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亚太主要国家和地区陆基防空能力概览

军事 sean 16940℃ 0评论

新加坡的陆基防空系统

像巴基斯坦的竞争对手印度一样,新加坡已经通过以色列的技术加强了自己的陆基防空能力。2008年,新加坡采购了“斯派德”-SR(Spyder-SR)地对空导弹系统,以满足新加坡武装部队防空系统师(Singapore Armed Forces Air Defence Group,新加坡空军的组成部队)的陆基防空需求。根据合同,20套“斯派德”-SR系统在2010年开始交付,该系统不仅配备了拉斐尔公司的“德比”中程导弹,而且配备了该公司的“怪蛇”-5近程导弹。两种导弹各采购了75枚。作为国家防空网络的组成部分,“斯派德”-SR防空系统已经集成了现有的中-高空MIM-23B“鹰”式防空导弹和萨博公司的近程RBS-70型防空导弹系统。2013年,新加坡宣布计划为新加坡空军采购欧洲导弹集团的“紫菀”-30型导弹。该系统将扩大陆基防空网络的覆盖范围,并提供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据信,这些导弹已经开始交付。与此同时,新加坡还采购了一个中队(6套)的MIM-23B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在80年代初已经交付,同时交付的还有500枚MIM-23B型导弹。关于新加坡国防采购的更多信息可以在亚历克斯·卡尔沃(AlexCalvo)发表于本期的文章《生存本能》(Survival Instinct)中找到。

欧洲导弹集团生产的“紫菀”-30型导弹

欧洲导弹集团生产的“紫菀”-30型导弹

台湾的陆基防空系统

台湾的多层防空网络由陆军装备的MIM-104F防空导弹系统领衔。2009年8月,台湾同意斥资32亿美元采购4套(一些资料显示为6套)MIM-104F防空系统,其中包括264枚MIM-104F导弹。同时,台军还与雷神公司单独签署了一份价值6亿美元的合同,将现役的3个MIM-104C发射单元升级至MIM-104F标准,升级工作在2011年开始。本土生产的地对空导弹系统包括6个营的中山科技研究所的“天弓”-I(Tien Kung-I)系统,以及数量不明的“天弓”-II(Tien Kung-II)系统,而最新的“天弓”-III(Tien Kung-III)在2014年开始交付。台军还装备了4个营(100套发射装置)的MIM-23B防空系统,交付时间大约在1977年至1978年,此外,在1981年至1982年又接收了5个营的MIM-23B防空系统。据2014年年底的报道,该系统将在2017年(见上文)退役,取而代之的是具备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天弓”-III防空系统。

雷神公司生产的MIM-23“鹰”式防空导弹系统

雷神公司生产的MIM-23“鹰”式防空导弹系统

未来趋势

在未来几年,亚太地区对于陆基防空系统的投资不太可能减少。塞巴斯蒂安·索博列夫(Sebastian Sobolev)是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全球顾问与咨询公司Avascent公司的副经理,他说:“亚太地区每年的空中和导弹防御开支大约为42亿美元,预计2020年之前的年增速接近9%,速率略高于一般国防采购,这表明,它们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能力。”弹道导弹继续在朝鲜扩散,再加上先进的四代半和第五代战斗机的采购,很可能在未来几年继续刺激防空系统的采购。

知远/吴新建 编译自泰国《亚洲军事评论》2016年第2期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亚太主要国家和地区陆基防空能力概览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