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南京大屠杀记忆变迁:从“反美帝”到“国耻日”

军事 rock 15529℃ 0评论

建馆之初,纪念馆更多的被定位为对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有关部门曾经提出”不主动邀请或安排外国人参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平教育”、”对外和平交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以纪念馆的建立为契机,南京大屠杀的史料收集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84年,在南京市政府的推动下,首次组织、大规模地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与见证人进行了普查,在短短数月内,共查出幸存者、目击者、受害者1756人。其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照片集》、《日军侵华暴行-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稿》等大屠杀资料和专著相继出版。

6403

向遇难者献祭

记忆是对过去的重构,它总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是值得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战时,它作为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象征,战后审判进一步强化了民众的这一印象。新中国成立后,其象征地位继续延续,但又与”反对美帝国主义”、”揭露国民党腐朽统治”和”中日友好”等现实政治相连接。20世纪80年代以后,南京大屠杀与现实政治的纠葛并没有减弱。由于日本社会不断有人否定侵略历史,历史认识问题成为中日关系障碍之一,南京大屠杀在其间居于重要地位,成为中国民众对日本侵华历史认识的一个象征。毫无疑问,南京大屠杀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了解和关注,其内涵也大大丰富。但是,如何借鉴以往的经验,克服概念化、空洞化和抽象化的倾向,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要还原真实的大屠杀历史,不但需要学者的努力,而且需要广大民众的有力配合,这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转载于《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4期,作者:刘燕军,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工作人员;原题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受篇幅所限,有所删节并略去文献引用。)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南京大屠杀记忆变迁:从“反美帝”到“国耻日”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