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御赐琉球国王金匾——中山世土。中山即琉球三山分国时期的中山国,后又代指琉球国。
根据近来的研究,《旅行人心得》一书并非毫无踪迹可寻。而且,2013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中,收录有一册《条约官话》。该书成书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在我看来,其中的部分内容应即滥觞于早年的《旅行人心得》。
《条约官话》中有几段中国人与琉球人的对话:
问:我听见西洋的人说,你们琉球从服日本,是真的么?
答:不是这样,我们敝国地方褊小,物件不多,原来替那日本属岛度佳喇人结交通商,买办进贡物件,又是买得日用物件,那度佳喇的人在日本收买那些东西,卖给敝国,想必那西洋的人看得这个举动,就说琉球在那日本的所管。我们敝国原来天朝的藩国,世世荷蒙封王,此恩此德,讲不尽的,那有忘恩负义从服日本的道理?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英国强占香港岛,广州、上海、宁波、福州和厦门五处被迫开放通商。此后,西方列强与中国先后签订了多个条约,前来中国的外国船只骤增。与此同时,英、法、美等国战舰亦逡巡于东海各地,他们对琉球群岛的航道、气候、港口等方面的探测也在加速。随着信息交流的扩大,琉球国王府唯恐因此败露了日琉关系的真相,故而未雨绸缪——上揭这段话拟定的问者为中国人,他从西洋人那里听说琉球人臣服日本的事情。对此,琉球人解释说:根本没有这回事,自己对清王朝忠心耿耿,只是因为与日本的属岛度佳喇人结交、通商,而度佳喇人则是从日本那买来商品再转卖给琉球,以至于西洋人误以为琉球人臣服于日本。
关于《条约官话》,琉球大学赤岭守教授有专门的研究。他认为,同治五年(1866年)6月22日,清朝册封使赵新、于光甲等抵达琉球,同年11月10日返国,在琉球逗留的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八天。《条约官话》应是赶在册封使到来之前成书的,因此,与其说是学官话的课本,毋宁说是一部采用问答形式编集而成的指南书,意在对琉球通事下达隐瞒日琉真实关系的应对指令。他指出,上述对话中的“度佳喇岛”,是位于日本西南诸岛北边吐噶喇列岛的总称。1719年尚敬受封之时,萨摩藩惟恐清朝以琉球受控于萨摩藩为由,断绝中琉间的宗藩关系,于是利用位于西南诸岛北部的吐噶喇列岛,虚构了“宝岛”之名,并谎称所谓的萨琉关系即是琉球与日本属岛——宝岛(“度佳喇岛”)之间存在的边境贸易关系。
(三)
《条约官话》中的另一段对话:
问:听见说琉球遇着江府将军即位的时节差官来朝见他们,那球官妆扮狠好,带有牌板、吹鼓,也有仗仪的绘图,我看起来琉球从服日本,这也没有可疑,你们把这些事情实实说来!
答:我们敝国在明朝时候,不论日本,凡是外国都有结交买卖。大清以后替外国不通,只有进贡天朝,多蒙天恩准了,买来绸缎、药料等项,国家使用没有不足,那敢朝见日本的官员?我们听见说往年大岛年成不好,到那度佳喇岛要借大米,那岛也是饥馑,没有大米,那官员到江府替他商量借了许多的大米,借给大岛的人,那岛人民才得活命,所以那岛官员到江府道谢。我们想起来,外国的人把这个事情错认敝国差官来朝见的,我们敝国从古以来多蒙天朝的恩德,那有忘恩负义、从服日本的道理?
事实上,幕府的新将军就职或琉球国王登基时,琉球都会派使者前往江户(今日本东京)祝贺或感谢,前者称为“庆贺使”,后者则称“谢恩使”。在整个江户时代(1603-1867),琉球使节派遣使者前往江户前后总计十八次。对此,日本文人有不少真实的记录。譬如,《琉球聘使记》就曾记载:
宝永七年庚寅十一月十一日,萨侯源吉贵率琉球国中山王聘使入都……十五日,萨侯吉贵入觐。十八日……昧爽,从高绳邸乘肩舆,由芝口达郭内,幸桥第,从此(琉球)二王子乘屋轿,副使以下至乐童子皆跨马,鼓吹导行,成列而进,观者如堵。历霞关坂,由外樱田门过西城下,穿曲仓,至端门,皆下轿马,以至登厅,每过一门,鼓吹并起……谒者唱名中山王,实为萨附庸,而其使人与萨侯之老比者,国家柔远之意,故见优待焉。美里所赉上阁老书曰:
谨栽尺楮,呈上阁下。恭闻贵国大君新绍国统,四海升平,万祥毕臻,如吾小邦,花封之祝乎。今兹特遣小臣美里王子,捧不腆之方物,从我萨摩少将吉贵,谨奉申贺仪,伏冀诸大老采纳焉。耑达台听,曷任悚踊之至!……
《琉球聘使记》的作者为江户中期著名的儒学者荻生徂徕,其父方庵,为德川幕府将军德川纲吉的侍医。日本宝永七年即1778年,当清乾隆四十三年。文中的“萨侯”亦即萨摩藩主岛津吉贵,而“美里”则是作为中山王聘使的琉球国王子。从中可见,当时的琉球聘使是作为萨摩藩之附庸前往江户朝聘的。
类似的朝聘在江户时代发生过多次,对此,1742年(乾隆七年)日人桂山义树曾摘录清人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而成《琉球事略》一书,他在书末有一段感慨:
琉球两属于大清与我也,奉书于我,则称松平萨摩守内中山王某,呈之阁老,而后达于殿下,所谓披露状也。(其书用日本俗字)盖于大清也,达表皇帝犹臣也;于日本也,一凭萨守,此陪臣矣。乃国小民弱之故,可悯也!
这段文字揭示了中、日、琉关系的实质,更道出了太平洋小国琉球的苦衷。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东亚朝贡体系的虚像:琉球隐瞒日琉关系真相二百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