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边区农民是怎样被发动的?

军事 rock 10202℃ 1评论

长期以来,“农村包围城市”被认为是中共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但农民是怎样被发动起来的,历来众说纷纭,《边区的革命》厘清了许多流行的谬误。

国共产党与工人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至于成功,必须尽可能地、系统地鼓动并组织各地农民逐渐从事经济的和政治的争斗。”在中共“四大”《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中,对农民运动给予高度重视。长期以来,“农村包围城市”被认为是中共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学界有了不同看法。

首先,传统中国农村土地分配相对均衡,贫富差距有限,在许多地区,即使“打土豪”,农民受惠亦不多,那么,如何才能将他们发动起来?其次,农民阶级有所谓“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并非先进生产力代表,就算发动起来,对整体政局走向影响作用有多大?其三,早在1926年,国民党便提出“二五减租”(减租25%),1930年6月《土地法》草案中,规定地租额为收获总量的37.5%,实惠甚多,为何没赢得农民的支持?

11

『图为1925年1月22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和《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文件。』

一些学者认为,由于中共给了农民们选举权,充分调动了他们“千百年来被压抑的创造力”,才“创造了奇迹”。

而美国学者胡素珊在《中国的内战》中则认为:土改的最大作用,在于改变了传统乡村的社会结构,从而斩断了国民党与农村的联系,使其无法从中获得资源。胡在著作中罗列了大量史料与数据,但较少实证分析,易给人以“语焉不详”“大而化之”之感,而岳谦厚先生这本《边区的革命》恰好补足了这个遗憾,它以一种“新革命史”的视角和逻辑手法,通过对各种新史料的多重比对和缜密分析,使边区革命进程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形成一个大致可视的“全相”。

有实惠并非全部原因

1938年,梁漱溟在延安与毛泽东彻夜长谈,争执不休,双方最大分歧在于:梁认为中国农村贫富差距不明显,而毛认为中国农村阶级分化严重。

22
『1938年,梁漱溟和毛泽东在延安』

梁在山东邹平搞了7年“乡村建设”,而毛亦在湖南等地农村深入调查,但山东较富庶,土地分配相对平均;湖南则地处军阀战争前线,各方争相收税,土豪劣绅被重用,农民苦不堪言。

当时农村贫富差距究竟如何?因统计材料不完整,只能看个案。

据中南军政委员会土改委员会1950年编印的《土地改革重要文献与资料》,江西1949年前原白区地主、富农共占人口11.3%,占有土地44.6%;湖南1949年以前丘陵地区,地主、富农占人口9.2%,占有土地64.1%。

而据1873年统计资料,当时英国贵族拥有土地73.9%,而他们只占土地拥有者(并非农村全部人口)的1.4%,剩下98.6%人口,仅拥有26.1%的土地。

据山西省永济县吴村档案估算,土改前该村家户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为0.421,个人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为0.355;土改后家户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为0.272、个人地权分配基尼系数为0.228。

贫富差距客观存在,但是否达到激化的程度,还需推敲。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边区农民是怎样被发动的?

喜欢 (4)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流氓无产者
    匿名2015-09-02 1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