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雄安新区为啥一锹土没动:很多事情还没想明白

经济 rock 21465℃ 1评论

7月22日,雄安新区规划设计专家 尹稚老师在“清华大学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高峰论坛”上,以深刻而独到的视角为来宾们做了主题为“雄安新区模式与城乡建设的未来”的报告。

以下内容来自尹稚老师在清华大学雄安论坛上的讲话。

尹稚

各位早上好,我先把话说到前头,我自打参与雄安新区规划以后签的保密协议都有一大沓子了。

对不起各位今天我不能放任何一张图纸,也不能放我看过的任何一张本子,这是有严格规定的。那么是不是这种情况下就没的可聊了呢?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事可以聊聊的。

那么首先我想来谈谈雄安这个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经历了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在这四十年当中不仅仅走过一条比较成功的、迅速提升工业化水平的道路,同时从数字指标上来讲,我们也走过了一条快速的城市化道路。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把理论上的全国城镇化水平,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出头,提高到了现在的接近60%,有的算下来是56%,有人说58%大概这么一个幅度内,当然这场快速的工业化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在总结下来大概围绕着快速城镇化有这么几个问题,变得越来越来越难以为继。一个就是资源的高强度的消耗,从后备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方方面面,就中国这条快速的高速的城镇化道路还能不能走的下去。第二个就是环境质量的难以为继,大家可能都感同身受,这两年对环保要求迅速的提升,甚至出现了暴风骤雨式的环境执法,这个是跟多年的欠帐和环境质量的迅速变化有关系的,越来越多的公众对环境质量恶化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第三个,虽然我们从数字上来讲,大多数中国人已经进城,但是不是能够享受到一个现代城市的合格的公共服务体系,这要划一个很大问号的,如果确实过日子过的很好的话,就不会连篇累牍地看到各种教育难就学难,等等一系列围绕着城市公共服务短缺而展开的辩论争论。

可能最大的表象性的成就,就是我们通过一系列开发区的建设,确实把中国的经济总量做上去了,这里最具标志性的,一个是深圳,从一个小渔村一跃变成了千万级人口规模的城市。第二个是上海的浦东,从浦西繁华区对面的松江县变成了现在跟传统的老浦西同等水平,甚至经济总量远远超过浦西的一个新的经济板块儿的崛起。那么,三四十年过去了。雄安,会不会是一轮新的崛起?还是会像天津,当年策划的滨海新城一样,最后无疾而终。这是放在大家面前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个议题的背景有三个层次。第一,中国的老百姓是用脚投票的,他们向经济机会更多的区域集中,这仍然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北京中心城的人口疏解,都没有办法跟这种大的趋势去直接对抗。中国的人口向沿海的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集中,向中国最发达的大都会地区集中,向就业机会最多的中心城市集中,这个趋势从全国的统计看仍然非常强烈,而且从未来的预计看,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那么问题出在哪?问题出在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集中,是把过多的经济动能压在了一个有限的中心城区,所以现在谈疏解并不是说北京不需要人,河北不需要人,而是北京这个城八区最中心的核心城,承受不了那么多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又要释放足够的经济动能,怎么办?从国际上的经验,一两百年的城镇化发展规律来看,只能从单一的中心城区的发展,走向更大区域的协同发展。当然这个区域范围也是有限度的,要离中心城比较近,太远了就没意义了,也不能说北京几个职能疏解到新疆去,没人去的。所以在有限的范围内,也就是在京津冀大首都圈的经济地域的范围内寻找新的增长点,寻找新的后备资源来支撑整体经济动能的释放,来支撑服务水平的提升,机缘巧合选在了雄安。

第二,就是区域协同大趋势的要求;第三就是经济发展当中现实的一系列困境和河北省前一段采取过的一些区域战略当中产生的困境。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说了很久,谈大北京地区,谈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学界的发声到现在至少有三十年,能够形成高层领导的共识,至少也有十五年。但是在这么漫长的一段时间内,京津冀发展在现实的执行过程当中一直是在摆动的,一直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落地方针,包括天津当时划了一个滨海新区,他究竟承担的制造业的职能,还是疯狂的盖高楼大厦,试图搞n个CBD跟北京争夺高端职能,在建设当中是有偏差的,于家堡到现在为止,楼倒是盖的不少,那里面有足够的人吗?有足够真实的就业岗位吗?河北省也干过一些区域协同的,策略性的做法,包括对环渤海地区,曹妃甸地区的投入,对黄骅港的投入,试图利用河北省的土地在环渤海地区形成新的就业中心,新的制造中心,十几年过去了,可以看到它们的发展状态。当时河北省提出环渤海战略同时还提出一个环首都战略,就是围绕北京周边的市县来做房地产,现在大家能看到目前它的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一轮雄安新区的选址确定,除了疏解北京中心城的职能,疏解压在北京主城的首都功能里边的非核心部分。还有一个就是如何使得河北省能够在石家庄保定加雄安这样一个城市集团,共同发力形成一种中部崛起的效益,这是从大势上来看。但是同样是高层画的一个圈儿,会不会发展的像深圳、浦东那么好?现在还是要认真研究认真观察。深圳的崛起,是国际宏观大格局的推动。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打开国门,这个地段靠近香港,他的初期起步实际上是两头在外,三来一补,加工工业起来的。把中国历史上由于体制机制的不正常,被压抑了几十年的经济动能在瞬间释放出来,所以它是顺势而上。

同样浦东的崛起也是一种顺势而上的行为,正是中国经济的国际形势最好的时代,也是内部体制机制最为活跃的时代。这个时代跟现在有很大差别,大家都知道这两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一直在下行,传统上我们所依赖的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基本上已经全面走下坡,特别这次贸易战开打以后。这个情况还会进一步的严峻,跟当年相比,国家也好,基层民众也好,对环境质量的诉求也是水涨船高,那么体制机制的格局,特别近十年来,相对来讲是比较压抑的。并不鼓励体制机制上的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甚至不鼓励政府的担当,直到最近几天中央发了话才看到一些好转的趋势,那么雄安跟当年的这些大型新城新区来比的话,并不是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最好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两年过去了,到现在为止还一锹土没动,因为很多事情还没想明白,不想因为匆忙的决策而造成更为巨大的浪费。在这样一个逆势而上的大形势下建设雄安,恐怕确实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几个月要动工,几年就要完成。它的建设周期和真正形成人气聚集,经济活动聚集的成熟的城市新区的过程,比一般的国家新区要更为漫长,需要更多的耐心。

雄安动手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本体条件是比较差的。从交通上来讲这块土地并不在以往规划的,国家级的大型交通网络的节点上。所有大国铁的运营网络的调整,高速路的体系的调整,以及跟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之间的这种大运量交通的联系的建立,很多是要另辟新径的。要有全新的选址全新的技术工程的建设,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同样这块选址,确实没有占农田。但是凡是在河北省生活的人都知道,白洋淀周边只要那块地不是每年被淹,老百姓一定会去耕种它。三五年淹一次,只要一年的作物,本钱就能挣回来。这块地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去耕种它?因为这块地非常低洼,对于常年洪水位,低8到9米。如果是个小楼盘,填一填补一补还可以。想象这是一百平方公里的新城,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目前这种状态,那么它需要大量的工程处理后才能够把这块建设土地变得更加的安全,要解决他的防洪问题解决他的这个水涝问题,不是修个防洪堤这么简单。涉及到白洋淀整体水系的,正常情况下的水系治理也涉及洪涝情况下的大水系的梳理,既要想办法解决这一百平方公里局部的防洪问题,因为这个水系和海河水系是连在一起的,跟大海河水系的统一协调要上大的水利工程,才能够比较长期的解决白洋淀水质本身的补水不足,水质恶化,在洪涝下有易发灾害的这样一种基本的环境状况。这些也是需要时间的。

同样这个地区的不利条件还包括,这是河北省的行政区划当然是比较小的,如果把地图拿出来看一看,河北省的所有的聚集点的版块儿到乡镇一级,到村一级都是像撒芝麻一样。所以全河北真的能找到的绝对的空地是很少的。跟建国的时候河北省的行政区划的过小是有关的。如果你查查历史就会知道,建国的时候我们的县长乡镇长绝大部分都是打过仗的军人转业以后来承担政府的职责。谁都想离中央近一点,如何把想离中央近一点的这么多的干部诉求都安排下去。就打了河北省的主意,河北省的行政区划切的尽可能的小,来安置尽可能多的同级别干部在这儿扎根。所以拿全国地图一比就知道,河北省的行政区划是全国所有的行政区划里面以乡为单位,以县为单位是最小的,他是一个密密麻麻的芝麻烧饼。要在这里边想腾出一块儿相对比较完整的土地,来建一个新城,它存在的巨大的拆迁安置。涉及到少则十几万,多则三十几万人的再安置问题,当然这种安置除了为新城提供相对比较完整充足的土地资源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保障和提升白洋淀整体的生态水平。这个地域居民点的小散乱以及跟它伴生的,低端的这种工业化的小散乱是相互伴生的。

这两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效果就是在垃圾堆里盖了一个豪宅,不会实现中央对这个新城提出来的一系列的高标准。雄安的缓慢和现在起步的艰难,跟我前边谈到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有关的,当然,围绕这个问题,两年来各种专家组几十个专家组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几十个专题的研究。至少从理论推导上,逐渐开始形成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预案,也开始做一些小规模的工程试点来验证一些技术预案将来在实施当中的有效性,但总体上来讲,确实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快。那么从建设时序上来讲,它也不会像原来我们干新城那样,打个格子,把土地出让了,然后大家就蜂拥而上,几年之内我们可以干几十平方公里。从它的时序上来看,恐怕在未来的一两年之内,有三件事会先于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和建设要做的。第一就是交通网络的重组和重建,可能最早动工的是在雄县昝岗组团的这个大国铁的交通枢纽性站场。因为这个站场能不能够迅速的完工决定了它后续一系列跟它衔接的交通网络能不能够动工,能不能够尽快地发挥作用。第二个就是环境治理,白洋淀目前的水质是劣五类和劣四类之间,这样一种水质状况,临淀建城,画在图上是很漂亮的景观,但现场的真实感受可能跟这个是天壤之别。要花比较大的代价做水质治理,做白洋淀整体生态功能的恢复。大体上有了比较好的本底条件以后,才有可能进入大规模的建设时期。第三个问题,就是这两年谈的比较多的,北京功能的疏解,这恐怕也是未来雄安新城建设成败一个很关键的。就是究竟疏解什么?是行政命令式的疏解还是市场导引型的疏解,我们国家在建设历史过程当中做这种行政命令式的疏解,不叫疏解当年叫疏散。这种事干过若干遍了,但是没有一次尝试是真正达到了疏解或疏散的目的,包括在文革期间做的大三线小三线。用军事化的手段来做的疏散工程,在开放放开以后很快就灰飞烟灭了。绝大部分又回到了原来的地点,回到了原来最发达的地区。这里边要讨论很多很多问题,比如说高校疏解。如果一个高校在大城市都办不好,难道你把他搬到一块新兴的荒郊野地去,他就能有更多的成就吗?一个科研院所在一个综合性的城市生态内都没有好的发展,难道你把他孤立化的搬到一个大院里去,它就能有更大的进步吗?这些问题还有很多是值得研究的。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雄安新区为啥一锹土没动:很多事情还没想明白

喜欢 (4)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不着急慢慢想,省得建了再拆
    匿名2018-08-16 1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