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国际油价波动与苏联解体

经济 ywz 15478℃ 0评论

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石油政策的战略失误

石油是苏联崛起的关键因素。20 世纪 60-70 年代西西伯利亚发现巨型油气田,恰逢世界油价上扬了好几倍。当时,对西西伯利亚油气工业每投入 1 卢布,经过 3-4年就可以收回 30-40 卢布的利润。这种迅速和巨大的收益在世界经济史上尚无先例。得益于这种聚财效应,苏联通过石油出口获得了巨大的外汇储备。苏联经济状况不用任何经济改革就得到了改善,可以大量购买外国先进设备和消费品,还保障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财政基础。

70 年代,由于中东政局动荡不安,国际油价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上涨。许多人认为,油价上涨到一定高度之后就会稳定下来。这一错误判断让包括苏联在内的产油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80 年代中期的局势表明,高油价是与具体的突发性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状况紧密相关的。1985-1986 年世界油价下跌了一半,[9]这使得严重依赖石油出口创汇的苏联受到沉重打击。苏联预算、外贸平衡、数千万吨谷物的进口、外债偿还、军队和军工综合体拨款等均陷入了捉襟见肘的窘境。但苏联政府仍不知道,应对这类危机情况应当采取哪些反危机措施,以及世界油价暴跌对苏联经济将产生一系列什么样的后果。

1985 年 8 月,美国里根政府迫使沙特增产,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与 70年代初应对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战略相反),向已显萧条的世界市场注入石油,打压油价,抑制西方的通货膨胀,使热钱回流美国股市并投入房地产市场。1985 年 10 月,欧佩克会议未能就出口配额达成共识。美国的授意与沙特削弱正处于两伊战争中的伊朗和伊拉克经济的意图相契合,科威特也在美国的授意下继续违反欧佩克配额增产,而伊拉克则没有超产能力。萨达姆迫切要求欧佩克制定严格的配额政策限产保价,以维护 21 美元的价格底线来提高石油收入。油价下跌 1 美元,伊拉克的损失就高达 10 亿美元,这刺激了 1990 年伊拉克对债权国科威特的入侵。美国石油进口量则从 1970 年的 300 万桶增加到 1990 年 800 万桶。

1985 年,沙特的石油出口从不足 200 万桶/日猛增到约 600 万桶/日,秋末更达到900 万桶/日。11 月,国际石油价格从 30 美元/桶一路下跌,在不到 5 个月之后跌至12 美元/桶。这使得苏联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超过 100 亿美元的硬通货,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10]每桶石油价格下跌 1 美元,莫斯科每年的收入就要减少 5-10 亿美元。天然气的价格形成与石油价格挂钩,因此苏联出口天然气的收入也减少了数十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元贬值使莫斯科收入每年减少大约 20 亿美元。军火是苏联继能源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大部分军火出口到了中东国家以换取美元。由于油价 暴跌,1986 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 46%。结果,苏联军火销售量在 1986 年减少了 20%,莫斯科又失去了 20 亿美元硬通货。[11]

由于油价下跌,苏联经济雪上加霜,致使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美欧则享用了低油价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红利。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 1979 年苏联不出兵阿富汗,沙特就不会听从(而会顶住)美国有关石油增产以打压油价的建议。苏联占领阿富汗让沙特十分担忧,尽管石油价格下跌也同样损害阿拉伯世界产油国的经济。按照苏联能源部官方统计,1985-1988年世界油价下跌,从1984年的212.6美元/吨下降到1988年的 93 美元/吨,下降了129%,致使该国四年间共计损失400 亿卢布。[12]

1985 年年底开始,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直线下降,到次年4月1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跌至每桶10美元大关,下跌幅度近70%,创13年来最低纪录。油价如此暴跌史无前例(参见图 1),苏联等产油国为此而深感震惊。

p20120826160530751

苏联是世界上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1983 年产油量达 6.18 亿吨,1984 年产油量为 6.13 亿吨,出现了战后以来年产量首次下降,1985 年又进一步下降为 5.953 亿吨。仅在 1988 年曾达到历史最高产能,但也不过 6.24 亿吨。石油产量下降,加上石油价格“逆危机” ,使苏联经济雪上加霜。因为石油和油品出口是苏联获取硬通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苏联 2/3 的外汇收入靠向西方出口石油获得,而又要用这一收入来进口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粮食。西方估计,1984 年苏联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口石油及石油产品 9000 万吨,换取外汇 190 亿美元,大约占从西方获得的出口外汇收入的 67%;1985 年虽有所下降,出口石油和油品不超过 5550 万吨,但仍占从西方获得的出口收入的 60%。

苏联在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石油及油品与技术设备交易时,由于苏联 石油产量下降,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下跌以及美元贬值,苏联在西方市场特别是西欧市场上失去了相当部分的购买力。缓和外汇紧张的其他两条重要杠杆黄金和军火,也由于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市场容量等条件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小了。再加上苏联国内“没有可代替油气的其他商品出口”,因而外汇日趋紧张,进口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高科技货物发生支付困难。

苏联官方则认为,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下跌, 并不会引起苏联经济上的困难, 苏联的生产潜力和科学技术潜力足以使他们能够迅速地调整生产,苏联可以更多地出 口柴油、喷气机燃料、天然气、化学原料、电力,以弥补石油跌价造成的损失。为使自己不在石油价格暴跌中受到较大影响,苏联 1986 年 1 月宣布停止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售原油, 并力求增加天然气出口。此外, 苏联国内还认为油价下跌只是转瞬即逝的暂时现象。这充分表明他们对油价暴跌的持续性估计不足。[13]

苏联解体前夕,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1991 年 11 月 18 日在休斯顿美国石油学会(API)对访美的苏联炼油和石化专家发表题为《我们是如何搞垮苏联的》的演讲时说,“苏联是一个对西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的国家,因此我们一直采取行动,旨在 削弱苏联经济,制造其内部问题。”[14]

她还准确地预测出苏联将在一个月内宣布解体。后来发生的事情,果然如她所料。世界油价下跌对苏联石油工业的影响十分明显。苏联有一半以上的石油产自西西伯利亚的六大巨型油田,产量增长一度很快。苏联政府为石油工业确定的方向是增加石油出口,因为苏联极其需要石油美元来购买谷物和进口设备。但是,加快开发大油田战略导致易采石油的枯竭,剩余可采储量质量下降。到 80 年代初期,继占苏联石油产量 25%的最大的萨莫特洛尔油田的产量下降之后,西西伯利亚其他巨型油田的产量也开始出现下滑。 西西伯利亚拥有巨大的石油资源潜力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石油产量下降的原因不是地质层面而是经济层面的。主要是因为,按照原来的产量和价格水平靠投入 1卢布产出 30 卢布利润的投资逻辑已经不可持续。巨型油田中,易采而便宜的石油已经枯竭。西西伯利亚稍小一些的复杂油田则需要巨额投入。为了维持原来的产能,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和物资投入,但国家预算中已经没有这笔额外的投资了。

许多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深知石油工业在整个苏联经济中的支撑地位,但他已无力回天,扭转局势。的确,1985 年他上台伊始就考察了西西伯利亚,并划出了一笔资金,稳住了石油产量。但两年之后,石油产量又出现下降。为了扭转石油工业的这一局势,必须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戈尔巴乔夫在当时的讲话中已流露出对石油工业前景的忧虑。但是,戈氏仍没有意识到国家必须对石油开采业划拨巨额资金。这一事关苏联经济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没有被提到政治局层面讨论,因为他们认为,还有另外的解决产量下降问题的方案——开发新的成本较低的大油田,可供选择的有里海、东西伯利亚和极地油气产区。

70 年代末,上述地区已经发现巨型油田。当时的战略任务是,在发展西西伯利亚主要产油区的同时,开始开发新的战略接替性产区。西西伯利亚油田大开发走的 就是这条路径:当鞑靼斯坦共和国在 70 年代初期达到产能峰值期之时,就开始积极推进西西伯利亚油田的开发。美国记者尤里·热加尔金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解密的信息作出很专业的判断——“里海石油能够拯救苏联免于解体”。[15]

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苏联石油工业在整个 80 年代没有实现向开发新的大油田的战略转向,来防止石油产量的下降呢?1986 年戈尔巴乔夫开始与美国人谈判,希望能吸引外资来开发哈萨克斯坦田吉兹大油田。与美国石油公司雪佛龙(Chevron)就建立合营企业的谈判持续了两年多,之后又耗时两年时间组建合营公司,1990 年才开始工作。但时间——这一当时对于苏联最宝贵的资源却已无可挽回地流逝了。与此相类似的是,东西伯利亚新油田的开发也遭到了延宕。15 年之后,俄罗斯地质学家著文描述了东西伯利亚资源开发被延误的情况:“逻辑上令人费解的是,在西西伯利亚资源压力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不让充分利用东西伯利亚的资源。”[16]

美国著名的苏联石油问题专家 Robert Ebel 确认:“对 1989 年苏联石油产量下降没有预测,不是因战争和市场经济条件所致,而是对石油工业战略管理方面出现失误所引发的。”[17]

苏联1988 年迎来石油开采的峰值期,当年石油产量达到 6.25 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21%,其中俄罗斯采油 5.7 亿吨,占世界 19%。苏联 1960 年占世界石油产量的14.4%,当年全苏产量为 1.479 亿吨,全球为 10.26 亿吨。1980 年苏联占全球总产量的 19.5%,当年全苏产量为 6.032 亿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为 3.126 亿吨,全球为 30.879 亿吨。1990 年苏联产量为 5.705 亿吨,占世界 18%,俄罗斯为 5.159 亿吨,占世界 16.3%(其中西西伯利亚地区为 3.67 亿吨,全球为 31.683 亿吨)。2000 年俄罗斯占世界 9%,产量为 3.232 亿吨(西西伯利亚地区为 2.204 亿吨,全球为 36.044亿吨)。预计 2020 年俄罗斯将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 10%,届时俄罗斯产量为 5.2 亿吨(西西伯利亚地区为 3.15 亿吨,全球将达 52.25 亿吨)。俄罗斯(及原苏联)在世界石油产量中所占的份额见图2:

p20120826160655520

 

实际上,戈尔巴乔夫和苏联高层领导人对实现当时最重要的经济任务——提高石油产量,表现出行政手段失灵的状况。苏联政权最高层的管理能量已不能“突破”
各部委和机构之间的管理体制所形成的部门私利化的壁垒。苏联行政体制“硬化”的痼疾已经严重到使政权瘫痪的地步。正是这一病症决定了苏联体制在 80 年代无力实施石油工业向新油区的大规模转向,而这种转向该体制在 60—70 年代曾很容易就实现了。

此外,还有一个方案能够改变苏联的石油政策——压缩国内石油需求量用于扩大石油出口。这是最现实的对策。苏联当时国内需求量约为 4.5-4.7 亿吨,出口 1.2-1.3亿吨,其中只有 0.4 亿吨出口到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西欧换取外汇。当时通过决策能够做得到的是,对资本主义国家多出口 0.25-0.3 亿吨石油,减少国内需求以赚取更多外汇。这仅需压缩 6-7%的国内供应。但令人费解的是,在外汇出现危机的1989-1991 年间,苏联最高经济领导层做出相反的决策——维持高水平的国内供应而压缩石油出口。[18]

1991 年苏联原油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仅有 0.54 亿吨。可见,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苏联石油决策至少出现了两个战略性失误:第一,破坏了苏联石油开采的延续性——在西西伯利亚产能峰值到来之时没有准备和实施向新的富有前景的油田转移,这导致了从 1988 年起苏联石油产量的下降;第二,苏联领导层没有预见和实施最基本的经济上的机动措施——把石油从国内市场分流到国际市场,如果这样做了,本来是可以降低外汇危机的程度的。毋庸置疑,这两大战略错误都是主观层面的。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国际油价波动与苏联解体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