在此期间,力求迅速充实以航空兵力为中心的陆海军战力,对付美军反攻的高潮。在“绝对国防圈”范围内,日军既要保持内线打击敌人的自由,又要阻止敌军空袭防卫圈内重要的资源产地和交通线,至少维持一到两年时间。在两年后,当日军力量已经足以恢复到发动大规模攻击时,再相机选取地点,进行战略决战。问题在于,日本政府采纳“绝对国防圈”建议之时,美军的反攻已经开始了一年多,并且势头越来越猛,而“绝对国防圈”的建成和巩固至少还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以日本捉襟见肘的国力,要在如此之长的时间内维持这样一条防线,并拒绝与美军进行消耗性交战,无异于痴人说梦。美国人很快打上门来,依靠两栖力量方面的优势发动“跳岛作战”,同时在中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发动反攻。

在日本海军战前的决战设计中,美日舰队的终极对决应当在日方选定的战区进行,这也是日俄战争经验的遗产。但在美军双线全面进攻的情况下,日方不仅来不及完成预定的飞机增产和船舶征用,而且无法判断究竟哪个方向才是适宜的决战区域。到了1944年6月,美军兵发马里亚纳群岛,大本营突然发现:假如不立即投入现有的海空军兵力迎敌,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的美军仅凭陆基B-29轰炸机就可以摧毁日本本土。决战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

发生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阿号”航母决战(美方称菲律宾海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舰队会战。象征着日本海海战荣光和东乡元帅亡灵的Z字旗,在联合舰队的历史上还是第三次升起。不独如此,“阿号作战”还被视为日本海军30年来精炼的对美“渐减作战”之集大成,具有总决战的意义。经此一役,日本海军丧失3艘大型航母、600余架舰载机,两年来惨淡经营所积聚的反攻力量完全被摧毁。更具历史意义的是,马里亚纳海战的惨败雄辩地证明:即使是在作战计划完善、战术设计合理、握有先发制人优势的情况下,联合舰队残存的装备和人员力量也不足以赢得大规模海上决战的胜利了。对日本帝国和日本海军来说,丧钟真正敲响了!

1945年11月30日,根据第680号敕令,海军省编制被废止。第二天清早,在东京千代田区的霞关,海军省赤炼瓦大楼的门前,“海军省”的牌子被摘下,挂上了“第二复原省”的木牌。到1947年1月1日,当和平的新年曙光时隔15年后再度降临日本列岛上空时,在辽阔的太平洋上已经没有一艘日本军舰了。

文/刘怡 原载于《现代舰船》2013年第4期B版/第5期B版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旧日本帝国败于何处?谋求封闭的欧亚大陆市场

喜欢 (3)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猥琐发育别浪
    匿名2018-06-03 0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