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长者的题词为什么朗朗上口

文化 alvin 16599℃ 0评论

这位出生于民国时期的长者经历过1949年前后的各种群众游行活动,群众游行欢庆各种胜利的时候,节奏感是不一样的。

比如少先队员和学生们,可以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种12个字的节奏非常活泼,适合于漫步通过观礼台。

但部队的队列通过时使用的正步,节奏感要更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步是75公分步幅,110步到116步之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是《解放军进行曲》,适合唱,不适合阅兵。一般阅兵用《检阅进行曲》(首长走过队伍喊同志们好),分列式(也就是踢着正步过检阅台)则用《分列式进行曲》,差不多的曲子,快慢有区别。

《分列式进行曲》是四二拍,强弱强弱特别明显,有鼓点,特别适合队伍调整节奏。试着听着这段音乐念一下“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正好是二十步,加上“向右看,一,二——”和后面的“一二三四”十六步,一共是三十六步,二十七米,差不多就是一个方阵从头到尾加一个小型检阅台(或者主席台)的长度。

77

这二十个字容易记忆:

政治,军事,纪律、作风、保障,都是军队常说的话,有人觉得保障不常说,很多军人接待朋友、领导,都会说“我来保障一下”。

四字结构都是,二、二结构,这也是部队夜间口令常用的方式,比如口令是纪律,回令就是严明,回答不出来就拉枪栓了。五个组合都是主谓结构。

“忠诚于党 热爱人民 报效国家 献身使命 崇尚荣誉”也是一个二十步的节奏,但是总觉得有点奇怪,就是因为第一句就打破了二二结构,是二,一,一结构。而且“于”这个字,很多有口音的战士不好发。《半夜鸡叫》上署名的作者高玉宝曾经说过,他要入党,不会写入字,就画了一条鱼,“一定要鱼党”。之后的几个组合都是动宾结构。

“格 硬 良 明 力”,二声,四声,二声,二声,四声。

有抑扬顿挫,而且很明显。注意看这句话:

“前进!”“向前进!”“冲啊!”(想想《黄河大合唱》,啊是要念成四声的)

“乌拉!”(苏军冲锋时的呼喊,拉类似于汉语的四声)

二战时的德军是“呼辣”

二战时的日军冲锋是“班载!”

朝鲜人民军“满赛!”

小学生运动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尾音都是四声,没有二声结尾的,锦州、秦皇岛人说话是二声结尾,所以很容易显得在疑问。

试着用二声结尾一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啊?”

这位同志你可早点打定了主意!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长者的题词为什么朗朗上口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