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在推动印度国防工业发展方面的优势
在国防工业合作方面,相比于“鹰狮-E”,F-16Block 70的优势最为明显。由于洛·马公司正全力生产F-35,如果F-16Block 70被印度空军选中,该公司已承诺将整个F-16生产线转移至印度,该提议也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生产线的转移将使洛·马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印度塔塔公司完成F-16Block 70的战机组装及其各种零部件的制造,并最终转向制造F-16系列型号的部分战斗系统组件。此举即可满足印度本土需求,还能进行出口外销,并可获得广阔的维修保养市场。
尽管萨博公司肯定也会进行类似表态,例如除了技术转让之外,萨博公司还将采用纳米技术对“鹰狮-E”加以改造。不过洛·马公司将印度纳入全球航空产业链的能力,则是萨博公司无法匹敌的。正如上文所述,除了生产印度空军自己的F-16Block 70之外,全球未来所有的F-16的生产销售都将出自印度工厂。此外,印度还将成为服务全球3200架F-16系列型号的维修商,这些战机涉及25个国家并包括还将继续在美国空军服役20年左右的950架F-16。与之相反,如果最终选择“鹰狮-E”,所获得的市场范围将大大缩小,因为最多只有六七个国家在使用“鹰狮”,总数也只有200~300架。可见,F-16的全球知名度以及其带来的广阔市场对印度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
F-16在深化美印双边关系上的优势
在深化双边关系方面,美国对印度来说肯定更为重要。美国作为国际体系中的超级大国,一直寻求通过军售获利,占领更大份额的全球军售市场。购买F-16 Block 70除了可增强印度空军的实力,而且还是深化美印之间的双边关系、推动两国多方位合作的助推剂。同理,选择“鹰狮-E”显然也会增强印度和瑞典之间的关系,但这对于印度应对现实威胁和挑战来说,意义不大。
此外,美国技术在“鹰狮-E”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据估计,目前“鹰狮-E”40%~50%的零部件产自美国,这意味着即使印度购买了瑞典的战机,仍然要受美国牵制。当需考虑政治因素时,“鹰狮-E”的吸引力实际上得到了降低。虽然萨博公司一直在试图降低“鹰狮-E”中“美国制造”的比例,但取得的成效却并不明显。
因此,总的来说,无论印度空军最终选择F-16 Block 70或“鹰狮-E”,印度国产战机都已出局,因为无论是在机动性能、信息化水平、武器挂载和作战半径方面这两款战机都大大优于“光辉”战机。F-16Block 70和“鹰狮-E”在机动性方面差距很小,但在有效武器载荷和最大起飞重量方面 F-16Block 70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这两款出色的多用途战机都装备了先进的现代化空战设备——主被动传感器、先进的攻防武器、协同目标定位以及空中和地面作战的火力控制系统。因此,无论选择哪款战机,印度空军的需求都将得到满足。最终,“鹰狮-E”自身作战效率和成本的优势,和F-16Block 70对发展印度国防工业和深化美印关系的推动优势,将使印度政府面临两难选择,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由于洛·马公司正全力生产F-35,如果F-16 Block 70被印度空军选中,该公司已承诺将整个F-16生产线转移至印度,该提议也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
印度海军对于舰载机的要求十分复杂,要求所选的舰载机不仅能适用于“维克兰特”号这种滑跃起飞拦阻着舰式航母,还要适用于未来的弹射起飞拦阻着舰式航母
海军选用超级大黄蜂?
从上文可知,F-16 Block 70是印度空军采购单发战机的有力竞争机型。而从印度海军对于双发舰载机的需求来说,波音公司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则极具吸引力。作为配备于“维克兰特”号航母上的舰载机,印度海军对于舰载机的要求十分复杂,要求所选的舰载机不仅能适用于“维克兰特”号这种滑跃起飞/拦阻着舰式(STOBAR)航母,还要适用于未来的弹射起飞/拦阻着舰式航母(CATOBAR),如未来的第二艘印度国产航母。
不过印度海军认为,尽管对机身进行了外形结构改进,国产的海军型“光辉”战机仍不适用于航母甲板起降,不符合印度海军对航母舰载机的技术要求。为应对现实和潜在的海上威胁和挑战,特别是在印度洋与中国航母的可能遭遇,印度海军要求其舰载机必须具备强大而有效的综合作战实力,以对抗中国的歼-15甚至是可能的歼-20舰载机。因此,对“光辉”战机来说,一味地进行强化其起落架强度或者增加其前缘襟翼等外形结构优化并无太大意义。可见,印度国产“光辉”战机相对于其潜在对手而言是绝对落后的。
鉴于这种不对称,印度海军目前只能寻求从国外购买先进舰载机。由于航母自身有限的空间限制了可搭载舰载机的数量,因此,舰载机的质量和飞行员的素质至关重要。舰载机的机身和作战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排除故障和维修的便利性等有助于提升舰载机飞行效率的指标,都是衡量舰载机优劣的关键。在印度海军的备选名单中,瑞典的“海鹰狮”和俄罗斯的“米格-29K”都未表现出令印度海军满意的滑跃和弹射起飞的能力,且“海鹰狮”还不符合印度海军另一要求——所选舰载机必须已在原产国服役。因此,目前只有法国的“阵风”和美国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是符合要求的竞争机型,这两款机型都可赋予印度海军控制印度洋的能力。
“超级大黄蜂”在价格上的优势
两款舰载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阵风”明显逊于“超级大黄蜂”。与“超级大黄蜂”不同,“阵风”的机翼不可完全折叠,因此该款机型无法直接适用于“维克兰特”号航母上的升降机,也就是说如果选用该款舰载机,印度还需在原本就已十分高昂的费用上再增付一笔改装费。先前印度空军购买的“阵风”单价已高达1.6亿美元,而“阵风”的海军型(只生产了不到50架)则可能更加昂贵。除了昂贵的费用令印度海军难以承受,不可完全折叠的机翼还限制了“维克兰特”号航母可搭载“阵风”的数量,削弱了航母的持续作战和打击能力。此外,“阵风”的维护和作战使用成本都大大高于“超级大黄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