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经济危机如何变成大萧条

经济 rock 12201℃ 2评论

那么胡佛总统都做了些什么呢?

01 通货膨胀

1930年,胡佛政府对美联储施加了影响,将贴现利率由6%大幅下降,最多下降到1%。鼓励降低利率促进消费成了时髦。

02 就业干预

1929年股市崩盘那个月,胡佛把企业界的重要领袖召到白宫,恳求他们不要削减工资,争辩说高工资是大萧条的一条出路,因为他们给了个人购买货物的手段。当时社会已经有两百万到三百万失业口,胡佛声称:解决就业问题应该靠提高工资。他声称,萧条的冲击应该体现在利润减少,而不是工资降低。在胡佛压力下,福特汽车公司逆大萧条之势,宣布提高工资,其他企业不得不效仿。

03 补贴农业

胡佛政府成立“联邦农业委员会”,试图改善萧条中的美国农场主境况。联农委贷款给农业合作组织,这样农场主就把他们的产品(特别是小麦和棉花)善而藏之,待价而沽。联邦农业委员会造成了一个奇特的景象:一方面是政府为了防止农产品价格下跌,不断地花钱收购;另一方面,农场主被要求削减产量,甚至通过铲除和限制棉田小麦的方式来控制,这造成了市场上更严重的匮乏。

04 超高关税

1930年,胡佛政府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两万多种商品的关税平均提高了59%。尽管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一致敦促胡佛否决《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胡佛充耳不闻,仍将法律付诸生效。《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确定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它的最严重后果是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关税报复。

05 公共项目支出

以工代赈不是罗斯福的首创,胡佛在任时就曾提高道路、桥梁和公共建筑支出,创造就业机会。在胡佛担任总统的四年时间里,联邦政府资助修建了3700多英里公路,国家公园面积增长40%,造林面积超过250万英亩。胡佛大坝动工修建,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以工代赈,提供就业。

柯立芝总统在任期内勤勤恳恳,节省度日,一直实行稳健的联邦预算。他临走前给胡佛留下了7亿美元的财政盈余,四年过后,胡佛把它变成了26亿美元的赤字。钱不够怎么办呢?除了搞通货膨胀,就是增加税收。1931年底,胡佛政府发布新的税收法案,所得税率急剧增加,对收入最高者征收的附加税从25%窜到63% 。

胡佛经常被认为是自由放任的总统,罗斯巴德通过整理材料,重读历史,告诉所有人: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主义者,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干预主义者。胡佛之所以给人错觉,是因为他的继任者罗斯福如此强硬,以至于胡佛的举措显得那么“温和”。

比如说提高工资,胡佛几乎是以“请求”方式对大公司进行劝说。救济方面,胡佛也是疑虑重重,不敢大张旗鼓地做。胡佛曾多次声明,自己的主张不是放任自由,而是国家有限度干预。当知识界普遍都在呼吁国家干预的时候,程度不尽如他们之意的胡佛总统,居然成了一位“自由放任主义者”,真是让人感到好笑。

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花了很多篇幅,“还原”胡佛总统的真相。一位经济学家,干起历史学家的工作,通过材料的搜集整理,说出很多人不知道的真相:胡佛总统和罗斯福,其实是同一类型的总统。罗斯福总统在任期内做的事情,绝大多数人都比较熟悉。罗斯福新政,概括起来是“三R”(复兴 Recovery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

这些内容见诸于史,不管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不会质疑这些政策发生的真实性。区别仅仅在于,应该如何解读。

重读罗斯福新政,我们可以拿它和胡佛政策相对比,验证我们前面的结论。此外,我们可以站在经济学和常识的角度看,罗斯福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到底是在拯救美国,还是将美国带入水深火热之中。

01 整顿银行业

这是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内容,目的是使民众对银行恢复信心。在罗斯福之前,胡佛就成立复兴银行公司,通过该公司将15亿美元借给(或者赠与)倒闭的银行。罗斯福一上台就要求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其复业。短短一周内,超过1万家银行被清出市场。

美国历史上,银行同所有行业一样,也是自由竞争,倒闭也很正常。危机来临,市场退出机制将不顾风险、过分贷款的银行清出局,是一种市场出清行为。它能最大程度抑止虚假银行业务和不良贷款的膨胀。审核银行资质,并为其提供担保,其实是在干扰市场出清机制。联邦政府掌握银行开业资格,则是美国自由银行历史的终结。

02 废除金本位,禁止人民拥有黄金

所谓金本位,就是政府发行货币时宣布每单位货币和黄金价值挂钩。金本位事实上约束了政府发钞的能力,法币仅仅是黄金的流通券。罗斯福上台后颁布法令,要求所有公民和商业机构向美联储交出黄金并接受纸币。美国人仅被允许持有不过100美元黄金,否则将处以罚款和监禁。

禁止人民拥有黄金,是一切通胀的前奏。因为法币一超发,人们就会转向黄金及其他货币,只有剥夺人民拥有黄金的权利,人民才会被迫接受法币和通胀。1948年,国民党政府就通过“金圆券”取代货币,强化战争物资。当时的“金圆券发行法”规定,禁止人民拥有黄金,限期兑换,违者没收。人民手持金圆券时,政府就大开印钞之闸,钞票像洪水一样漫灌。

当时很多美国人认为,政府强制收购黄金是对公民财产的公然侵犯。第五修正案明确规定“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人民的私有产业,如无合理赔偿,不得被征为公用。”在紧急状态下的新政面前,这些约束全都失效了。

03 就业干预

罗斯福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颁布最低工资法,要求企业不得削减工资,不得裁员。他们所依据的理由是:企业不能太过于贪婪,应该主张削减利润,而不是让工人承担损失。

工资提高,将使很多赚不到市场价格的低水平劳动者无法找到工作,那么失业率会必然升高;企业也因为工资提高使成本增加,生产也必然减少。如果人为提高工资可以创造繁荣,那么就应该要求企业提供每小时100美元的最低工资,那就可以消除世界的贫困了。这是疯子才能提出的设想。

04 干预农业市场

新政出台了《农业调整法》,这部法律是为解决“农产品生产过剩”的问题。国家以1910年农产品的比价为基准,确定农产品价格;此外国家向农民提供补贴,希望维持农产品高价格。政府一方面高价收购棉花和小麦,同时以“维持高价,防止通缩”的名义,要求其他农产品“休耕”。

经过指导,美国小麦和棉花长期过剩,多到甚至需要铲坏,大量农田转种这两种作物,很多粮食生产都在减少。到1935年,人们惊讶地发现,美国居然成了农产品进口国!很多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政府仓库里收储着过量棉花。

05 增加税收

前面我们讲到哈定、柯立芝时代的低税政策。胡佛做了些什么呢?加税!胡佛政府主要拿消费税开刀。当时美国80%消费税都是烟草税,胡佛将消费税扩大到包括汽车、电影票、收音机、留声机、长途电话、化妆品、照相机、股份转让等几乎所有日常消费品。

罗斯福上任继续“税收围剿”。1937年罗斯福政府颁布新《税收法》。此前企业赖以逃税避税的方法都被堵死了。到1941年,罗斯福谋求第三个任期时,他还向预算局建议超过10万美元收入的人征收99.5%的税收。预算局长感到莫名其妙,罗斯福说:为什么不呢?我们这些人没有谁能挣到每年10万美元。”

高税收能够带来繁荣?这不需要经济学常识也能反驳。税收是在剥夺资本,打击了生产者劳动积极性。用梅隆的话来说:财富留在私人企业手里,远比在政府那里有效率。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经济危机如何变成大萧条

喜欢 (1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2)个小伙伴在吐槽
  1. 财富留在私人企业手里,远比在政府那里有效率。梅隆说得对
    匿名2017-12-18 18:11 回复
  2. 想要人为拉平曲线肯定要延长时间,如果不玩儿崩的话
    匿名2017-12-23 23: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