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一带一路”地理空间认知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支持

科技 sean 7254℃ 0评论

“一带一路”GIS的决策设计

“一带一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决策设计是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工程,它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决策领域,协助决策者解决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各类问题。因此GIS设计初始需要避免“一带一路”大数据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即只追求形式,不考虑效果,以及只有静态架构没有动态过程。整个“一带一路”的数据分布离散混杂,缺乏统筹的系统,难以为决策者提供贴身服务。

在此从两个方面提出“一带一路”GIS的设计思路。一个是战略思维层面,主要探讨“一带一路”GIS的根本性问题。它为“一带一路”决策者提供了大数据的底层设计。该系统具有地理空间的特性,并以动态过程展示时间的特性。它能容纳“一带一路”所有相关的大数据,并在这些大数据基础上生成其他可满足决策者需要的数据子系统。这些数据子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决策者。决策者从中获得信息,获得灵感。

除了时空特性外,“一带一路”GIS还具有协同性、叠加性和可塑性等特点。所谓协同性,是指使用该系统的研究人员虽然在不同的地点,但是通过互联网络进行远程视频。大家围绕热点或某个问题进行集体会诊,迅速判明情况,提出解决方案。专家来自各个学科领域,因而可以避免单一学科所固有的知识缺陷、思维盲区而造成的判断失误。同时,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专家把各自的专业知识补充到数据库,充实和丰富“一带一路”地理信息系统。

叠加性是指GIS可以把地理空间、专业领域和人文社会等数据全部集成一体。巨量庞杂的数据在地理空间系统里却井然有序地排列组合。它们相互叠加,在电子屏幕的有限空间里展示无限的可能性,以满足决策者的各类需求。

可塑性则指GIS可以随时根据决策者的眼光而自由切换。决策者既可以浏览宏观地理空间,如地区、国家和城市,也可以聚焦于某个基础设施项目,如油田、港口和铁路。系统甚至还可以缩小至人类个体。当系统在强大的大数据支持下把镜头对准某个个体的时候,所有相关的大数据包括其地理活动数据瞬间爆发,为决策者提供了其精准的图像。

“一带一路”地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特性给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带来很大的便利。它满足了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决策者在制订“一带一路”政策时的各类需求,既有宏观把控,又能微观深入,为决策者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环境情势。在虚拟真实的环境中,决策者对国际问题特别是跨境、跨界问题的了解更为精确、形象和直观,容易弥补个体知悟能力有限而造成的决策短板。

另一个属于技术层面,主要考虑“一带一路”GIS设计中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系统的使用者、专业分工和数据添加。从当前实际来看,“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是“一带一路”GIS的合适使用者。前者掌握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宏观政策决策权,后者是指导国内智库、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的协调者。它们需要一个强大的“一带一路”地理大数据系统,为决策与协调提供周到的服务。此外,其他职能部门或专业部门也有使用该系统的需求。例如反恐机构,需要在地理信息系统上研判其掌握的沿线国家恐怖主义活动的数据,并提供给相关部门共享。再有对外援助机构和中资企业。它们在沿线国家有很多重大援建项目或投资项目。通过GIS的展示,这些工程项目的进展状况和财政状况全部以空间直观的形式展现,可以让决策者一目了然,减少由于层层报送而出现的信息磨损。

专业分工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当前容易出现的局面是,各个部门研发自己的“一带一路”大数据系统。这些系统缺乏全局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深度不够,容易陷入低水平的重复。“一带一路”GIS解决了数据处理的底层问题,好比火锅的锅底,余下的事情是转向专业分工,专家团队协同创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牵头成立“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教育部为“一带一路”研究设立了国别与区域备案项目,国内大批智库投入到“一带一路”研究中,这些值得称赞。但如何在智库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如何把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团队去做是“一带一路”GIS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期待的景象是,在中央的部署下,各个智库和专业机构在“一带一路”GIS这个平台上进行协同研究。它们一方面共享系统本身提供的数据,另一方面也向系统提供数据共享。互联网络的搜索引擎起初比较苍白,但使用者多了,搜索引擎就变得丰满。使用者输入的搜索词本身就是数据来源,人工智能通过对这些搜索词的挖掘而导致更多的数据出现。

最后是数据添加问题。这里涉及数据输入、数据维护和数据更新。 “一带一路”GIS的数据添加有其鲜明的特点,它强调的不是文本数据,更多的是地理数据,包括图像和视频数据。因此GPS和北斗导航的数据以及卫星遥感照片是重要的数据源。笔者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调阅费尔干纳地区的卫星遥感照片,清晰度高,但城市建筑物的地标看不清楚,这就需要地面的辨认。现在技术高度发达。卫星导航数据获取的终端变得更小和多样,大部分功能被整合到手机上去。旅行者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不明建筑物的地标问题。正如上面所述,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图像和视频识别技术的突破,将冲击大数据时代非结构化数据不可辨识的思维定式。数据处理方式重新回到小数据时代。非结构化数据将变得像结构化数据那样数字化、可读化和可辨识。这将会极大地提升“一带一路”GIS的大数据决策功能。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沿线国家,储备了大量的可视化数据,包括图像和视频。特别在大城市,银行营业厅、交通路口、机场车站、小区门口、街区商店、医院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等安装了24小时工作的监视探头。但由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落后,海量视频数据无法快速处理。而有了人脸识别技术,意味着任何可疑目标只要出现在监视视频里面,一旦被锁定就被迅速提取,这将在防范“一带一路”恐怖主义威胁、跨国犯罪活动和保障领导高层互访、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利益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大数据获取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把已有的大数据特别是图像和视频数据整合到“一带一路”地理信息系统中去,并且转化为可读取、可辨识的类文本化数据。这些数据与其他大数据结合,为决策者及其辅助团队提供所需要的决策咨询服务。

作者:陆钢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来源:《当代世界》2018年第2期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一带一路”地理空间认知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支持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