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天下观

文化 alvin 8548℃ 0评论

这三个字最早出自《论语》,按照宋朝大儒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诠释,将“和”解释为“从容不迫”之意,从容不迫是从自然法则出发得出的人类社会法则,因而强调的不是你争我夺的霸权政治与权力对比,而是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达至于社会和谐。因而,“一带一路”最终的指向是一种融合性的全球化,是民本的而非国本的。

当然,国家的资源禀赋、领土面积、人口数量千差万别,因而大国小国之分永恒存在。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强调“和平崛起”。后来发现和平崛起的“崛起”二字似有超越其他国家之上的比较意味,因而官方开始淡化“和平崛起”的提法,而提“和平发展”。中国的文化思维中从来都认为称霸行为即便得以实现也是相当短暂的,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相对于天下来是微不足道的。

一个国家再强大,也无法与这个国家之外的天下联合体相抗衡。国家强大之后的平天下之举,应该是以天下的整体福利为目标,大国应该对小国进行帮助,行友善之举。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以小事大者畏天,而能保其国;以大事小者乐天,而能保天下”。

在“一带一路”以经济为纽带关联起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天下时,中国如何同时将平和、民本、无争、从容不迫的天下观一同展现给这个世界,也是应该思考和实践的。天下大同虽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却值得上下而求索。

文/王文奇 新加坡《联合早报》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天下观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