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中国战略空运能力不及印度 不宜对运-20期望过高

军事 rock 7087℃ 0评论

489-1304251103354N
11月中旬,运-20将首次在珠海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公开亮相。这是我国迄今研制的最大飞机,已跻身全球十大运力最强运输机之列。它是中国国防工业进步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获得了无数溢美之词。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不妨听一听另外一种声音。

中国建战略空军依赖进口 空运能力尚不及印度

空运能力尚不及印度

新年伊始,一架即将交付中国空军的俄制二手伊尔-76MD,以其焕然一新的涂装成为国内网民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印度空军接收的第一架美制C-17悄然飞抵次大陆。仅仅两周之前,国产运-20原型机的曝光着实让关心中国军力发展的网友兴奋不已,有媒体甚至已经开始绘制中国战略空军“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同样是依赖进口建设战略空运力量,邻邦印度的起点和进度都在中国之上。

目前,中印两国空军的主力战略运输机均为俄制伊尔-76,印度空军现役24架,超过中国空军拥有的数量。为进一步提升对北部边境地区的快速支援能力,印度于2011年与美国签署协议购买10架C-17运输机,成为该飞机最大的国际用户。根据协议,这批飞机将在2014年完成交付。中国空军2005年订购的30架伊尔-76却因俄方问题无法按时交货,为弥补战力空缺不得不于2010年签署新的合同。由俄方从俄白两国空军以及航空企业现有的运输机中挑选10架二手伊尔-76MD/TD,经过大修后交付中国空军,交付时间基本与印度接收C-17同期。

印度近期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签署了购买6架A330MRTT加油机的合同。印空军消息人士透露,这批加油机与原有的6架伊尔-78加油机将用于保障部署在印东北部与中国接壤地区的战机。中国空军拥有类似规模的轰油-6机队,但单机输油能力不足20吨,还不及印军的1/3。从战略运输机和加油机的数量和质量来看,中国空军的战略空运力量尚在印度之下。

不宜对运-20期望过高

即使是最乐观的中国军迷也不会认为解放军的二手伊尔-76可以媲美C-17,但运-20的出现给了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研判几张模糊的照片,有媒体为运-20填写了不错的技术指标,甚至规划了换装国产发动机后几百架的产量。中国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似乎可以一步迈过欧洲列强和东瀛劲敌,直逼全球霸主——美国。类似观点一如既往的获得了受众的欢迎,活灵活现的投射出把握心理远比展现事实更专业的“商业”媒体范儿。

20年前服役的C-17,其真正优势在于综合了战略运输机的运力和战术运输机的起降适应性,很好的达成了取代C-141和C-130的设计要求,代表了军用运输机的发展趋势。欧洲的A400M和日本的C-2也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欧洲因无相应的战略需求,并没有制造更大的军用运输机,但全球最大量产型运输机A380F已经充分证明了欧洲人的技术能力。日本则受到政治因素的限制,掩盖了C-2的真实能力,其良好的原始设计和强劲的动力(双发的C-2总推力超过四发的伊尔-76MD)完全具备通过简单拉长货舱长度来大幅增加运力的潜力。

运-20作为首款国产战略运输机,其突破意义毋庸置疑,但技术差距也是很明显的。运-20原型机拥有与安-70相仿的机体设计和早期伊尔-76的动力水平,既体现出中国军工的谨慎务实,也反映了技术基础的薄弱。由于货舱宽度等原始设计的优势,换装俄制PS-90发动机(前提是俄方同意出口)后,运-20将拥有不逊于最新型伊尔-76MD-90A型运输机(伊尔-476)的载重和航程,和更为出色的装载适应性,这也是当前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最优配置。如此配置的运-20能在2020年左右投入量产,大概也算不得是悲观的预测。(东风)

原文2013年01月14日发表于大公网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中国战略空运能力不及印度 不宜对运-20期望过高

喜欢 (4)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