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探访中核集团微堆低浓化改造

科技 rock 6256℃ 0评论

临界日期步步逼近,堆芯元件加工制造却遥遥无期。回想起那段如坐针毡、备受煎熬的日子,微堆室主任李义国至今依然感慨万千:“对于像我们这样搞科研的知识分子来说,去做商业谈判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通过这个项目,让我们实打实地学到了很多针对国际商业谈判的知识。”

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多方的帮助,低浓铀燃料的加工合同终于拿下来了。

从心在一起到勇挑大梁

“心在一起才叫团队”,一个优秀团队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当遇到困难时全体成员心往一处想,形成合力战胜困难。微堆室正是这样一个团队。该室现在共有13人,其中有9个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可以说充满朝气、干劲十足。

燃料加工制造好以后,开始进入安装调配阶段,大家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每一个岗位上都可以看到忙忙碌碌的身影。

为了保证项目进度,实验都是连续安排的,大家往往中午吃完盒饭就接着干活。有时为了实验需要,甚至早上吃完饭进入实验室一直干到下午三、四点钟,午饭根本没有时间吃。实验人员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高强度的工作让人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面对这些,实验人员毫无怨言,实验期间无人请假。

值班长是微堆零功率实验的核心人物,对整个实验进行全面把握,在出现状况时需做出正确判断,对整个装置的安全负责。零功率装置运行时,按规定每班次必须有一个值班长,值班长同一天不能值两个班次,而微堆室只有一个值班长,每天只能安排一个班次。每班次的实验要求不能间断,需始终保持高度注意集中,精神紧张,非常耗费精力。

物理员的职责是负责实验数据的监测和记录,同时还要完成堆芯的物理操作,在实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微堆零功率实验过程中,需要近距离用手在水中添加燃料元件。每一根燃料元件的直径仅有5mm,每两根的元件间隙也只有5.48mm,这些燃料元件要放置在实验用的“鸟笼架”内,“鸟笼架”是直径240mm、高270mm的狭小空间,元件呈同心圆排列,并且还需要放置在对应的栅位上,完成这项工作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另外,这项操作在实验中是反复进行的,需要按照实验数据随时做出调整,有时好不容易安装上了几根燃料元件,因为吻合度不好,又要重新拆下来进行修正,这样的过程持续时间长且频繁,几位实验人员每天都要像绣花一样谨慎细致地实行着操作。

在进行实验时,正值3月份,气温还很低,在实验容器内的去离子水的温度只有10摄氏度,手感冰凉,由于完成该操作的物理员的手要一直浸在水里,双手始终是通红的,再加上操作后的频繁洗手,手上裂开了一道道的口子……如此天天反复,一直坚持到实验结束,物理员们始终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没有丝毫懈怠。

由于受物理大厅条件的限制,实验堆坑尺寸狭小拥挤,实验布置和结构部件装配较为困难。而为了争取项目时间,前期调试又是在没有放置堆芯和结构部件的情况下进行的,后期装配能利用的空间更加有限。现场操作时,吊车使用不便,结构部件装配时不易对中,实验布置和部件装配人员需趴在筒体上,才能探身用手将其调整好……在困难面前,大家协调一致,共同完成了零功率实验装置的准备工作,为实验开展打好了基础。

谈起做实验的那段日子,李义国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说:“我很为我们微堆室这个团队感到自豪!大家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尤其是几位年轻的科技人员,他们有的是研究生刚毕业,参加工作仅仅两三年,我们就让他们负责设计、研发等重要任务,让他们挑大梁。这些年轻人虚心向前辈请教,下苦功夫学习,每个人都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经过微堆室全体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零功率实验终于按计划按要求顺利完成。实验的成功落实了核安全峰会的有关承诺,成为中美双方在核领域合作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要进展。

谈到微堆今后的发展前景,李义国充满自信地表示:“今年3月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已经核准了中国向加纳微型中子源反应堆供应低浓铀的协定,我们正在全力推进项目的进行。微堆高浓铀低浓化改造成功是中国为世界反核恐怖主义、加强国际核安保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我们会坚定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杨晓军)

本文刊登于《中国核工业报》 (2014-5-27)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探访中核集团微堆低浓化改造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