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场外配资
在配资公司爆发式增长的情况,券商的角色被弱化,配资公司及线上的配资平台充当了互联网券商的角色。
在“两融”业务推出之初,证监会为该项业务设置了“资金50万元、18个月开户时长”的上限。虽然此后经过多次调整,开户时长和资金门槛都有所降低,但仍将一大批投资者挡在门外。
除了如雨后春笋般增长的配资公司,此前诸多上市公司也暗地发展配资业务。“上市公司做股权质押,然后拿现金或者直接买一个分仓系统,股价下跌就配资。很多上市公司为什么停牌,就是因为它的股价暴跌之后影响市值,质押的就要补保证金。”前述寻钱网人士表示。
市场门槛低、参与主体众多以及操作标准不一,原本对场外配资态度暧昧的监管层,在场外配资集中爆发后首次出台实质性的措施,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可以预见的。
“高杠杆的风险很大,很容易被平仓,对投资人来说风险过大,股市被放大的比例太高了。”网贷之家行业研究员张叶霞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但她认为场外配资并不会就此消失。“证监会公告也说了8月会做一个评估认证工作,做好评估认证工作后符合它监管要求的平台还是会继续进行业务的,先是清理整顿,然后进行评估认证,到时候可能会发牌照。”张叶霞表示。
事实上,从有风声传出到证监会发布《意见》,不少配资公司和线上配资平台都已着手准备转型及业务创新。“从证监会上一次发文开始,我们就开始做主动劝退的工作,而且一直在调低杠杆比例,在这次停止配资之前,我们的杠杆比是1:2。目前这块业务占公司业务比重很大,对公司有非常大的影响,甚至需要引入新的业务来补充这一块。”线上配资平台米牛网CEO柳阳表示。该公司公关总监何晓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暂停配资业务之前,该公司已经着手研发新的投资产品。
上述658金融网高管在国金证券的电话会议上透露,该公司也在针对配资业务做一些创新。“今年前期我们就准备在下半年进行一个业务创新,但也非常意外这个风潮会来得如此之快。”该高管表示,“我们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通过沪港通进行绕道,这是一个设想。比如我们想考虑模仿私募的做法,这也是一个思路设想,需要一个产品开发推广的过程。”对于场外配资的未来,该高管则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形容。
文/汪喆 张晓娜 来源:时代周报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场外配资的狂欢:有人用20万赚了上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