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陈平原:一代人的“国际视野”

文化 alvin 5741℃ 0评论

上述穆罕默德•马姆达尼的讲演,以1990年代的南非开普敦大学为例,讨论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巨大张力——“白人大学将自我定义为卓越中心,而黑人大学的师生员工运动都强调大学的现实意义。两者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不同的定位,前者是一种眼光在全球的话语,其中多是追求自我实现的白人学者;后者成为知识分子的话语,其中黑人白人都有。”因为夹杂种族问题,两种不同话语的冲撞显得格外刺眼;如果撇开具体时空,作为现代大学,其主要责任到底是“关照现实”还是“追求卓越”,这其实是中非大学共同面临的两难处境。我注意到,此次演讲的整理稿改了题目,着重点从学者选择变成大学策略,明显包含了当下中国大学的困惑。

说实话,要不是受采访的刺激,我不会关注《文汇报》上这篇文章。因为,按照QS世界大学排名(2016),非洲大陆的学术研究中心、成立于 1829年的南非开普敦大学,也不过排第171位,远不及北大和清华;至于埃及和整个阿拉伯世界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创建于1908年的开罗大学,排名507,更是不在话下了。可我也在认真反省,教育界这种深受排行榜影响的“国际视野”,是否过于势利了?即便这些排名全都公正无误,最多也只能说明其学术水准;而我们都知道,大学对于所在国的贡献,远不只论文与专利,更包括深刻影响所在国的政治、社会及经济发展进程。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北大中文系曾派教授到与开罗大学齐名的埃及著名高等学府艾因•夏姆斯大学教古代汉语及中国文学。这所创办于1950年的大学,在非洲地区率先开设中文系,至今仍有中国教师任教,只不过来自不同高校,且最好懂阿拉伯语。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在非洲32个国家建立了46所孔子学院,虽说主要任务是教汉语,不讲专业课,但规模相当可观。说起来有点“动机不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到非洲教一两年书,交流加旅游,其实是很有诱惑力的。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非洲近年得到中国人前所未有的关注。维和部队去了,企业家去了,工程技术人员去了,做小生意的去了,大批旅游者也去了,假以时日,国人对非洲的了解将越来越深入,那片广袤的土地,也将逐渐撩开神秘的面纱。在这个意义上,新一代中国学者、政治家、企业家乃至普通民众,他们的“国际视野”,必须包含这日渐崛起的非洲。

我当然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都有很好的专门从事非洲教学和研究的机构。但我讨论的并非博雅精深的“非洲学”,而是非洲能否成为大学里的通识课程或社会上的公共知识。恕我直言,相对于欧美学界及民众,中国人在这方面是落后的。不说玄妙的殖民遗产或后殖民反思,就说坚硬的摆在面前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贸易等,非洲都是巨大的存在,且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不仅情感上亲近这块大陆,且坚信中国的非洲研究正迅速崛起,若干年后很可能成为显学。可惜的是,因精力及学养限制,我没有能力参与其中,只能乐观其成。

文/陈平原 来源:《文汇报》,2016年10月21日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陈平原:一代人的“国际视野”

喜欢 (3)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