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美俄下一代轰炸机大比拼

军事 rock 12749℃ 0评论

276_150201100

  5 核常打击能力

由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大战难以发生,今后各国面临更多的是各种局部战争、武装冲突和恐怖主义威胁。而近年来美国轰炸机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的使用经验证明,在后一类作战行动中,轰炸机可充分发挥自身载弹量大、续航时间长、远程奔袭能力强等特点,起到战术作战飞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目前美国和俄罗斯军方对轰炸机在常规战争中作用和地位的认识非常一致,不仅现役轰炸机均正在进行强化常规作战能力的改装,并且均要求下一代轰炸机具备强大的常规作战能力。不过,在下一代轰炸机是否应具备核打击能力的问题上,美国和俄罗斯两国则有着明显差异。

对美国来说,由于目前其常规军事力量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反导系统)的发展又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他国的核威慑能力,因此美国国家安全对核武器的依赖已有所降低。鉴于先进常规武器的使用限制远低于核武器而实际效果并不逊于后者,目前美国官方日益强调使用远程常规力量替代核力量发挥“地区性威慑效应”,美国甚至提出了“无核武器世界”倡议。在此背景下,美军战略核武器威慑地位已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中尤以轰炸机为甚,2009年美国内甚至一度有人提议将传统的“三位一体”核力量体系转为把轰炸机摒除在外的“两位一体”。有鉴于此,下一代轰炸机是否应具备核打击能力在美国内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在经过反复研讨和激烈争论之后,目前的LRS-B才勉强保留了核任务。

而对俄罗斯来说,自苏联解体以来其常规军事力量持续下降,目前已经无法和西方直接抗衡,因此多年来俄罗斯一直试图“以核补常”,通过强化核力量来保持与美国的战略平衡,其国家安全对核力量的依赖日益增大,为此甚至放弃了苏联时代“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在此背景下,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轰炸机不仅仍将是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甚至还有相当程度的上升。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轰炸机具有可打击机动目标、出击后可召回、可中途改变打击目标等先天优势,比弹道导弹更适合做为首次核打击手段使用。

2)轰炸机具有部署方便、机动飞行能力强、航路选择灵活多变等特点。因此,突防过程中受反导系统的威胁很小,甚至还可以用来对敌反导系统的关键节点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为后续的弹道导弹攻击开路。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俄罗斯国内各界对强化空基核力量很少有过争议,不仅PAK DA被明确要求具备核打击能力,甚至还在探讨利用伊尔-76运输机改装成空基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平台。

6 结束语

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具有耗资大、难度高、周期长的特点,有必要尽早筹划,未雨绸缪,否则在关键时候将会因缺少必要的技术储备而陷于被动。美国和前苏联/俄罗斯两国自20世纪80~90年代各自的最新一代轰炸机问世后,尽管由于冷战结束等原因,对其后继机的发展速度有所放慢,但两国对新一代轰炸机的探讨论证工作从没有停止过,到目前已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并据此开始了新机的研发工作。对其它国家来说,借鉴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新一代轰炸机研究论证的经验,正确把握未来轰炸机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各国国情提出相应的发展途径,对于其研制同类武器装备、提升战略威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黎. 强调“系统家族”——浅析美国下一代轰炸机发展新概念[J].国际航空,2011,(4):47-50.

[2] 张传超. 从单一机型到“ 系统家族”的演变[J]. 国际航空,2011,(12):25-26.

[3] 徐德康. 美俄开始新一轮战略轰炸机竞赛[ J ] . 国际航空,2010,(2):28-29.

[4] 陈黎. 俄罗斯下一代轰炸机PAK DA项目发展分析[ J ] . 国际航空,2011,(9):49-52.

[5] 陈黎. 俄罗斯下一代轰炸机技术特点分析与未来发展前景[J]. 航空科学技术,2013,(3):8-10.

[6] 陈黎. 无人战略轰炸机技术特点和可行性分析[J].国际航空,2013,(4):25-29.

作者:和国强1 陈黎2

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2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 《航空科学技术》2013/4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美俄下一代轰炸机大比拼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