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美军高海拔山地作战研究

军事 rock 9705℃ 0评论

倒退回骡马补给时代

高海拔山地本身是排斥技术的。在这种环境中,役骡倒成为进行后勤保障的不二之选。骡子可以通行于狭窄的小径,负重也超过人工,能够长距离跋涉且食量一般,是非常好的役畜。美国的骡子可在负载其体重20%重量(150~300磅)的情况下,每日在山区行走15~20英里,体型小一点的骡子其负重能力也相对小一些。世界上,单位负重能力最强的则是阿根廷骡,其体形比美骡小一些,但负重达200~250磅左右。然而,这只是骡子在低、中海拔山区的负重情况,在高海拔山区,最高负重应低于200磅。在畜力的选择上,有组织的役骡运输队优于临时雇用的由当地人驱赶的畜力运输车,不过当地的骡子较征调配属的好。

美国陆军使用役骡的历史悠久,二战期间,役骡曾是缅甸和意大利美国远征军中的一员;上世纪70年代,美国提供的役骡更成为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抵抗前苏联的重要后勤力量。直到现在,在不少国家的高海拔山地部队中,役骡仍是当地驻军中的重要成员,而不少国家军队在有需要时,也会征召当地的骡队服役。然而,骡子也有其局限,比如道路上积雪过厚时,这些大家伙就会拒不前行。

骡子消耗也较小,以美国骡为例,它每天需要10磅谷料和14磅干草,这些重量也须算在保障的份额内,而小一些的阿根廷骡每日只需8磅谷料和8磅干草。除食物外,骡子每天还要消耗1盎司盐和25~30升饮水,如在沙漠地区则需50升水。像人一样,役骡也需要时间来适应高海拔地区的环境。骡夫和役骡通常需要一个月的训练时间来适应3000米海拔以上的环境,但到4000米以上时,役骡和人一样也容易疲劳并需要经常休息。此外,为适应战场环境,役骡还要经过训练以适应枪炮爆炸时巨大的声响,防止因受到惊吓而失控。

役骡易受到疝痛、中暑衰竭、伤痛等困扰,但大部分的伤痛都是由于役使器具使用不当造成的,比如未经调整的鞍具、背负负载包裹不当以及不适合的挽具等,而沿途的岩石、道路上的残骸也会磕伤骡蹄。在高海拔地区,外地役骡更容易患上当地的疾病,而本地骡则具有免疫能力;此外,几乎所有骡子似乎都敏锐的感觉,它们常在风暴来临之前寻找掩蔽所,这一特性也能为人们所用。役骡虽然适合用于高海拔山地作战中的后勤输送,但它们本身也需要大量的日常照料和训练。要维持一支役骡运输队,骡夫、蹄铁匠、铁匠和兽医等保障人员必不可少,但在过去几十年里,不少大量使用役骡的军队却少有这些保障人员。在服役期间,一只役骡每30天就需要更换一次蹄铁,而且在雪地和冰面上,则需要特制的骡用蹄铁。表4描述了要维持一支171人规模的轻步兵连,在高海拔山地遂行为期6天的行军、进攻和防御行动时,所需携带的物资及役骡数量。由于大多数给养集中于物资集散点和沿途补给站,连指挥官需随时保持并掌握运输能力。

171人轻步兵连6天任务所需物资重量和运输需求

表4:171人轻步兵连6天任务所需物资重量和运输需求

搬运工则可从当地民众中招募,他们熟悉当地环境,对高海拔稀薄的空气也能较好的适应。虽然搬运工负重能力远不如役骡,但他们能到达役骡所无法涉足的高海拔地区。但是,当地民众应征为搬运工后可能不愿意随军到远离其家园的地方执行任务,而且使用当地搬运工也需考虑安全方面的因素。表5是搬运工与士兵在不同海拔地区负重能力的对比。

不同海拔山地,搬运工与士兵的负重能力

表5:不同海拔山地,搬运工与士兵的负重能力

1994年,秘鲁和厄瓜多尔为争夺位于两国边境上的孔多尔山脉(Condor Cordillera)而爆发了冲突,秘鲁陆军仅靠在当地民众中征召的搬运工进行后勤保障。虽然战斗发生在不超过2500米的中海拔山岳丛林中,但由于陡峭的山体密布灌木和丛林,通往作战地区也很少有现成的小路,加之秘鲁军队缺乏受过训练的役骡和骡夫,使其主要由搬运工构成的后勤体系保障能力十分有限。秘鲁军队不得不招募当地壮年民众组成运输队,将补给品从一个村庄运送到下一个村庄,直到输送到孔多尔山前线。

前线战斗人员每天也需要补充弹药、食物、饮用水及取暖燃料。表6是一名士兵每天需要的给养和薪材。

战斗人员每日消耗的水及燃料

表6:战斗人员每日消耗的水及燃料

山区作战行动中,营级规模的特遣队通常携带、储备足够1~2周持续作战的给养,这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沿主要供应线建立物资堆积点。无疑,供应线越短,保护其不被中断也越容易。如果后勤供应所必需的公路、道路和小径等通路,都在敌方的控制之下,部队的补给就仅限于依靠直升机来完成,而直升机在高海拔山区所受限制亦是难以避免的。至于高海拔地区冬季的后勤保障就更为困难,有时甚至导致因补给不继而被迫撤离。

在高海拔地区,因伤后撤也经常遭遇难题。天气和载重限制可能使直升机无法运载伤员。伤员经常需要用担架抬到低一些海拔、直升机可以抵达的地区。前苏联在阿富汗山区的作战经验表明,高海拔山区要后送保障1名伤员,常需要13~15名人员,而且后送过程也充满艰辛,担架队也必须派额外兵力用于保卫。伤员之所以需要后送到低海拔地区,是由于在高海拔地区很多疾病和伤患都无法有效治疗和康复。

永恒的高海拔山地作战

高海拔山区地形险峻、崎岖,部队机动速度被拖慢且环境对人员健康也不利,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单兵的身体素质始终都显得很重要。从历史到当代,发生在高海拔地区的战争从未间断,而且也不可能因环境不适于作战而避免。高海拔山地作战训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轻步兵训练,环境适应性训练和特种训练都非常必要。

在高海拔山地作战行动中,指挥官的领导才能也非常重要,艰苦的生存环境、人员体质的弱化以及心理上的压抑,都需要卓越的领导者。成建制且内部关系经过多年磨合的军队在山地战中比较容易处理领导力问题。此外,高海拔山地作战主要由营、连以下分队实施,因此班、排级指挥官也承担着更多的职责。

高海拔山地的火力支援同样也困难重重。火炮射击表在此环境下也不再准确,火炮机动也非常不易,如果条件允许,利用直升机挂载火炮实施战场机动是最好的选择。至于搬移火炮和弹药也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在较低海拔地区,武装直升机是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较为理想的火力来源。而对于构筑于反斜面的敌方设施,则使用迫击炮曲射弹道攻击效果较好,但不足的是迫击炮射程有限。

由于向高海拔地域输送给养需要专门、特殊的方法,后勤保障则是作战中需首要关注的因素。维持这种环境下的作战需要耗费异乎寻常的精力和努力。至于小规模分队的行动,只要任务不持续过长时间,则不会像大规模行动那样对后勤造成沉重负担。

迄今为止,美国仍未真正参与过高海拔山地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会涉足类似战事。高海拔山地占据着全球大部分的地表,也无法免于各类冲突。现在,已有其他国家的军队在海拔超过1万英尺(3050米)以上地区成功作战的先例,如果美国陆军也在同样的海拔高度进行战争,那么他国的经验对美国来说就显得异常重要和珍贵了。因此,现在就应在可能的危机来临之前未雨绸缪。(全文完)

编译:知远/扬羽 原载于美国《军事评论》杂志2002年1-2月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美军高海拔山地作战研究

喜欢 (5)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