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相信能实现真正高水平人机协同与作战协同
有效的人机协同需要所有队员奉行共同目标,这要求保持目标认知的一致性,但让机器了解团队目标、推断指挥官意图,对设计师和操作员未预见的情况进行处理,这实现起来难度很大。
3.在文化、政策与法律问题方面存疑
人们通常会对自主系统,尤其是火力打击型自主系统失控、落入敌方等情形产生担忧。尽管美军官方的政策与法律对此有明确阐述,但公众不确信政策法律足以保证这种担忧的发生。传统思维惯势与文化也加剧了这种担忧,一些著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近期发表声明,试图宣传快速应用人工智能和自主机器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如史蒂芬·霍金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可终结人类。
二、简要分析
1.报告的观点与内容值得高度重视
国防科学委员会(DSB)是美国国防部权威的决策咨询机构,他们提交的这份《报告》的内容与观点得到了国防部负责采办、技术与后勤的副部长的高度认可,将对美军自主化技术发展走向产生影响。美军自主化技术发展走向毫无疑问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倒逼着我们重视分析研究这份报告。
2.要站在战略的高度重视自主化技术的发展
自主性的核心支撑技术是人工智能,自主化技术的每一个进展都是迈向智能化时代的坚实步伐。目前大家普遍认为,智能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将成为撬动社会转型的杠杆。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拐点已经到来。1995年,世界知名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机构Gartner公司发明了技术成熟度曲线模型,或称炒作曲线,用于评估新技术的成熟度。2016年Gartner曲线共对34项新兴技术作出预测。从数量规模来看,智能技术有15项,占比超过40%。特别是在首次引入Gartner曲线的16项新兴技术中,人工智能技术占比超过50%,形成技术集群式发展态势。2016年1月21日,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保罗•塞尔瓦在布鲁金斯学会21世纪安全与情报中心召开的对话中呼吁美军及国家重视人工智能对国家和战争的影响。美国知名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于2014年出版的报告《20YY:为机器人时代的战争作准备》认为,“未来战争将转向全新的战争形态,而对于美国及其盟友、伙伴和对手而言,在这种全新的战争形态中,无人和自主系统将扮演核心角色。美国的军事领导人应未雨绸缪,迎接这个并不遥远的未来——机器人时代的战争。”
可以说,自主化技术是开启新战争形态的一把钥匙,谁率先拿到这把钥匙,就掌握了下一场战争、下一个战争形态下的战略主导权。
事实上,报告清晰列出了自主化技术在军事领域里巨大的现实应用价值。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美军“自主技术”发展态势和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