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中国提高核力量战略预警能力意味着什么?

军事 sean 7124℃ 0评论

不过,“基于预警的发射”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预警系统稍有差池,比如产生错误的预警信息(虚警),这将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核战争。此外,一旦采用“基于预警的发射”,那么国家的最高领导层,就必须在收到敌方导弹来袭的预警后迅速作出是否发动核反击的决定。从美国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抵达中国的时间大约只需20-30分钟,而潜射弹道导弹所用的时间将更短。除去导弹部队执行发射命令所需的额外时间,最高领导层最多只有约15分钟时间来进行情况分析并做出这一重大决定。鉴于做出错误决定将带来的极严重后果(不必要的核战争),再加上极其紧迫的时间压力,几乎没有哪位国家领导人会希望自己身处这一境地——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此外,“基于预警的发射”还可能会使中国的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面临非常复杂的执行困境。例如,如果中国监测到一枚导弹来袭,但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其装备的到底是核弹头还是常规弹头,或者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对方的实际攻击目标到底是中国的核导弹还是位于核导弹附近的其他军事目标,那么中国在面临这些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究竟应不应该坚决发射核导弹呢?中国应该尽可能避免使自己处于这种两难的困境之中。

此外,中国和平时期的核力量始终保持着低戒备状态,据外界认为,中国在和平时期没有把核弹头安装在导弹上,而是分开存放。这种做法一直被国际社会称赞,因为它维护了战略稳定、推动了国际核军控,是对国际安全的积极贡献。但是,如果中国采取“基于预警的发射”,那么就需要将核弹头安装到导弹上,并保持高戒备状态。这将可能增加意外发射或未经授权发射的风险。

因此,中国应对“基于预警的发射”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至少,中国应在和平时期不采用“基于预警的发射”政策,而只在安全局势动荡时再启用这一政策。此外,中国在具备了战略预警能力之后,也可以不必采用“基于预警的发射”,而是通过其它方式增加核武器的生存能力。例如,在监测到敌方的来袭导弹后,中国可以令其公路机动式导弹进行紧急机动,或者令距离地下坑道比较近的导弹立即进入地下坑道来获得掩护。

另一方面,中国即使有意建立战略预警系统,也不一定反映了中国希望采取“基于预警的发射”,也可能是反映了中国发展导弹防御能力的需求。导弹预警系统是开发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近几年,中国已经为发展导弹防御技术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而且中国战略和技术专家的一些公开论述,也显示了中国面临着为未来的导弹防御系统建设预警能力的需求。

中国的“战略预警”仍未成型

当然还存在着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此份白皮书中提到的“战略预警”,实际指的是广义上的战略预警,即,在安全局势变得紧张之后,通过加强对敌方的军事动员和战前准备活动的侦测来提供战略预警。这也不无道理,因为重大的军事危机都不是毫无征兆地突然发生的,而是都会经过一个危机产生、发展、不断酝酿和升级的过程。

中国在安全局势平稳的和平时期突然受到其他国家核打击的可能性非常之小。如果国防白皮书中的“战略预警”指的是这种广义的战略预警,那么中国可能还没有就全面建设空基和陆基早期预警系统做出最终决定。

无论如何,很多中国专家已经表达了对中国建立导弹预警系统的支持态度。但在关于此系统的具体目的、性质、规模等方面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详细研究和论证。中国目前正以一种稳重而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相关能力的建设——从较短距离的探测系统开始,并可能逐步向长距离的远程战略预警系统过渡。

长远来看,中国需要对一些具有战略影响的问题尽早做出判断:比如,维护中国的核威慑需要什么类型的战略预警能力;是否需要建立全方位的战略预警系统;以及采用“基于预警的发射”是否符合中国的安全利益等。相关的政策讨论和研究将有助于合理的战略规划和决策。

文/赵通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中国提高核力量战略预警能力意味着什么?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