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德国地缘政治学的教训

文化 alvin 9191℃ 0评论

对中国的同情与希望

《太平洋地缘政治学》不只是一个大洋及其岛屿的故事,还包括太平洋周边国家。

豪斯霍弗对于中国的同情部分来自他批评“西方”的需要。他说:“中国和日本有充分理由严厉批判整个西方文化政治科学上的虚伪及其险恶意图。”那时的德国人还没有把本国当作“西方”,因此德国不仅不在豪斯霍弗谴责虚伪、险恶的西方之列,而且还自认为西方的受害者。不过,如果以殖民扩张为标志,德国在19世纪晚期已经是西方的一员,在中国也抢占了势力范围。作为概念的“西方”继续扩张,德国已融入原来的“西方”。豪斯霍弗对“西方”的批评在德国不再成立。

在《太平洋地缘政治学》中,受到日本觊觎的中国并不占有重要位置。豪斯霍弗对中国寄有希望。他在为德国在远东寻找一个盟友,对抗海洋英美强国。后来的历史证明,德国在中国、日本之间最后选择了日本。这是中日当时的实力决定的。当然,这不是说,如果德国选择中国,中国就会成为德国对抗英、美的盟友。中国当时的敌人是侵略野心昭然的日本,需要寻求所有大国的支持。

豪斯霍弗说:“中国与旧世界所有强大的大陆国家并无差异,中国可能的未来在于推行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政策,而早就预见到这项工程的美国政治领袖们费尽心思想破坏这一政策。”在1920年代,他已设想一个强大中国的出现。这个“旧世界”指欧亚大陆,相对于“新世界”美洲而言。豪斯霍弗设想这条铁路从德国通向青岛,尽管这时德国已经失去青岛。

豪斯霍弗是以德国的视角提出欧亚铁路的设想。这样一条铁路必穿越人烟稀少的中亚,于当时的中国无利可图,只对苏联有利,而苏联正在加紧对中国渗透。如果苏联与德国不各怀心思,倒是可以建设欧亚铁路,它们后来瓜分波兰。但苏联和德国的“官僚机构和舆论几乎没有此种倾向”。豪斯霍弗感叹:“与之相比,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空间视野是多么宏大。”

豪斯霍弗的跨大陆铁路设想没有吸取德国的教训,或者他仍有不甘。一战前,德国修建经巴尔干通向中东的巴格达铁路。和德国的海军建设一样,巴格达铁路激化了与英国的矛盾。英国在中东有殖民地,而德国的意图明显是挖英国在中东的墙角。一战证明,海军与巴格达铁路都没有增加德国的安全与利益。

豪斯霍弗的欧亚铁路设想在当时已不合时宜。岛国英国、美国的地缘政治学家确实担心欧亚大陆的联盟,但铁路不能完成这一任务。一国所需的资源与市场不是一个大陆能够充分提供的,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欧亚大陆。海洋航运大量、便捷、通向及廉价,都远非陆地运输能比。大陆铁路需要经过多个国家,增加不确定性,比海洋航线更容易被中断,何况各国在陆地之间的大宗货物买卖只能依靠海洋运输。世界各国的发达地区多在沿海,海洋交通优势是主要原因。大陆邻国之间的油气输送管道可以不经过海洋(有经过海洋的),但也不需要铁路运输。在和平时期,海洋航行是自由的。维护和平(力量平衡而非打破力量平衡)与海洋航行自由才符合各国的利益。

豪斯霍弗承认中国在南海的利益。这个立场在今天同样重要。他说:“最近中国反对日本在西沙群岛从事渔业活动和海岛开发,此种反对更多源于地缘政治预防,源于海南岛受到威胁的恐惧和对中国南部安危的担心。”他承认:“就如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也确实值得中国人费尽心思去控制。”

地缘政治之变化

地缘政治学应当为国家的发展服务,而不是相反,否则便会把国家引入死胡同。当然,这个结果不可能只是地缘政治学之过。

在地缘政治中,地理是相对不变,其他因素却可能在短时期发生大的变化。地缘政治学者不能食古不化。争夺土地与人口的殖民时代已经结束。在民族主义盛行时期,已不可能出现新的帝国。尽管如此,帝国后裔大都有恢复往日荣光的念头,帝国式的冲动仍在影响地缘政治,例如中东数国。

地缘政治学者往往着眼于各自国家的欠缺,寻求防范、补偿与突破。过去,海洋国家采用大陆视角,思虑分裂大陆;陆地国家采用海洋视角,思考分占海洋。大陆与海洋的两分过于粗陋。大陆邻国的潜在冲突更大,不可能结成对付海洋国家的同盟,倒是海洋国家总能找到大陆盟国,一起对付另一些大陆国家。航空、空间技术正在削弱海洋曾经占据的优势,给大陆国家提供另一条出路。对于德国这样的大陆国家,大洋通道受到限制,建设强大海军并不足以获得海权。如今在陆地上也能控制附近海域,这是岛国的优势。地缘政治学与地缘政治也有区别。学术自有其叙事逻辑,国际政治的现实却常常不循逻辑。追求理论自洽的地缘政治学无法应对变化,可能将国家引入困境。

太平洋的东西边缘非常不同。东太平洋洋岸平直,没有岛屿国家的阻拦,可以直通大洋;西太平洋曲折,多岛屿,对大陆构成双重岛链,遍布军事基地。目前人力还不能够改变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商业是繁荣的更有效的力量。德国在二战之后的发展证明这条路可行。

西太平洋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复杂是挑战,也意味更多的机会。太平洋西岸也有地缘优势:本地区多人口大国,且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潜力,可以组成一个自由繁荣的区域共同市场,一个合作更密切的区域共同体。为此,有必要以和平与繁荣为目标,重新审视地缘政治学。

文/丁力,原载于2020年4月《经济观察报·书评》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德国地缘政治学的教训

喜欢 (2)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